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北韓的關系,發生變故了嗎?這是這段時間以來,一個輿論很大,但又比較敏感的話題。說實話,在今天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之下,如何正确看待,中俄朝三方的關系,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保持清醒,不能掉入零和博弈,還有美西方的陷阱當中。
首先,我們來看下,外交部對所謂“中朝關系生變”,最新的表态。在我看來,這番表态就足以一錘定音了。日前,在大陸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記者提問,北韓舉辦的“北韓戰争71周年”紀念活動,為什麼沒有看到中國大使出席?
大家聽這個問題,确實是很尖銳,最近網上,也都在熱議這個事。但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應,非常清晰明了。我給大家總結了2句話,每一句話都值得推敲。
第一句,“71年前,中國志願軍和北韓軍民并肩作戰,取得了偉大勝利,中朝也用鮮血,凝結了牢不可破的友誼”。第二句,“盡管國際地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朝友好合作是不會改變的”。
第一句話什麼意思?就是大家要清楚,中朝關系不是像美國那樣的盟友關系。我們不能看多了,美國威逼利誘形成的小團體,就忘記了,中朝關系是如何走過來的,是共同克服多大困難走過來的。這不是一些風水草動,和空穴來風的炒作,就能改變的事實。
第二句話,也是我認為最關鍵的一句話,地區形勢,确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什麼?是北韓半島局勢的惡化;是普京通路北韓後,俄羅斯和北韓進一步的合作;是北韓想要更加多元化的外交關系,以及争取,有利于未來發展的國家利益。
這一點無可厚非吧,但現在網上輿論的最大誤區就是,習慣了美國的零和博弈,把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帶入到了中國外交體系當中。“北韓和俄羅斯的進一步合作,就一定會損害中國利益。中國和北韓關系,就由不得俄羅斯的介入”。
這個想法,是不是太偏激了?是不是太像,美國霸權主義的政治邏輯了?
我們不能忽略了,北韓方面自己也說了,他和俄羅斯的戰略關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朝戰略關系的基礎之上,形成的多邊關系。是以,這絕不是什麼零和博弈,而是多邊關系架構下的合作共赢。
這才是,正确看待中俄朝關系的角度。基于這一正确角度後,我們才能進一步去思考,北韓和俄羅斯的走近,會不會相對地,給中國帶來一些不利局面?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事物都有兩面性,哪有絕對的好和壞?
就拿目前,北韓半島的局勢來看吧。最壞情況下,北韓有了更多的選擇,占據了更多的主動權後,有沒有可能會因為一時沖動,直接引爆半島危機,進而牽扯中國的戰略神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中國在全球層面的戰略規劃?
這個可能,的确是存在的。但我也說了前提,這是最壞情況下的設想。而我們中國最擅長什麼,不就是防患于未然嗎?大家應該相信,也應該有這個信心,中國的政治智慧,絕不會讓這一最壞局面發生,中俄朝的多邊戰略關系,會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