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透視“粉絲”的社會文化心理

透視“粉絲”的社會文化心理

近幾年,“粉絲”文化野蠻生長,對主流文化構成了巨大的沖擊。“粉絲”文化是一種亞文化,相對于主流文化而言,亞文化因有廣泛的群衆基礎,集納了民間豐沛的養料,往往能四面開花,大面積收獲公衆注意力。  

“粉絲”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烏合之衆”   

“粉絲”圍聚其心儀的“星”的周圍,如同飛蛾追逐着燈光。“粉”與“星”良性互動,各取所需,形成衆星捧月的氛圍。“粉絲”集結在“星”的周圍,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群消弭了理性和個性的“烏合之衆”。這個群體一旦形成,對于其中的個體而言,其清澈的理性就可能會短路,個人就不成為個人,其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粉絲”群體。誠如古斯塔夫·勒龐所言:聚內建群的“烏合之衆”,即會形成一個“心理群體”。  

“心理群體”是一個由異質成分組成的暫時現象,當他們結合在一起時,就像因為結合成一種新的存在而構成一個生命體一樣。隸屬這個群體的人不管是誰,他們的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還是不同,他們一旦形成這種群體,便獲得了一種“集體心理”,這使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單獨一個人的感情、思想和行為頗為不同。楊麗娟對劉德華的瘋狂追星即是一個極端的例證。   

“粉絲”的媒介化生存,已成為“粉絲”文化的突出景觀   

“粉絲”的媒介化生存,已成為當下“粉絲”文化的一種突出景觀。在很多時候,“粉絲”是沒有機緣與他們心目中的“偶像”零距離接觸的,他們對“偶像”的感覺更多要憑借媒介管道,但媒體對“星”的報道往往是有選擇性的,媒體不會完完整整地再現“偶像”,即是說,“偶像”形象是被媒體建構了的;另一方面,“偶像”也總喜歡把自己陽光、炫目的形象展示給媒體,緻使“偶像”的媒體呈現總是那麼光彩照人。事實上,媒體之外的“偶像”并不像媒體所展示的那樣有魅力。其實,“粉絲”們被媒體制造出來的“偶像”形象蒙蔽了,媒體和“偶像”聯手設了一個美麗的陷阱,誘緻“粉絲”進入他們布設的陷阱。此外,“偶像”的美好形象也是“粉絲”們心理作用的産物,“粉絲”的單戀所産生的移情作用,會在他們心目中編織出完美的幻影。這種高度主觀化的幻影附着在“偶像”的周圍,形成美麗的光環,遮蔽了“偶像”的真實缺憾,墊高了偶像的形象。事實上,“偶像”的魅力就是在“偶像”、媒體以及“粉絲”的合謀中形成的,這種合謀也滿足了三者各自的需要,至于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其實已不重要了。   

新媒體的繁榮,為“粉絲”在虛拟空間中的集結創造了天賜良機。在新媒體營造的虛拟世界,“粉絲”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與他們心儀的“偶像”相遇,大多數“粉絲”是沒有機緣與“偶像”面對面交流的,但虛拟空間為他們創造了邂逅的“拟态環境”,借此,“粉絲”似乎能産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以為自己真的與朝思暮想的“偶像”在一起。再者,具有無邊疆域的虛拟空間為“粉絲”的海量湧現提供了莫大(部落格,微網誌)便利,甚至為“粉絲”的病毒式擴張提供了遼闊的土壤。借助部落格、微網誌、微信,天南地北的“粉絲”可以集結在“偶像”的麾下,形成一個排他性的同人圈子。虛拟空間被一個個圈子分割,形成星羅棋布的網上“春秋列國”。   

“粉絲”的從衆心理造成 “羊群效應”   

在當下中國,“粉絲閱讀”成了一種時尚。“粉絲”們看書,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斷,而是看周圍的人在看什麼書,自己心中的偶像作者出了什麼書。圍繞一個個明星作者,形成了一撥一撥的“粉絲”閱聽人。“粉絲”的從衆心理造成閱讀的“羊群效應”。我們常見到某暢銷書作家簽名售書時“粉絲”爆棚的場景。從市場角度看,這種現場直銷的方式着實有效果,利用名家的“現場直播”,可以将“粉絲”們零距離地與偶像拉在一起。   

“粉絲閱讀”是一種狹隘的閱讀。

“粉絲”的心裡,不可能海納百川、相容多元。在某時某刻,隻會專注他心目中的偶像,獻萬般寵愛于一身。有人說,有這種強烈偏好的讀者是可愛的、可貴的,但閱讀不是搞情感派對,更不是精神結婚。閱讀有情感的跟進,但當以理性為基礎。常見到,“粉絲”們在網上“站隊”,為捍衛他們心中的偶像,大打口水仗,很多争吵不是基于理性,而是意氣之争,上演“貼标簽”、“潑髒水”、“約架”等橋段,搞得熱鬧非凡。   “粉絲閱讀”拉動了市場的繁榮,造就大批量的需求,也帶來豐厚的市場回報。但是,“粉絲閱讀”造成一種虛假的消費繁榮,表面上熱鬧,其實内虛得厲害。它若演變為一種波瀾壯闊的風潮,就不是一個健康的文化征候了。   

主題連結

“粉絲”的社會群體特征   

從社會學角度看,“粉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它具備社會群體的一般特征:1.有明确的成員關系。2.有持續的互相交往。3.有一緻的群體意識和規範。4.有一定的分工協作。5.有一緻行動的能力。這一社會群體是“固定的,有規律的,情緒性的投入一個流行故事或文本。文本來自書本、電視劇、電影或音樂的形式,或者是體育或流行符号皆可”。從廣義層面上看,“粉絲”是指一部分對特定話題有較大興趣的人;從狹義層面上看,“粉絲”不僅僅是對這些話題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對其有較為深入的了解。

文/張濤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