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作者:齊魯壹點

編者注

近年來,長島海洋生态文明綜合試驗區持續推進生态保護與恢複,長島的天空更藍,更綠的山脈,更美麗的海岸線,翻天覆地的變化,"海仙山"逐漸成為"藍海綠山"。做好"生态品牌",長島更要打"文化品牌"。近日,記者走進長島,探尋"一島一品"文化品牌建設背後的故事。看看第三期《集集——石頭閃爍金星、彩繪海浪的地方》。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石頭被雕刻了五次,用墨水為什麼要誇瑪肝。設定到詩歌示例獨幕喜劇,意思是同一個島嶼薄而郊區寒冷。"在清朝,乾隆皇帝獻詩贊美燕吉石。長島延吉島,北距大連75公裡,南距蓬萊36公裡,島地面積7.11平方公裡,是山東省唯一的島鎮。該島"以其石頭風景而聞名",并擁有獨特的"石頭文化"。

延吉島風光廣闊,氣候适宜,周圍藍浪,空氣清新,岸礁争奪奇特、清澈的海水秀,還有延吉石林、海林山公園等景區。島上有三個最好的:煙台,盆景和有色石。其中,使用紫泰石雕最為著名,島上富有奇特的石材,藍黑色,質地堅硬,蘊含着金星、雪波等,素有"集集石"之稱,又稱"金星雪波石"。延吉石主要用于制作平台,被稱為"金星雪波"。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延吉島上的石巷。

島上古色古香的石屋也是島上的特色。走進磨石口村的小巷,石闆路和石材在庭院牆上經曆了風雨交加,已經失去了角度,但仍然沒有失去斑駁的色彩,已經成為許多遊客的拍照。"老人用石頭建房子。71歲的島民王蘭沁說,這裡的石頭很硬,房子就是為了建造它而建造的。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平台的雕刻中流傳下來。齊魯晚報 齊魯點記者 鐘建軍

島上有好石頭,還會有雕刻平台,"半路出門"的王守莊是人們雕刻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我曾經是一個木匠,雕刻木頭,然後刻在平台上。現年81歲的王守成說,他從1979年開始從事雕刻,一位外國商人在紫禁城看到乾隆使用延吉,想出了帶一群延吉回去賣的主意,轉身得知延吉從山東長島下達了延吉鎮。當時,他找不到能制造岩石和血液的人,是以他被發現制造岩石,這開始了他與岩石40年的戀情。時至今日,他仍然擔任延吉寺的職位,并且不遺餘力地推動它。作為非遺傳繼承人,他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島,了解這個島。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除了石材,還有豐富的捕魚文化。長島釣魚島源自延吉島,已有380多年的曆史。長島漁居族常年出海,在生産演變的"網""桅杆""搖搖""棕榈樹冠""豐富"等八種漁号中,字号簡單,語氣粗犷,氣息濃郁,當地氣息濃郁。它的崛起和傳承與長島悠久的海洋曆史和海洋文化息息相關。

勤勞、質樸、勇敢的延吉島人一旦在海中發現了遇船難的漁船,無論是否知道,都會毫不猶豫地奮力拼命救命,在與風浪的鬥争中形成了營救和自救的美德。據不完全統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延吉島人民已參與海上救援20餘人,搶救人員150餘人,被譽為"延吉島救命"。

"延吉鎮依托獨特而豐富的海島文化資源,積極打造'貢雪浪'石雲集島文化品牌。延吉鎮黨委副書記趙偉表示,在不斷挖掘延吉島文化内涵深度的同時,拓寬了延吉島外聞名的廣度。自文化品牌創立以來,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該島。

"在島上呆了半個小時後,我愛上了它。山西男子王瑞林于2016年來到這裡,愛上延吉島,之後他将事業從山西轉移到島上,精心設計了具有島嶼特色的"漁屋"民宿,"過上世界的生活"。"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目前,該鎮已建成50多套高端住宅和一家高端酒店,外商投資資金達到2000多萬元,随着高端住宅改造和高端酒店建成的興起,全鎮高端接待床位達到280多張,接待水準明顯提高。2020年将接待2.4萬名遊客,旅遊收入将超過1000萬元,進一步推動優質文化旅遊的發展。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

探島·砣矶 | 這裡的石頭閃着金星、畫着海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