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單建華 丁建勳)為破解偏遠鄉村就醫難題,湖南永州市零陵區着力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到基層,打通就醫難“最後一公裡”。
水口山鎮中心衛生院
“我們以市第四人民醫院和區中醫醫院為牽頭機關,16家鄉鎮社群醫療機構、299家村衛生室和社群衛生服務站為成員機關,組建起緊密型醫共體管理體系,實施人員編制、藥品目錄、醫保支付、财務核算、績效考核等醫共體内統一管理,取得了積極進展。”零陵區醫改辦主任蔣銀燕介紹。
據了解,零陵區通過醫共體建設,總院班子成員分片包幹鄉鎮衛生院、區級醫院科室主任、名醫巡診、副高以上晉職下沉基層,實施專家門診、臨床帶教、專科共建,大大推進行了基層的診療能力。
水口山鎮中心衛生院
醫共體總院還為鄉、村醫務人員,提供免費進修和安排市級以上醫院進修,幫助提升臨床技能和中醫适宜技術,今年上半年已開展集中教育訓練32次、教育訓練人員1600多人次,選派18名鄉鎮醫務人員到省級醫院進修、36名到區級醫院進修。
該區推行醫防深度融合,實行“1+1+1+N”三級醫務人員包村工作機制,全區組建包村團346個,讓176名區醫、346名鄉醫與全區299個村衛生室實作對口幫扶包村,包村團隊與轄區居民按戶簽訂健康服務協定,做實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全區已簽約重點人群16.7萬人次。
郵亭圩鎮中心衛生院急救站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基層醫療環境,我們在人口相對集中的郵亭圩鎮、珠山鎮、水口山鎮等大鄉鎮建設起醫療次中心,并為次中心配備了CT、健康體檢車、生化分析儀、彩超等大型醫療裝置。”零陵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歐陽志斌說。
為最大限度縮短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救治時間,零陵區在10個鄉鎮建設起急救站,對急救、卒中、胸痛3大單元深度整合,進行一體化建設、一體化排程、一體化管理,形成了高效的院前院中黃金30分鐘的急診急救體系,同時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落實“三優先、兩免費”的惠民助醫政策。
梳子鋪鄉衛生院
零陵區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建設起消毒供應、心電診斷、臨床檢驗、病理檢查、醫學影像、遠端會診6個醫療服務技術平台,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内結果互查互認。
通過充分融合全區醫療衛生資源,零陵區突出能力提升、資源下沉、包村服務、分級診療等,建構起中西結合、醫養結合、醫防融合、資訊融合等業務融合體系,打造出了一個更加高效、智慧、便民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