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門功法】 半山腰裡的賊,老六路腰功所練的腰肌——腰方肌

太極腰功不可無,

缺腰何必費功夫。

腰功畢生研不盡,

身手輕靈腰勁出。

不練腰功白費力,

苦練十載亦糊塗。

腰功是恩師李和生先生非常重視也特别強調的一乘功法,是師門老六路内功太極拳“三步功法”中的第一步功。本篇分享一些自己在恩師身邊受教時所知道的,内容比較粗淺,或許對初學師門腰功的同道有一點點參考意義。最後附有一個恩師講腰功很不錯的小視訊,推薦觀看。

恩師書中說“老六路所練之‘腰’,不是褲腰帶所勒之處,而是要求練腰肌上部兩個腎髒外面的兩塊肌肉,通過這兩塊肌肉的鍛煉,強化腎髒功能,又可擴充丹田氣勢”,這話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腰功練的是什麼,練它的目的是什麼。

那,這兩塊肌肉具體位置在哪?為什麼要重點鍛煉它?又應該怎麼練它呢?

很早以前,恩師知道我學過繪畫後,曾讓我幫畫一副腰肌的彩色示意圖,以備他講課時用。為了描繪準确,我請恩師講解了腰肌的詳細位置,這是我第一次明确了解師門腰功所練腰肌的位置所在。後來在協助恩師彙總書稿内容時,又與恩師、沈祯師哥再次确認過腰肌位置所在。

一、腰肌位置

腰功所練腰肌,我們一般通過下圖所示方式能很輕松找到。

【師門功法】 半山腰裡的賊,老六路腰功所練的腰肌——腰方肌

師門老六路練的這處腰肌學名叫腰方肌,位置如下圖:

【師門功法】 半山腰裡的賊,老六路腰功所練的腰肌——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脊柱左右兩側,成人的兩塊腰肌之間相隔約6-7公分,兩手自然松垂情況下,腰方肌中心位置與兩肘尖高度基本齊平,單個面積比掌心略大的一片區域。

【師門功法】 半山腰裡的賊,老六路腰功所練的腰肌——腰方肌

腰方肌上連接配接胸廓,下連接配接臀部,是維護腰椎脊柱的重要肌群。腰方肌位于腹後壁,其内側有腰大肌,外層有豎脊肌,靠裡則覆寫腎髒。腰方肌與腎髒之間僅隔有一層筋膜,是保護腎髒的重要屏障。腰方肌形狀偏寬比較薄,深藏于内,和腰大肌豎脊肌相比更容易受到損傷。比如長期坐辦公室容易造成的腰酸就大多是這塊肌肉的勞損,彎腰搬重物而過度拉伸很容易造成這塊肌肉抻傷等。因為它重要又不容易鍛煉到,是以也被戲稱為“半山腰裡的賊”。

【師門功法】 半山腰裡的賊,老六路腰功所練的腰肌——腰方肌

二、為什麼要練腰肌

腰方肌是保持人體上下運動的協調和腰部脊柱穩定的關鍵,也是與腎髒相隔最近的一塊肌肉。腰方肌的有益運動可以很好的按摩保護腎髒,勞損的話也會連帶影響到腎髒健康。

恩師說:“練拳就是練腰,腰和腎密切相連,練腰就是強腎,強腎就是固本。”中醫學非常注重腎髒的作用,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髒腑健康的基礎,隻有這個基礎牢固了,身體健康的大廈才能屹立不倒。“是以,練習本門太極拳,在學好架子後(學好三路拳後就可以),就要學會用腰打拳。這時,四肢的動作很小,都是腰在帶着動,這樣能夠對腎起到保健按摩作用。”恩師對腰功非常重視,在口訣中強調:“先練腰功強腎髒,健康長壽伴終生”,将腰功明确定位為三乘功法的築基功。

腰肌鍛煉不僅養生健身意義重要,在技擊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腰”是太極拳的重要特點,内家拳素有“太極腰、八卦腿、形意勁”一說。太極雖然流派衆多,但對腰的要求是基本一緻的,無不強調要“立身中正”、“松腰斂臀”、“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腰脊為第一之主宰”等。恩師在書中引述多位前輩話語:“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間,腹内松靜氣騰然。”、“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氣如車輪,腰似車軸”等等,以強調“腰”在技擊中核心地位。我們師爺朱懷元先生在以腰功為核心的太極内功上取得了斐然成就,達到了極高境界,“搭手人翻三丈六”的絕技讓人驚歎不已。

前人很早就發現了“腰”的重要性,但傳承中不輕易點明具體所指,統一冠以“腰”為名,以緻後學們對腰的認識和掌握不是很清晰。是以,像恩師李和生先生這樣不私秘、明确“腰”所指的前輩們是很值得後輩敬佩的。

腰方肌是一處神奇的肌肉組織,我曾有幸與著名運動體能康複專家陳方燦博士探讨過腰方肌的作用,記得陳博士提到了現代運動學越來越發現并重視腰方肌在提高運動能力、激發人體潛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怎麼練腰肌

恩師說:“我們要求第一年把腰子練活了,使兩個腰子不但可以上下動,左右動,而且可以前後動。”通過盤拳、一些定式操練的方式,可以很有效的鍛煉腰肌。在這主要是觀摩恩師視訊所講吧,相信看一遍會有一遍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