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前言

“一句話能成事兒,一句話能壞事兒,一句話能産生一個和諧的社會,你心裡陽光點兒行不行?”

這是2010年央視春晚獨幕喜劇《一句話的事兒》裡的經典台詞,想必看過的朋友們一定都印象深刻。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郭冬臨在獨幕喜劇中的生動演繹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作為獨幕喜劇演員中的重要人物,郭冬臨先後20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為大家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和經典笑料。

但自從2017年起,他似乎在大衆視野當中消失了。而郭冬臨退居二線的背後,還隐藏着不為人知的真相!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因一句台詞被索賠一個億,郭冬臨攤上什麼事兒了?

一直以來,郭冬臨都積極地活躍在喜劇舞台上,緻力于用生活化真實化的情景演繹,給大家帶來快樂的獨幕喜劇享受。

2017年,郭冬臨受邀參加北京衛視的春晚活動。在舞台上,他與另外一位合作搭檔共同演繹了一個名叫《取錢》的獨幕喜劇。

節目内容大概講的是,由郭冬臨飾演的熱心大叔阻止一位老太太給詐騙犯轉錢的故事。通過诙諧幽默的講述方式和生動形象的演繹,郭冬臨塑造出了一個可愛又善良的好心人形象。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兩人吵架互怼的情節和爆笑台詞更讓人覺得耳目一新,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烏龍事件。

這個節目效果突出,内容立意也非常值得誇贊,在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同時還警示觀衆朋友們尤其是老年人,避免落入騙子提前設好的陷阱。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節目中騙子的一通電話讓這個獨幕喜劇徹底變了味兒!原來,許多觀衆表示,獨幕喜劇中的騙子說的是一口“河南方言”,騙子的河南口音讓很多河南網友表示不滿,認為這是對河南人的地域歧視現象。

一時間,騙子的河南口音引起了一陣瘋狂的輿論襲擊。更誇張的是,一位河南籍的律師以“地域歧視”和“侵犯河南人名譽權”為由,将郭冬臨告上了法庭,要求他給每一個河南人賠償一進制錢。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要知道,河南可是出了名的人口大省,每人一進制錢看起來似乎不多,但加起來的賠償款竟然高達一億多元!

資訊來源:2017年2月9日釋出于華商報——《郭冬臨獨幕喜劇涉嫌歧視 律師起訴:向河南人各賠1元》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這一巨額賠償款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郭冬臨也為此卷入輿論漩渦,甚至成為衆矢之的。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伴随着對河南人地域歧視讨論的熱度不斷飙升,獨幕喜劇的編劇魏新站出來發聲,表示騙子說河南話和郭冬臨沒有關系,而那個騙子打電話的聲音正是魏新錄音的。

據魏新解釋,他來自山東,老家與河南離得很近,是以口音相似。當時在配音時隻是用自己熟悉的方言說話而已,并沒有地域歧視的意思。最後,魏新向大家表示了誠摯的感謝。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另外,經過法院判定,這隻是文藝作品的呈現,并沒有真的讓郭冬臨賠償一億多元。這樣看來,這隻是因為一場誤會鬧出的烏龍事件。

但遺憾的是,這件事情還是對郭冬臨造成了一定影響,甚至有很多網友對他的好感直線下降。從那以後,郭冬臨就漸漸淡出了大衆視野,連2018年的春晚舞台也沒有見到他的身影。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令人意外的是,“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壞事”真的以回旋镖的方式在郭冬臨的身上應驗了!

但值得慶幸的是,郭冬臨并非在喜劇的舞台上徹底消失。現如今的他,搖身一變成為“暖男先生”,以短視訊的方式繼續為大家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提供真實幽默的喜劇作品。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看得出來,那件事情雖然對郭冬臨的聲譽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還是有很多觀衆喜歡他的表演作品。作為人氣視訊創作者,郭冬臨擁有上千萬粉絲,他依然在為大家帶來歡笑的路上發光發熱。

作為中國獨幕喜劇喜劇領域的重要人物,郭冬臨的起步并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從貧苦生活中走來,演繹小人物的郭冬臨卻有大學事!

郭冬臨出生于藝術家庭,其父母都是曲藝工作者,父親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郭昌儀,母親是徐州琴書演員。從五歲開始,郭冬臨就開始跟随着母親外出表演。

郭冬臨并不是一個幸運的孩子,剛出生不久就面臨着家道中落的困境,父母的收入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滿足。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到了晚上,郭冬臨被餓得不行,父親隻能在第二天從食品廠裡偷點東西回來給孩子們吃,但最後卻因為被發現盜竊而丢了工作,不得不去街頭拉煤為生。

最困難的時候,郭冬臨和父親在一起外出拉煤送貨時,兩人隻能合吃一張餅子,有時候還得就着父親從别人那裡讨要的剩湯過來配着吃。

但就算如此,幸運之神也并沒有眷顧他們。郭冬臨的父親在搬東西的時候不慎摔倒,腿也被砸傷了,不得不在家休養一年。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這樣一來,家裡就剩下母親一個勞動力。當時,年幼的郭冬臨跟着唱戲的母親外出表演,不懂事的他偶爾還會在旁邊添亂,母親就先把他打一頓,再抱着孩子講述現如今的遭遇,讓他學會早早地懂事。

慘淡的經曆讓郭冬臨早早的就體會到了底層人民生活的不易,而這些豐富的見聞也成為他在後來創作喜劇時的重要靈感來源。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不僅如此,正是因為親身感受過普通群眾生活的點點滴滴,郭冬臨才會在之後的小人物角色演繹上大放異彩。

後來,郭冬臨順利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又報考了北京人藝。郭冬臨一直以藝術家的行為準則要求自己,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研究表演,立足于現實生活,把每一個角色都演的富有生命、演的接地氣、演進每一位觀衆的心裡。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1993年,郭冬臨第一次登上中央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與張慈、意大利人法比奧合作獨幕喜劇《市場速寫》。也是從那時起,郭冬臨開始慢慢進入到大衆視野。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後來,他又在1995年的春晚中參演了《有事您說話》,塑造了一個善良可愛但又愛吹牛的形象,接地氣的演繹逗得全場觀衆捧腹大笑,也讓他的名氣得到了提升。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緊接着,幾乎年年春晚都會有郭冬臨的身影。從與馮鞏搭檔的《舊曲新歌》中“薄皮兒”、“大餡兒”的狗不理包子再到《一句話的事兒》中的“一句話能成事兒,一句話能壞事兒”……

郭冬臨創造了許許多多生動幽默的人物形象,也給觀衆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聲笑語,深受大家喜愛。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結語

風趣可愛的“國民光頭”郭冬臨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站在了中國喜劇獨幕喜劇舞台的中央。

即使經曆了輿論風波,但仍不忘初心,堅定地為大家帶來快樂。

資訊來源:2023年4月5日釋出于澎湃新聞——《20次上春晚,因一句話被索賠1億!這位曾紅極一時的春晚釘子戶去哪了?》
20餘次春晚圈粉無數,卻因一句台詞索賠1個億,郭冬臨去哪兒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