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哈裡與妻子梅根公然脫離王室,一時之間讓外界完全摸不着頭腦,不解者有之,怒其不争者亦有之,唯有他自己淡然又堅定。
很快,哈裡與梅根在美國邁阿密的摩根大通峰會露面,而在那裡,人們似乎也了解了他離開王室的一些端倪。
“當我20歲、25歲時,甚至一直覺得‘人生還很美好’,然而到了28歲以後,被我擱置一邊的悲痛,突然都一齊向我襲來,我終于認識到有這麼多事情需要面對。”
确實,哈裡給外界的形象始終就是個無所擔當,我行我素,被保護在女王身後的閑散王子,他若不開口,永遠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隻是當他說出來後大家才會發現,那個看上去粗犷、散漫的男子,其實内心始終不曾平靜而美好。
多年來,哈裡與父親的關系疏離且冷漠,女王對他要求嚴格,哥哥如同對比标準讓他時刻被壓于人生的底層……
而這一切的根源,竟然隻是因為哈裡多年來沒辦法走出喪母之痛。是的,戴安娜于1997年車禍離世,那是他一生噩夢的開始。
其實,關于哈裡對戴安娜的懷念根本不用說,他從小受母親呵護長大,早已經将其一切深刻心底,12歲面對母親突然離世的噩耗,他不可能不受沖擊。
“我現在可以确定地說,在12歲失去母親後,近20年(2020年)來我封閉了自己的所有感情,這對我的個人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可最讓哈裡無法釋懷的,恐怕又不是母親戴安娜去世了,而是她的死那樣無辜:
“我的母親被狗仔追到死,當時她和一個不是白人的人談戀愛。”
言下之意非常清楚:戴安娜車禍離世與她的戀情有關,而她不過是與一個非白人戀愛而已,實在罪不至死!
非白人的人,指多迪·法耶茲無疑,當時,戴安娜正與男朋友多迪于國外度假,那位來自埃及,膚色深沉的男子就成了讓戴安娜“赴死”的源頭。
如今想想,哈裡的所謂“非白人的人”實在沒必要圈重點,畢竟他的母親是英倫玫瑰,雖然她離婚了,可不管她與誰談戀愛,都将會成為狗仔們追擊的目标。
但哈裡就是要揪着這樣的話題來為自己樹立“假想敵”:
“他們不會罷手的,除非她死了。這令人難以置信地,有可能使我失去生命中的另一個人,我不會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看出來了吧?哈裡脫離王室不是因為不想參加公務,也不是想負責,是因為有了母親的前車之鑒,他擔心“曆史重演”。
原因是梅根同樣來自“非白人”,王室不能完全接受,狗仔會不斷炒作,如此,梅根的未來岌岌可危。
“我深知退出王室會讓自己和梅根的日子很艱難,但我絕不後悔,因為我希望刻骨銘心的童年之殇不要發生在兒子阿奇的身上,也不要影響到自己的摯愛梅根,我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家人,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原來這才是哈裡要離開王室的終極原因,他将母親戴安娜的死刻在心底,用來時刻警醒自己,那些悲劇絕對不能重演,而他所想到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脫離王室。
不得不說,一個經曆了喪母之痛的孩子,有時候在心智是真的很難成熟起來,哈裡對此付出的或許會是一生也無法抹去的傷痛。
“童年的事情對我影響至今難以抹去,特别是母親的過世讓我的創傷至今仍未克服……”
為此,哈裡不得不接受心理醫生的幹預,知情人透露,從28歲開始,他便在看心理醫生了。
1997年,在母親戴安娜的葬禮上,菲利普親王要求兩個孩子不要哭出來,威廉明顯更容易接受一些,但對隻有12歲的哈裡來說,卻讓他忍得辛苦。
翻一下戴安娜葬禮的舊照,哈裡在整個過程中面露悲傷的同時,眼中全是憤懑與仇恨。他在恨什麼,在怒什麼,或許直到今天也難說清楚。
但有一點可以了解,母親的死是他這輩子都沒辦法揭過去的傷疤了。
戴安娜給了他非常到位的母愛,卻因為意外死亡也徹底淪落了兒子的童年,從此讓他用一生去“治療”。
戴安娜不是造成這件事的首要人物,因為她的生命安全也不受自己保障,就如同哈裡所講的那樣,“這種事(被迫害、追擊)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是,直到她(戴安娜)死的那天。”
是以,哈裡曾對外表示:這輩子絕對不會原諒狗仔隊。
他忽略了母親離世的真正原因,最終将這内心的痛苦放在了狗仔隊對母親的追逐上,看上去有些多少有些别扭吧?
戴安娜身為英國出名的前王妃,她本身一行一動早已經被圈定,想要于亂象之中獨自我行我素,何其困難?
何況,戴安娜身為公衆人物,她原本就是靠着那些媒體的關注來存在的。假如有一天狗仔對她不再關注,恐怕才是她真正要反思自己未來的開始。
當然,這不是就非要戴安娜去死的借口,她的車禍有多少人為,又有多少意外,誰能說得清呢?恐怕從她接受B~B~C的采訪開始,她的人生已經被裝進了一個無形的黑套,她根本救不了自己。
這樣的戴安娜與哈裡嘴裡的“非白人”關系有多大?又與自己妻子梅根的未來有多大關系,真的并無實際聯系。
或許,哈裡這種“被害”心理還是來自母親意外離世的刺激所緻,他是個“病人”,是以他的一切行為都不能按正常人的思維去看待,過去如此,現在依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