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爱表达的你#7月29日晚上23时,女排中美之战准时上演,双方各派出最强首发阵容,从第一局打到决胜局,最后还是中国女排以25比20、25比19、17比25、20比25、15比13笑到最后。比赛赢了,并成为历史。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可这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这场比赛,网上球迷们争论的焦点,谁才是取胜的最大功臣?
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朱婷论。
不少球迷朋友说:是朱婷,没有朱婷,中国女排赢不了!我当时看了前三局直播,比分是2比1,这三局朱婷是绝对的进攻核心!第三局美国队换了两个人发球厉害,导致中国队一传连连受阻,最终输掉了这一局!本以为第四局,中国队会做出大的调整,一定会赢下比赛,3比1结束战斗,没想到蔡斌确实能力一般,换上的二换三、高意没啥用,只有一个吴梦洁敢打敢冲,但进攻效率一般,结果输掉这一局,来到了决胜局。
第五局,真的当时受不了折磨,不敢看,后来听说赢了看回放,李盈盈是功不可没,但是,朱婷也是最后一锤定音!因为朱婷的体力,不足以支持她完成整场比赛,加上一传,这是她的不完美。但是,她在场上就是球队的灵魂支柱,没有她这位定海神针,中国队还很难说打败上届奥运冠军美国队。
第二种:李盈莹论。
还有许多朋友挺妹妹,他们说:最后央视赛后采访谁,谁就是功臣。这场比赛最关键的决胜局,是李盈莹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蔡斌,也拯救了中国女排,你看直播时美国队主教练基拉里都快晕了,什么时候中国的李盈莹都这么强了。
当第五局中国队3比5落后时,李盈莹及时站了出来,以5扣1拦将比分反超成8比7,然后又是疯狂在线的李盈莹,如神兵天降,进攻就是咋打咋有理的那种,还你不服不行,连拿4分将比分打成12比10,这时候袁心玥的发球,王媛媛的一扣一拦连拿2分到赛点,最后朱婷一锤定音,在美国队已追至13比14无比紧张时刻,下球得分,一举掐灭美国队逆袭的希望,太牛了。
其实,纵观整场比赛,说句大实话:朱婷是老将的坚持,李莹莹是现在的进攻核心。这场比赛不存在谁的功劳大,谁的失误多,是团队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出来的一个完美结局。
在这里,朱婷的经验非其他队员能比,有朱婷在,军心稳定,大家心里有㡳,遇到到困难不慌乱。虽然朱婷现在的起跳高度和重扣质量,明显大不如前,但有朱婷在场上,任何队伍都有所顾忌,重点盯防,从而吸引了大多数火力,为李盈莹的攻城拔寨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朱婷能来,就说明了她的能力,也是她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最后一届了,希望她的伤病不要更严重了,老队员真心不容易。
而现在挑大梁的是李盈莹,年富力强,正是当打之年,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超凡的表现,特别是决胜局以10次扣球8次命中并完成1次拦网,单局斩获9分的成绩,格外光彩照人。
赛后,国际排联给予李盈莹高度评价:“李盈莹在中国女排进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她与另一位主攻朱婷一起,为球队带来了强大的火力。李盈莹贡献26分,而16年里约奥运会的MVP朱婷贡献了17分”。李盈盈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女排定海神针。
所以,现在看来,朱婷和李盈莹,就是中国女排的两柄寒光凛冽的利刃,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缺一不可。
至于队伍的短板,还是主教练。有些球迷太羡慕蔡斌了,你看为了帮助中国队取得好成绩,赖亚文再次从主任位置上下来,当助教全程督战。据说郎指导虽然没有坐镇赛场指挥,但在观众席上献计献第,也差不多了。据媒体报道,总局都派人过来守着,也不知道真假,但现在女排看起来,真的是三大球唯一希望了!
球迷们举例:第三局美国刚起势,连续得4分都不暂停,为什么?!连续丢2分就该暂停,打乱对手节奏感,可为什么丢4分都不暂停?到后面落后6分都不换人,为什么?
第三局和第四局失利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传不到位,组织不起有效进攻。在前排攻手转到后排时,关键球应启用一传和防守好的队员替补一下。这既解决了一传不稳的问题,也可让主力得到休息,但主教练一直坚持不做轮换,不知是什么思维?特别是明明第三局取胜无望,为什么不把主力轮流换下来休息和清醒一下,第四局可能就会取胜。
尤其是场上核心朱婷明显体力不支,又被美国队重点针对,蔡斌后知后觉,第四局不知道是不是郎指导、赖亚文提醒,才换下阵,但已经有点晚了。从这两局可以看出蔡斌确实能力有限,不能及时见招拆招,第三局朱婷体力下降明显,又被美国队追发,却依然一根轴的毫无应对措施,就那么眼睁睁看着,不知道早点把朱婷换下,一方面可以让主力得到休息,另一方面通过换人改变场上节奏,否则想问蔡斌一句:场下拍手的张常宁,带来是旅游的吗?
所以,比赛赢了,说明女排精神尚存,关键是队员临场发挥出色,生生拿下了美国队,跟蔡斌关系不大,多少人保驾护航。作为主教练,临场变化不够,不敢使用替补,一套阵容打天下的弊端依然体现在赛场上,被球迷们继续诟病。
马上8月2日要打法国了,别以为所谓的弱旅就好打,还是要向打老美时,尽量把困难多想想,做好充分的赛前预案与准备,不留遗憾。
加油,中国女排!
原创作品不易,凡抄袭搬运粘贴一经发现,必定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