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姚:哈尼亞之死不斷發酵,中東局勢迎來最危險臨界點

管姚:哈尼亞之死不斷發酵,中東局勢迎來最危險臨界點

直新聞: 兩天前在德黑蘭遭暗殺的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周五在卡達下葬,前一天伊朗方面為他舉行盛大葬禮,您對此有何特别觀察?

特 約評論員 管姚:伊朗在8月1日為哈尼亞舉行的葬禮規格極高,信号意義極強。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與剛宣誓就職的新總統佩澤希齊揚,以及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将軍均現身葬禮,可謂高層盡出。

事實上,哈尼亞這次從卡達專程來德黑蘭,就是受邀出席伊朗新總統的就職儀式,但最終沒能踏上歸途。這兩天國際媒體都在反複刊播那張他與佩澤希齊揚在就職儀式上振臂歡呼的照片,沒料到短短幾小時後,他就在次日淩晨的飯店爆炸中喪生。伊朗電視台播出的葬禮畫面顯示,哈梅内伊情緒激動,幾度拭淚,并同前來出席葬禮的哈尼亞之子擁抱。巴蓋裡将軍也代表軍方在葬禮上講話誓言報複,揚言正在檢視以血還血的“抵抗形式”,警告将有令猶太複國主義者深感後悔的各種報複行動發生。

同樣在8月1日這天,在黎巴嫩首都巴魯特南部郊區,另一場大規模葬禮也幾乎同步進行,主角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最高軍事指揮官舒克爾,他也是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的首席助手,在周二晚的以軍空襲獵殺行動中喪生,與哈尼亞之死隻隔了幾小時。

這樣看來,從本周二深夜到本周三淩晨這個時段,堪稱伊朗全力支援的所謂“抵抗軸心”的最血腥一夜。或許基于安全考量,納斯魯拉本人周四并未出席舒克爾的葬禮,但在葬禮現場大螢幕播出的視訊講話中,納斯魯拉誓言報複以色列的獵殺行動,真主黨武裝将作出“真正回應”,他指責以色列越過紅線,沖突進入到新階段。哈馬斯今天也号召為哈尼亞祈禱,并将周五設定為“憤怒日”。

我認為,這個周末可能是最危險的一個時間視窗,更大規模的中東全面戰争猶如箭在弦上。而美西方媒體今天普遍報道的所謂獵殺哈尼亞内幕,更是有如烈焰烹油,令沖突形勢越發緊張。

管姚:哈尼亞之死不斷發酵,中東局勢迎來最危險臨界點

圖源:央視新聞

直新聞:對哈尼亞之死,境外媒體爆了哪些料,這又意味着什麼?

特約評論員 管姚:就哈尼亞之死,昨天曾有哈馬斯在卡達的政治官員稱,他是被以軍發射的飛彈擊中身亡。境外輿論對此也多有猜測,認為以方可能是利用大型無人機或戰機發射飛彈施襲得手。

不過,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向媒體言之鑿鑿,稱本周二晚除了轟炸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最高軍事指揮官的藏身地之外,沒有額外空襲行動。當然,以軍包括媒體提及率最高的“暗殺之王”摩薩德,至今并未對德黑蘭定點獵殺行動認賬負責。而“飛彈獵殺說”也有各種疑問,首當其沖的就是,以色列到底如何避開伊朗的防空系統,對首都德黑蘭的安全重點,進行如此明目張膽的空中打擊?而情報專家對哈尼亞下塌遇害地的衛星照片分析也顯示,飛彈襲擊的外部痕迹無從确認。

美國《紐約時報》今天的最新爆料,讓全世界大吃一驚:哈尼亞死于德黑蘭當地時間周三淩晨2時,由預設炸彈引爆身亡。該報引述5名中東官員稱,相關爆炸裝置早在兩個月前,就已被偷運至哈尼亞前來德黑蘭慣常下榻的飯店,這家飯店地處德黑蘭北部一高檔社群,由伊朗武裝伊斯蘭革命衛隊營運并保護。美媒引述兩名聽取事件通報的革命衛隊官員稱,炸彈被遠端引爆,哈尼亞當場身亡,與其同在房内的保镖身負重傷,被趕到現場的醫務人員急救後不久,也宣告不治。住在哈尼亞隔壁的巴勒斯坦傑哈德上司人納哈利赫驚險逃生,其房間并未嚴重損壞,美報稱,這表明哈尼亞是精确計劃、定點清除的暗殺目标。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天也披露,以情報部門事後已向美英等主要盟國作内部通報。

但如果“炸彈襲擊說”成立,我認為其影響與沖擊,甚至會比“飛彈獵殺說”更嚴重,也更持久。時間跨度如此之長的獵殺伏擊,何以能精密設計、定點施襲到這種程度?爆炸裝置到底如何被運進飯店,并且一直能在飯店房間隐身好幾周,直至最終引爆?固如金湯、戒備森嚴的安防重地,為何安保體系如此脆弱不堪?以方眼線難道已對德黑蘭完成全面滲透?正是以,美媒引述三名伊朗官員承認,這一安全漏洞是伊朗情報和國家部門的“災難性失敗”,是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奇恥大辱”。

直新聞:那麼您預判中東全面戰争會就此引爆嗎?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前面說了,現在中東局勢又到了一個最危險的臨界點,未來幾天的事态發展很關鍵。

就短期影響而言,美方抛出的和談計劃勢必觸礁,這意味着巴以沖突仍将持續甚至更新,加沙老百姓的地獄式苦難沒有盡頭。就在兩場葬禮舉行當天,以色列也首次證明,哈馬斯加沙軍事指揮官、被認為是去年10月大規模襲擊及人質綁架事件策劃者的戴伊夫,已在上周對加沙的空襲中喪生。以總理内塔尼亞胡在多個方向大打出手後,昨天繼續強硬喊話,揚言以色列高度戒備,将令在任何戰線攻擊以方的軍事行動付出沉重打價。這意味着,以總理已經淪為事實上的“戰争狂人”,不惜一切代價,不計任何後果。這也意味着至今還被扣押的最後100多位以方人質,随時可能成為代價與後果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以色列《國土報》在網站頭條刊發即時評論,用了這個标題——《暗殺哈尼亞昭然若揭 以色列人質安危根本不是内塔尼亞胡優先議程》

伊朗最高上司人哈梅内伊也已下令,對刺殺哈尼亞作出嚴厲回應。伊朗英文報章《德黑蘭時報》分析,哈梅内伊上次對以發出同等強度的警告是在四月,當時以方攻擊伊朗駐叙利亞使館館舍,軍方多名高官喪生。其後,伊朗首次對以色列本土發動大規模攻擊,出動攻擊無人機并發射飛彈,但以色列方面宣稱,對伊方越境飛行攻擊的武備攔截率高達99%。我個人認為這一數字有誇張成分,但伊朗方面絕大多數無人機及飛彈未命中目标或中途墜毀,應是不争的事實。在那次軍事對抗中,美國、英國、法國乃至約旦等國,都參與了以方攔截行動或開放空域提供便利。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在展開大規模攻擊前,提前向多個國家提前預報,這被認為是伊朗無意更新戰争作表演式反擊的關鍵信号。同樣一幕,這次會不會再度重演,值得高度關注。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