經過一天的發酵,李月汝這個手勢的含金量瞬間飙升到無價。中國女籃無緣奧運會八強,竟僅差一個暫停嗎?
時間回到一天前,對戰波多黎各女籃最後26秒時,我們已經領先22分,但這還不足以讓我們晉級,這必須先了解透規則。
12支隊伍分在3個小組,小組賽之後晉級8支球隊,其組成方式為:每組前2名,共6支,再加上2支
由于先前中國女籃憾負西班牙1分,慘敗塞爾維亞22分,是以排名小組墊底,淨勝分為-23,是以對波多黎各不但要赢,還必須盡全力多赢。
是以在對方準備罰球時,換下場的李月汝做出暫停的手勢,提醒教練組暫停布置最後一攻的戰術。
由于第四節最後三分鐘,對方最好的護框人抱摔李月汝,累計5次犯規被罰出場,而最後兩分鐘,對方也把另一位攻堅手鋒線換下場。是以對方的内線防守可謂相當空虛。如果暫停布置内線強攻并換上李月汝組成雙塔,執行到位的話,大機率不是直接得分就是籃下造犯規罰球。
但教練組并沒有要暫停,任由球員自己發揮最後一攻,26秒耗光也沒能形成有效的出手,浪費了最後一攻的機會,也使得升到小組第三的中國女籃淨勝分最終停留在-1。
随後巧合的是,原本0勝2負,淨勝分-27分的比利時女籃,正好赢了日本女籃27分,不但穩住了小組第三,還将自己的淨勝分抹平到0分。
是以相比于同樣1勝且小組第三的中國女籃,比利時以1分的淨勝分優勢,鎖定了2支“最好的第三名”中的一個席位。
再随着之後B組的澳洲戰勝法國,雖淨勝分-1與中國隊相同,但憑借勝利已上升至小組第二。奈及利亞即便是小組第三,也以2勝1負的戰績與+1分的淨勝分優勢鎖定了另一個晉級名額。是以以最終的結果看,中國女籃被淘汰,就是差了最後一攻的得分。
當然,需要補充的兩個資訊是:其一;FIBA與NBA不同,在罰球開始後是不允許要暫停的,也就是說李月汝提醒暫停時罰籃已經準備開始,即便教練認同了她的想法,也無法叫出暫停。
但如果是在剛剛犯規,還未罰球時,則可以叫暫停。而中國女籃全場僅在第二節喊過一次暫停,下半場仍保有足夠暫停數量。雖然李月汝的提醒晚了一點點,但她隻是個隊員。有暫停留着不用,這無疑放大了教練部署的失職。
其二,B組和C組的比賽,是隔了一天才進行,即她們已經知曉A組的各種晉級形式,可以針對性調整政策,從日本隊罰進球後正好落後27分,還略帶高興地擊掌,球迷們也不免有各種猜想。
但從我前兩期的視訊解析來看,就算不論第一場對方的續命神仙球,第二場如果精氣神線上的話,根本不會輸那麼多淨勝分。命運,終歸還得全力握在自己手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