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在曆史的長河中,古籍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記錄了各個時代的社會風貌與人們的生活百态。其中,明代沈弘宇編撰的《嫖賭機關》便是一部引人注目的著作。

這部著作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嫖論”,約三十四篇;下卷是“賭論”,約十三篇。其内容以口訣的形式呈現,生動地叙述了明代狎妓和賭博的相關情況,堪稱當時江南秦淮地區風月場、賭場的遊玩指南。該孤本古籍本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版本是明末德聚堂刊本。

明末是出版文化極為發達的時期,江南地區經濟繁榮,書籍出版量劇增,所涉内容也更為廣泛。在這樣的背景下,《嫖賭機關》得以問世。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從其牌記“江湖散人輯 嫖賭機關 德聚堂梓”中,我們能感受到當時出版業的多元與活躍。

該古籍的目錄豐富多樣。上卷的“嫖論”包含了諸如“總括西江月八律、嫖有五要三不可、論子弟有三奇、論子弟有七俏、做姊妹有八清、觀姊妹之十全、子弟有三不嫖、姊妹有三不接”等諸多名目,詳細揭示了嫖客與娼妓之間複雜的關系。而下卷的“賭論”也不乏“勸戒西江月二律、首論賭錢訣法、論賭錢有三擇、論賭錢有五忌、論賭錢有四到、賭錢有三不赢、論錢有八不賭、相識誘人十二法”等内容,雖然名目不及“嫖論”繁多,但對于“博戲”研究仍具有一定價值。

比如“賭論”中提到的“三醜掏摸”,對賭場的遊戲内容有所介紹,還有“六藝”中的“色樣、朱窩、報子、二雙陸、三骨牌、紙牌”,“四大棋”中的“象棋、五博戲、跌八成、跌色樣、挖地皮、跌塘草、看清混、防厚薄、地下生”,“六雜技”中的“扒甕、抓龜、賽點、陞官、逍遙”等,各地的玩法雖有差異,但其名目之多,難以窮盡。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沈弘宇這位明代維揚興化人(今揚州泰州地區),其生平不詳,卻為我們留下了這樣一部獨特的著作。

據杜宇所記,民國十五年(1926)八月,北新書局曾出版過一本《渾如篇》 ,副題:“嫖妓雜談”,明朝沈弘宇著,民國範遇安校閱。此書系明刊,是校閱者範遇安得自蘇州玄妙觀前的冷攤,交給他的朋友、也是當時語絲社同仁的劉半農題記。書前首頁首行已損,是以劉半農以開首的“世事渾如春夢”句,定書名為“渾如篇”,并交給與語絲社關系密切的北新書局出版。

從古至今,嫖賭之事一直被視為敗壞人心風俗的惡習。曆代也不乏相關禁令,然而明代竟有《嫖賭機關》、《嫖經》、《公餘勝覽國色天香》、《渾如篇》等這樣的書籍,可見此惡習在當時頗為盛行。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的“戒賭戒娼碑”,刻立于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府店鎮夾溝村,現仍藏于此地。碑文中提到:“自古人心風俗之盛,每于一鄉端其始,而鄉之壞人心、敗風俗者,賭娼為甚,蓋一有賭娼,則邪僻易入,四民多舍業以嬉,而閑雜叢集,其弊且有不可勝言者。”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為了整肅風氣,碑文還提到了具體的懲戒措施:“有開賭包娼、鬧賭鬧娼者,耆老重笞以懲之;不堪受笞者,演戲三日以罰之;不受笞與罰者,合鄉送官以究治之。”

《嫖賭機關》記錄了明代百姓生活中嫖賭的内容,讓我們得以管窺那個時代不一樣的曆史現場。沈弘宇在結尾寫的“六言八句”:“江湖無限風光,紅塵多少機軸。識破一抛沒耒,由勘笑非人空碌碌。”這或許是他對這一社會現象的某種反思與感慨。

古籍《嫖賭機關》:隐秘的明代社會堕落指南

總之,《嫖賭機關》雖然記錄的是不良的社會現象,但卻為我們研究明代社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那個時代的風貌與變遷。然而,我們在審視這些内容時,更應引以為戒,珍視當下的良好社會風尚,遠離這些不良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