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如今,盛夏的炎熱正悄然退去,金秋的腳步日漸臨近,8月7日便是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标志着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在這個由夏轉秋的季節交替之際,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适應氣候的變化,特别是肺部的養護顯得尤為重要。
立秋之後,随着氣候的逐漸幹燥,人體容易因心肺虛火而出現“秋燥”症狀。秋燥不僅讓人感到口幹舌燥,皮膚緊繃,還可能引發咳嗽、喉嚨痛等不适。
中醫認為,秋燥最易傷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是以,養肺防燥成為立秋後養生的重點。
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調整飲食是至關重要的,選擇那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平穩度過這個幹燥的季節。
01
“三白”是指百合、蓮藕和梨,這三種食物在立秋時節食用,對于潤肺養心具有顯著效果。
百合,被譽為“潤肺佳品”,富含秋水仙堿、維生素B以及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物質有助于清心潤肺、去火除燥。
我們可以用百合、雞蛋、紅糖等材料熬制成湯水,這樣的湯品補而不燥,清甜适口,既能有效去除“秋燥”,又能增加身體所需的營養。
蓮藕是秋季的應季食材,具有清熱潤燥、養胃滋陰的功效。在立秋之後,氣候幹燥容易使人上火,此時多吃蓮藕有助于緩解這一症狀。
将蓮藕與蝦仁、荷蘭豆等食材同炒,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鮮香味美,非常适合立秋時節食用。
梨是秋季水果中的佼佼者,老話講“一梨潤三秋”,可見梨在秋季的養生地位。
立秋後空氣幹燥,口鼻或嗓子容易感到不适,此時應多吃一些梨。
梨的清甜多汁特性能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維生素,對于潤肺潤嗓有顯著效果。
将梨與山藥、桂圓等養生食材一同熬煮成羹,不僅滋陰補氣,還能更好地發揮其潤肺功效。
02
“二黃”指的是蕃薯和南瓜,這兩種食物在立秋時節也是養肺的好選擇。
蕃薯軟糯香甜,營養豐富,被譽為“營養小超人”。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7倍。
立秋時節吃蕃薯非常适宜,可以将其蒸成小餅作為早餐食用,既飽腹又營養。南瓜則被譽為“秋補第一菜”,在立秋時食用南瓜正當季。
南瓜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等,具有補氣益肺、健脾補虛的功效。
其食療價值非常高,蒸制成的南瓜餅色澤金黃誘人、口感香糯甜美,深受大人和小孩的喜愛。
除了“三白二黃”外,我們還可以在飲食中增加銀耳、蜂蜜、芝麻等具有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同時要注意避免食用過于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狀。
03
除了飲食調整外,立秋時節的養生還應注意日常生活的調養和情緒管理。
由于伏天到立秋期間天氣炎熱幹燥,人體容易上火是以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防秋燥。
我們可以多喝水,或者飲用一些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枸杞茶等。
此外,在三餐中增加湯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銀耳湯、綠豆粥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調理身體作用。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情緒的穩定,在幹燥的季節裡人們容易變得焦躁易怒,而這正是氣大傷身的誘因之一。
是以,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愉悅,以平和的心态迎接秋天的到來。
可以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來放松心情,緩解壓力。也可以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感受以此來舒緩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合理調整飲食,多吃“3白2黃”即百合、蓮藕、梨以及蕃薯和南瓜等滋陰潤肺的食物,我們能夠有效地應對秋燥,保護肺部健康。
同時,結合生活調養和情緒管理,我們能更好地适應季節變化,迎接金秋的到來。
不要忘了,身體的健康需要我們的細心呵護,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這些傳統的養生智慧,為自己的健康加分吧!
來源:重慶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