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什麼話題最火熱?那必定少不了巴黎奧運會了。歐洲近段時間進入了高溫“炙烤”模式,和之前我們聊過的國産“三蹦子”火爆國外一樣,中國涼席都火到法國去了!
7月底8月初,包括法國巴黎在内的歐洲很多地方溫度都逐漸攀升,西班牙一些地區的溫度更是高達40+℃。是以,一些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網友瞄上了中國降暑“神器”——涼席。遠渡重洋而來的中國涼席憑借其價格親民、自然涼爽的優勢,迅速成為他們的新寵。不少外國網友紛紛曬出新“法寶”,直呼“妙哉”!
江蘇某冰絲涼席生産商加班加點生産趕工,7月外貿訂單同比上漲達120%;某中國電商還推出了免費給奧運志願者送涼席活動,該電商涼席品類在歐洲7月前三周銷量環比上個月同期大漲288%。
按照網友們略帶調侃的說法,此刻,蘊含着悠久文化精髓與高超手工技藝的中國涼席便化作“神秘的東方力量”,給酷熱的歐洲帶來陣陣涼意~
不少中國網友感歎道:“還得是咱老祖宗,這智慧到任何時候都得服。”也有網友深感自豪:“咱的涼席也走進奧運了,還有很多中國品牌亮相于多個世界性場合中,中國制造,牛!”
其實,外國人不僅夏天為中國涼席所折服,早在冬天,中國的電熱毯、電暖器、電暖爐、暖手寶甚至秋衣秋褲、光腿神器等取暖裝備就已經被他們買爆啦!當時,“歐洲人買爆中國電熱毯”的話題還一度沖上熱搜。
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物品,可還有不少“中國神器”成為外國人日常生活的心頭好,一起來看看吧!
痰盂:"美麗的中國古董"
痰盂:用搪瓷、塑膠等材料制成的盛痰用的器皿,有時也被當成坐便器。随着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它和很多帶着時代記憶的國貨一樣,逐漸淡出了老百姓的生活。
現在一些年輕人可能對這個詞都感到有些陌生了,它長這樣↓↓↓
痰盂除了友善吐痰之外,還兼有垃圾桶、紙簍的功能。在過去,鄰裡之間串門閑聊,手裡頭有些橘子皮、瓜子殼、糖紙啥的都可以扔進痰盂。
然而,當國人快忘記這麼個寶貝時,它卻在大洋彼岸悄悄實作了翻紅。
一個平平無奇的小痰盂,在國内最多也就幾十元,為啥在亞馬遜上能賣到60多美元,高達幾百元人民币?那當然離不開文案的力量。
官網上給出的商品詳情介紹是這樣的:“六十年代中國傳統果籃”、“廚房和餐廳裝飾”、“可用于儲藏生鮮食品和酒水飲料”……
更有甚者,抓住這别緻的造型、經典的紅白配色、講究的花樣圖案大做文章,稱痰盂“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是經典中國古董、巧妙的工藝品,更是走親訪友時送禮的不二選擇”。
于是,售價幾十美元的痰盂在亞馬遜平台上收獲了一衆好評,無數外國朋友紛紛表示:使用體驗極佳!因為他們發現,這痰盂用來裝法棍,簡直是又合适又友善啊。
他們還發現,往痰盂裡放點冰塊,再擱上一瓶好酒,也很不錯啊。中式的痰盂配上洋酒和西方的酒杯,還生出一股混搭風格的美感~
雖然這畫面有些诙諧,這些用途咱們中國人也沒想到過,不過小編覺得,嶄新幹淨的容器其實并不局限于哪種用途,而仔細看不難發現,我們的痰盂正是因為真正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藝術美,才能使外國人願意開發出這麼多“高大上”的用途啊!
簸箕:"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品"
你敢信?國内農村扔地上都沒人撿起的簸箕,在國外市場上售價高達2000元人民币,卻依然供不應求。
為啥簸箕也能突然在國外火了?難道老外也解鎖了村頭一邊唠嗑一邊揚米去糠的技能?
簸箕在國外有什麼用?
