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大陸的曆史長達幾千年,保留了很多傳統美德,其中就包括“尊老愛幼”。僅從這個傳統美德中就能以小見大,看到大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
老年人在大陸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那些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更是有可能備受世人敬仰。
從古至今也曾湧現出大量德高望重的老者,他們從事的職業各不相同,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優秀之人。
老人擁有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靈,确實非常重要,他們可以用自己身上這些優秀的品質,去感化和教育世人,或是後代子孫。
如此一來,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文明、和諧、美好。不過,也有一些老人道德敗壞,他們成為了衆矢之的。
古人雲:“老而不死是為賊”,處于這三種狀态的老年人,會害了子孫!這是為何?
一、何為“老而不死是為賊”?
衆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堪稱大陸儒家學派的鼻祖,素有“孔聖人”之美譽,時至今日,幾千年過去了,人們依然對其敬重有加。
孔子一般不會輕易指責别人,不過他生前卻被一個人惹惱了,于是他一怒之下,就直言不諱地開口痛批。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就是出自孔子之口,他用這句話來怒斥一個老朋友,這位老友的素質從年輕時候就很差,到老了也沒什麼改變。
有一天,這位老友來到孔子身邊,兩人都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者。孔子有感而發,說了這句話。
從此以後,這句話也被後世奉為經典。當人們見到那些素質差的老年人,都會忍不住引用這句經典名言痛批。
那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指那些道德敗壞的老人依然很長壽,就是一種累贅,隻會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帶來麻煩。
不得不說,孔聖人真是厲害,一針見血道地出了這些沒有善良本性的老人身上的最大缺點。
二、處于這三種狀态的老人是禍害
大家都希望自家老人可以長命百歲,越長壽越好,這樣的話,兒女和孫輩們就能一起長時間陪伴老人。不過,有些老人卻讓人們十分嫌棄,因為他們隻會給家人和其他人帶來煩惱。
親愛的讀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它确實能幫我增加一些收入,讓我能夠繼續堅持寫作。您的了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尤其是處于這三種狀态的老人,簡直可以說是禍害,他們活得越久隻會害了子孫。
1.愚昧的老人
生活中有些老人總是表現得愚昧無知,他們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有的老人在家裡十分霸道,他們仗着自己地位崇高,很喜歡強迫家中子女、女婿或兒媳婦,做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比如有的老人一直舍不得放棄陳舊的傳統思想,希望子女多生孩子,這樣才顯得人丁興旺。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現在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把一個孩子撫養長大就已經讓人累得夠嗆,多生幾個,那不就是徒增煩惱和壓力嗎?
如果子女不肯照做,這些老人就會大吵大鬧,沒完沒了,真是不可理喻。
有的老人還會要求子女不許離開家鄉工作,必須找個離家近的工作,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照顧他們。
但是有些小城市不夠發達,根本找不到好工作,隻有去大城市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若是子女不聽,這些老人就會發脾氣,這樣隻會讓子女很難受,他們左右為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其實何苦為難子女呢?現在交通發達,隻要不是出國,一般都可以在幾小時内坐飛機或坐高鐵回家。也就是說,子女就算去了大城市也可以經常回老家看望照顧老人。
2.貧困的老人
有些老人雖然很長壽,但是晚年已經沒什麼積蓄,這類老人就屬于貧困的老人。
如果家裡有這樣的老人,也是一種負擔,子女就不得不負責照顧他們,幫助他們養老。
要知道現代社會可不比過去那個年代,物價很高,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能養活自己和小家庭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花錢養老人,壓力會更大,進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且有些貧困的老人還喜歡搞事情,如果子女不給他們錢花,就會沖到子女的機關裡鬧,搞得整個家都雞犬不甯。
