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熱愛表達的你#7月29日晚上23時,女排中美之戰準時上演,雙方各派出最強首發陣容,從第一局打到決勝局,最後還是中國女排以25比20、25比19、17比25、20比25、15比13笑到最後。比賽赢了,并成為曆史。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可這幾天看媒體報道,關于這場比賽,網上球迷們争論的焦點,誰才是取勝的最大功臣?
觀點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朱婷論。
不少球迷朋友說:是朱婷,沒有朱婷,中國女排赢不了!我當時看了前三局直播,比分是2比1,這三局朱婷是絕對的進攻核心!第三局美國隊換了兩個人發球厲害,導緻中國隊一傳連連受阻,最終輸掉了這一局!本以為第四局,中國隊會做出大的調整,一定會赢下比賽,3比1結束戰鬥,沒想到蔡斌确實能力一般,換上的二換三、高意沒啥用,隻有一個吳夢潔敢打敢沖,但進攻效率一般,結果輸掉這一局,來到了決勝局。
第五局,真的當時受不了折磨,不敢看,後來聽說赢了看回放,李盈盈是功不可沒,但是,朱婷也是最後一錘定音!因為朱婷的體力,不足以支援她完成整場比賽,加上一傳,這是她的不完美。但是,她在場上就是球隊的靈魂支柱,沒有她這位定海神針,中國隊還很難說打敗上屆奧運冠軍美國隊。
第二種:李盈瑩論。
還有許多朋友挺妹妹,他們說:最後央視賽後采訪誰,誰就是功臣。這場比賽最關鍵的決勝局,是李盈瑩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蔡斌,也拯救了中國女排,你看直播時美國隊主教練基拉裡都快暈了,什麼時候中國的李盈瑩都這麼強了。
當第五局中國隊3比5落後時,李盈瑩及時站了出來,以5扣1攔将比分反超成8比7,然後又是瘋狂線上的李盈瑩,如神兵天降,進攻就是咋打咋有理的那種,還你不服不行,連拿4分将比分打成12比10,這時候袁心玥的發球,王媛媛的一扣一攔連拿2分到賽點,最後朱婷一錘定音,在美國隊已追至13比14無比緊張時刻,下球得分,一舉掐滅美國隊逆襲的希望,太牛了。
其實,縱觀整場比賽,說句大實話:朱婷是老将的堅持,李瑩瑩是現在的進攻核心。這場比賽不存在誰的功勞大,誰的失誤多,是團隊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出來的一個完美結局。
在這裡,朱婷的經驗非其他隊員能比,有朱婷在,軍心穩定,大家心裡有㡳,遇到到困難不慌亂。雖然朱婷現在的起跳高度和重扣品質,明顯大不如前,但有朱婷在場上,任何隊伍都有所顧忌,重點盯防,進而吸引了大多數火力,為李盈瑩的攻城拔寨創造了有利條件。是以,朱婷能來,就說明了她的能力,也是她賽後接受采訪時所說的最後一屆了,希望她的傷病不要更嚴重了,老隊員真心不容易。
而現在挑大梁的是李盈瑩,年富力強,正是當打之年,在這場比賽中展現出了超凡的表現,特别是決勝局以10次扣球8次命中并完成1次攔網,單局斬獲9分的成績,格外光彩照人。
賽後,國際排聯給予李盈瑩高度評價:“李盈瑩在中國女排進攻中扮演着關鍵的角色,她與另一位主攻朱婷一起,為球隊帶來了強大的火力。李盈瑩貢獻26分,而16年裡約奧運會的MVP朱婷貢獻了17分”。李盈盈将是未來幾年,中國女排定海神針。
是以,現在看來,朱婷和李盈瑩,就是中國女排的兩柄寒光凜冽的利刃,沖鋒陷陣,所向披靡,缺一不可。
至于隊伍的短闆,還是主教練。有些球迷太羨慕蔡斌了,你看為了幫助中國隊取得好成績,賴亞文再次從主任位置上下來,當助教全程督戰。據說郎指導雖然沒有坐鎮賽場指揮,但在觀衆席上獻計獻第,也差不多了。據媒體報道,總局都派人過來守着,也不知道真假,但現在女排看起來,真的是三大球唯一希望了!
球迷們舉例:第三局美國剛起勢,連續得4分都不暫停,為什麼?!連續丢2分就該暫停,打亂對手節奏感,可為什麼丢4分都不暫停?到後面落後6分都不換人,為什麼?
第三局和第四局失利的主要原因,還是一傳不到位,組織不起有效進攻。在前排攻手轉到後排時,關鍵球應啟用一傳和防守好的隊員替補一下。這既解決了一傳不穩的問題,也可讓主力得到休息,但主教練一直堅持不做輪換,不知是什麼思維?特别是明明第三局取勝無望,為什麼不把主力輪流換下來休息和清醒一下,第四局可能就會取勝。
尤其是場上核心朱婷明顯體力不支,又被美國隊重點針對,蔡斌後知後覺,第四局不知道是不是郎指導、賴亞文提醒,才換下陣,但已經有點晚了。從這兩局可以看出蔡斌确實能力有限,不能及時見招拆招,第三局朱婷體力下降明顯,又被美國隊追發,卻依然一根軸的毫無應對措施,就那麼眼睜睜看着,不知道早點把朱婷換下,一方面可以讓主力得到休息,另一方面通過換人改變場上節奏,否則想問蔡斌一句:場下拍手的張常甯,帶來是旅遊的嗎?
是以,比賽赢了,說明女排精神尚存,關鍵是隊員臨場發揮出色,生生拿下了美國隊,跟蔡斌關系不大,多少人保駕護航。作為主教練,臨場變化不夠,不敢使用替補,一套陣容打天下的弊端依然展現在賽場上,被球迷們繼續诟病。
馬上8月2日要打法國了,别以為所謂的弱旅就好打,還是要向打老美時,盡量把困難多想想,做好充分的賽前預案與準備,不留遺憾。
加油,中國女排!
原創作品不易,凡抄襲搬運粘貼一經發現,必定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