原來外國人拿簸箕當做裝飾品!簸箕由于其獨特的形狀和紋理,而且通常采用的天然材料(如竹子、木頭等),這就很合外國人的口味。用簸箕做裝飾品,可以很好的為家居空間增添一種古樸、自然的氛圍。
當然簸箕的實用性也很好,它可以用作各種小物品的收納容器,如鑰匙、零錢、首飾等。一些較大的簸箕還可以用來存放書籍、雜志等物品簸箕秒變收納小能手。
簸箕材料天然,又有很好的透氣性和防滑性,特别适合用來晾曬食材,是以簸箕也走進了外國人的廚房用其來盛放食材、調料等。
當然在國外,簸箕還被用來盛放種子、土壤等園藝材料,還可以作為花籃或花盆。在三五好友一起戶外野餐或露營時,簸箕也可以随時出場拯救食材雜亂無處存放的困境。
蚊帳:"中國的國家法寶"
中國的蚊帳當年在裡約奧運會時一炮走紅,大陸運動員自帶的蚊帳成了外國人眼中熱門的“避蚊神器”,當時還有外國人想向我們運動員購買蚊帳。
許多外國人紛紛表示從沒見過這種“神器”,很多國外媒體對中國蚊帳進行了大量報道,稱這是“國家法寶”、“有創意的辦法”。
有網友發現,在國内售賣幾十元的蚊帳,在國外電商網站售價高達上千元。如此巨大的價格差使得許多網友戲稱“打算去國外賣蚊帳了”,“馬上就要暢銷全世界了”,“商機來了”。
而買到蚊帳的外國人還開發出了蚊帳的新功能,表示蚊帳十分飄逸,連房間都被裝飾得更好看了,評論區更是到處曬圖秀自己的美蚊帳的,是以——驅蚊其實隻是你們的附加效果嗎……
穿的用的走紅了,吃的東西當然也不能落下。
老幹媽:"上瘾的貴族辣醬"
在國外社交網站上,有一個老幹媽愛好者首頁,世界各地的“老幹媽”粉絲交流在這裡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上哪兒能買到“老幹媽”?可見“老幹媽”在國外的需求之旺盛。
“老幹媽”在亞馬遜
都說老幹媽在國外賣的比國内貴,那麼到底貴多少呢?一瓶210克的老幹媽香辣脆油辣椒,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的價格約12美元,折換成人民币約為73元,而同樣重量的同一款老幹媽在大陸商超及網購平台上平均價格為7.8元左右。老幹媽的其他品種中,最低的價格在3.5美元以上,折換成人民币也要20多元。
一位外國買家的評論被點贊最多:“你可以做任何事,但不要嘗試這個,因為它會永遠地改變你吃飯的方式……”而有買家吃完隻評論了一句話:“我會向所有朋友推薦這個辣辣的女士!”
辣條:"必吃的中國小吃"
提到辣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被譽為“零食之王”,憑借鹹香麻辣的滋味,俘獲了衆多年輕人和小朋友的味蕾,讓人越吃越上瘾。
作為童年味道的象征,辣條不僅承包了絕大多數中國群眾的童年,現在還走出了國門,俘獲了衆多國外“粉絲”。
前陣子,網上瘋傳一張“天價辣條”圖檔,5包65克的衛龍辣條,在美國賣到了16.99美元,每包約合人民币24.6元,網友們紛紛驚歎:“這是繼老幹媽之後第二個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的中國食品!”
而在一檔美食紀錄片裡,幾位主持人也強烈推薦,稱辣條為“外國年輕人必須體驗的中國小吃”。
辣條在南韓也很流行,不少南韓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吃辣條的視訊,還與當地餐食結合,開發了各種花式吃法,如辣條紫菜包飯、泡菜辣條等。
截至目前,中國辣條已出口至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的有日本、南韓、新加坡,遠的有英國、美國、阿根廷等。
秋梨膏:"吃了有好運"
在各大海外社交平台上,“秋梨膏”也被外國網友瘋狂種草。
秋梨膏擁有獨特的口感與清肺利咽的功效,使其迅速在海外社交網絡上虜獲一大批簇擁者。網友們曬出的視訊裡,有些人用秋梨膏做糖漿拌甜點,更有不少人刮上一勺直接入口,高呼過瘾。
在某跨境電商平台上,秋梨膏還炒出了132美元的高價,折合人民币近千元。價格越炒越高,但外國網友的購買熱情不減。
看看評論區,幾乎是買過的都說好——喝了“中藥”以後,神清氣爽都不重要,連運氣都變好了!
玄幻嗎?很玄幻,但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神秘的東方力量”吧。
相信這股力量存在的老外不在少數,以至于你做一套廣播體操,打一套太極拳,就足以讓他們贊歎:“中國功夫好!中國功夫妙!”
為什麼時不時就有國貨在國外悄然走紅,或者以“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方式登上熱搜?
一方面是因為不同國家之間存在文化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同樣的事物會有不一樣的“化學反應”。另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外國友人開始對我們這座文化曆史悠久的國度産生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我們相信,随着祖國越來越強大,這股來自東方“神秘力量”的風一定會越吹越大、越吹越遠~
你還知道哪些火到國外的中國神器?
快來留言分享吧!
綜合自:當時我就震驚了、Hi科普啦、澎湃新聞、最華人、史二了等
監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編 | 戶明方 編輯丨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