現在很多機關都很看重員勞工品,一旦老人去鬧過,哪怕是一次也會引起負面影響,屆時上司就會勃然大怒,認為這個員工連自己的家事都處理不好。這樣的話,子女丢掉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老人為了一己私利,毀掉了子女的前程,明顯是害慘了子女。
3.道德敗壞的老人
生活中還有一種老人非常讨人厭,那就是道德敗壞的老人。
這種老人從來都是蠻橫不講理的,他們甚至不分場合,不隻是在家裡胡鬧,還常常跑到公共場合胡作非為。
比如有些老人在坐公共汽車時,一旦見到年輕人坐在座位上不給讓座,馬上就會破口大罵,說“年輕人沒素質,見到老人都不懂得讓座”,甚至會強行逼迫年輕人從座位上起來。
2016年6月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個20多歲的女生坐公交時沒有給一位老太太讓座,結果這個老太太就大發雷霆。
老太太先是用污言穢語大肆辱罵好一會,緊接着就把女生從座位上拽起來,強行霸占座位。
事實上,這名女生來了例假,肚子很痛,根本站不起來,隻能坐着,女生也解釋了好久,可這個老太太卻置若罔聞。
像這樣的老人就是道德敗壞,他們隻顧及自己的感受,才不管别人有什麼難處。
這個女生并不是故意不讓座,隻不過她身體不适,實在是沒辦法。更何況,即使年輕人沒有身體不适,這位老太太的做法也很欠妥。畢竟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分。
有的老人更過分,他們居然故意訛人。
當他們走在馬路上,如果突然摔倒在地,過路的年輕人見狀,會好心好意地走上前去攙扶老人,甚至把老人送到醫院治療。
結果有些老人卻反咬一口,污蔑是年輕人撞倒了他們,要求他們賠錢。
有些年輕人因為解釋不清楚,最後隻能自認倒黴,賠錢給老人。有些年輕人可能會幸運一些,附近如果有監控的話,警察最後會還他們清白,這樣就能讓他們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
這樣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這也是為何現在很多人看到老年人摔倒,都不敢輕易去扶起來的原因。
并非大家變得冷漠無情,實在是發生過太多類似事件,大家都怕了,最好是避而遠之,否則極有可能會惹火上身。
毋庸置疑,這樣的老人,他們的心是黑的。别人心存善意,主動提供幫助,最後他們居然“好心當成驢肝肺”,恩将仇報,着實令人切齒。
三、老人不該倚老賣老
作為老年人,不該倚老賣老,這樣隻會讓大家都很不舒服。
可是生活中有一些老人,總是喜歡仗着自己歲數大了,就覺得高高在上,所有人都要讓着自己,不許對自己不敬。如若不然,他們就會無理取鬧,表現得就像一個潑皮無賴一樣。
有句老話說得好:“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大部分道德敗壞的老人都是從年輕時候開始就肆意妄為,把人性醜陋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緻。
這種醜惡的本性并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因而當他們老了依然會繼續作惡。
除了以上三種狀态的老人之外,還有一種更可恨,那就是故意犯罪的老人,這類老人簡直罪大惡極,他們有可能會傷害無辜者的生命。
總之,這些老人身上都缺乏優秀的品質,他們自然得不到人們的尊重。最後,我們希望社會上少一點邪惡的老人。
當然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善良的老人,他們的數量比邪惡的老人更多,這是值得欣慰的。家裡擁有這樣的老人,那肯定是很幸福的。
隻有這樣的老人才值得我們去敬重,希望老人們都能學習并汲取這些善良的老人身上的優點。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和諧美好。
老人經曆了漫長的人生,嘗盡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能活到這麼大歲數也不容易。
既然都走到了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那麼大家就沒必要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是要多做善事,多為子孫考慮,這樣才能留個好名聲,也對子孫後代很有利。
結語
孔子曾為後世留下了一句經典名言:“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所言極是,就是在怒斥那些道德敗壞的老年人,他們活得越久越麻煩,隻會禍害家人和其他人。
生活中處于這三種狀态的老年人,他們都是禍害,隻會害了自己的子孫後代。這些老人包括:愚昧的老人、貧困的老人、道德敗壞的老人。
老年人其實已經看盡世間百态,到了這個年紀,他們的思想已然進入了一種至高境界。
既然如此,老人就要化身為太陽,發光發熱,為人們帶來更多溫暖,為大家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