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福(左一)看玉石縣河縣慶陽平有機糧食種植基地的糧食生長情況
供銷代理采購商、下崗職工、晉中市邵市農業創業領軍人、首批優秀農村實踐人才、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全國科技型農民領軍人物,多年來,他的身份不斷變化。
他成立了一個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和基地,農民和貧困家庭"的商業模式,并通過土地的轉移,輻射使農民擺脫貧困和收入。
創立公司後,按照"公司、合作、科研、基地、農民"的發展模式,開發了五色小米、小粒系列産品,打造了"河"小米品牌和"禹州"功能性食品。
他是山西無福農産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福。
通過電子商務拓展消費市場
進入雲聚鎮東莊食品工業園2号山西五福農産品有限公司,一條小型水稻加工自動化生産線正在迅速運作,從種植者手中回收這裡的谷物幹燥、去殼、選型、分級包裝再銷往全國各地消費者。臨近元旦,五福公司加緊備貨,從工廠中的房間到物流一路繁忙。
"這是今年剛剛從種植者那裡獲得的一種新谷物,富含谷物和高品質的加工小米。看着一粒黃金大米,王建福向我們介紹了公司的"拳頭"産品。憑借自然獨特的生長環境,過去幾年,富含鋅、硒元素的河稻先後被授予"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特色農産品""山西省功能性農産品""中國國際農産品博覽會産品金獎""全國農産品行業品質十大知名品牌",并于今年順利通過"深圳産品"認證, 知名度和認可度越來越高。
從2014年開始,五福公司基于産品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主體。先後在淘寶開設了天貓旗艦店、建銀好融合商務商城等産品銷售旗艦店,并與 JD.com 等各大電商平台合作,品牌效應日益突出,線上銷售持續火熱。2019年,公司網售收入突破480萬元。今年,五福公司還開通了自己的直播,僅"雙十一"期間的網上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元以上。
"為了更好地為元旦、春節做準備,我們加班加點地購買原材料,選擇最優質的小米加工成小米,最好的農産品給消費者。王建福告訴記者,"公司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了一批包裝,我們希望提高産品的技術含量,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搶占更大的消費市場。"
建立合作社 就業與扶貧同步
"我們從合作社中受益匪淺。作為首批合作社成員之一,邵氏縣鶴縣錫周村65歲村民、山西五福農産品有限公司員工楊光雄說:"合作社的手教我們如何種糧,引導我們專業發展,使我們貧困家庭有穩定的收入,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06年3月,下崗的王建福與周邊村的五個村民一起,以自願參股的形式,成立了玉石縣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河縣小米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選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提供的優質科研糧種子,統一種植布局,形成"科研-促進-合作實施"的多部門聯合、多功能互補的科學管理種植模式,廣泛開展基礎種植,確定農民增産增收。
随着合作社的不斷發展,2009年,王建福成立了山西五福農産品有限公司。幾年來,五福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科研、基地和農民"的發展模式,大力推廣"有序農業",共有15000多名農民種植糧食,其中1926個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個人所得11000元。楊光雄告訴記者:"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優先雇用當地貧困戶。在收購時,貧困家庭每公斤谷物增加兩美分。"
發展有機幹旱遵循現代農業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6月通路山西時指出,有機旱作農業是山西農業的傳統技術特征。要堅持走有機旱作道路,完善有機旱作技術體系,把有機旱作農業作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
"從2018年開始,公司将實施谷物有機幹旱農業示範,為農戶提供統一的良種供應、統一的肥料水管理、統一的病蟲害防治、統一的技術指導、統一的機械操作、統一的品牌銷售的'六統服務。開展早春氡、抗旱品種選用、配方施肥、滲膜蓋洞播種、加大富硒有機肥施用量、适宜收獲、機械造粒等品質效率一體化技術。通過增加施用富硒有機肥,使小米達到富硒标準,每公斤小米的價格比一般小米提高2元,每畝增加350元。王建福告訴記者,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是公司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未來,五福公司将立足有機旱作,走"專項"、"優"的發展道路,做大做強"特色""功能""品牌"農業。
每天早上7點.m,58歲的王建福就開始一天的工作。糧食收購、生産加工、物流配送...在每一步,他自己都做到了。正是因為王建福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嚴格的産品品質,才成就了今天的小米,成就了今天的他。(記者 倪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