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1959年10月的北京,秋高氣爽。人民大會堂内,一場别開生面的會面正在進行。身着中山裝的陳毅副總理正與日本自民黨元老松村謙三熱烈交談。兩人雖是初次見面,卻仿佛多年老友,圍棋話題不絕于耳。這場看似普通的會面,卻暗藏玄機,為中日關系的解凍埋下了伏筆。

【陳毅的棋緣】

陳毅與圍棋的緣分,要從他年輕時說起。1921年,20歲的陳毅正在法國勤工儉學。當時的他,正值血氣方剛之年,滿腔熱血想為祖國做點什麼。可誰曾想,就因為參加了一場愛國運動,竟被中法兩國政府強行遣送回國。

10月13日,陳毅和其他100多名同學被押上了"波爾特加"号郵船。船上條件簡陋,夥食也差,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就在這時,陳毅想起了什麼,從行李中翻出一副圍棋。

原來,這副棋是他們在兵營院子裡拾的黑白小石子湊成的。雖然簡陋,卻是他們在異國他鄉的精神寄托。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陳毅擺好棋盤,招呼大家來下棋。頓時,沉悶的船艙裡響起了歡聲笑語。一盤棋下來,大家的心情都舒暢了不少。

從那時起,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陳毅都把圍棋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棋逢對手】

說起陳毅的圍棋水準,可不是一般的高。有一次,川湘兩省的學生們舉行圍棋比賽,陳毅代表四川出戰。他的對手是湖南代表李隆郅,也就是後來的李立三。

一開局,陳毅就展現出了高超的棋藝。他的每一步落子都如同軍事進攻,淩厲無比。李隆郅雖然也是高手,但漸漸有些招架不住。

周圍的學生們看得眼花缭亂,紛紛為陳毅叫好。本來脾氣就不太好的李隆郅,被這一激,更是惱羞成怒。隻見他"嘩啦"一聲,一把将棋盤掀翻,棋子灑落一地。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這下可把大家吓了一跳。但陳毅卻不以為意,笑呵呵地說:"别生氣嘛,下棋嘛,輸赢都是常事。"

李隆郅聽了這話,也覺得自己太沖動了。兩人很快和好如初,還一起撿起了散落的棋子。

這件事後來被李立三回憶起來,他感慨道:"年輕人嘛,好勝心都強,自尊心也不弱。這麼一來二去,就鬧得不可開交了。"

【棋逢知己】

陳毅不僅棋藝高超,更難得的是他能把圍棋當成一種外交手段。1959年,中日關系正處于低谷期。這時,日本自民黨元老松村謙三率團訪華。在人民大會堂,陳毅陪同周恩來總理接見了日本代表團。

會談結束後,陳毅得知松村謙三也愛下圍棋,頓時來了興緻。他對松村說:"咱們來下盤棋如何?"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松村欣然應允。兩人就這麼坐到了棋盤前。一開局,陳毅就展現出了高超的棋藝。松村雖然也是高手,但還是被陳毅的棋風驚豔到了。

下着下着,松村突然說:"陳副總理,我聽說在錫金發現了一個17道的古代棋盤。您說圍棋會不會是從那裡發源的?"

陳毅聽了,眼睛一亮。他說:"有意思!我倒是想起一件事。1956年我去西藏,當地官員請我下棋。我一看,也是17道的棋盤。""真的嗎?"松村很感興趣。

陳毅接着說:"我猜啊,很可能是從唐朝傳到西藏,再傳到錫金,最後傳到日本的。當然了,唐朝時中日交流頻繁,直接傳到日本也是有可能的。"

松村聽得連連點頭。兩人就這樣,一邊下棋一邊聊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曆史。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這一幕,被周恩來看在眼裡。他心中暗喜,覺得這圍棋外交很有搞頭。

【圍棋外交】

從此,陳毅開始有意識地把圍棋當成一種外交手段。

他對松村說:"圍棋、乒乓球、書法、蘭花,這些都是好東西啊。咱們不談政治,就聊聊這些,交交朋友。"

周恩來聽了,立馬會意。他說:"這個主意好啊。陳副總理,你和松村先生就這麼定了吧,就當是君子之約。"

松村也很高興,連連點頭說:"好啊好啊,我回去就推動這件事。"

就這樣,在陳毅的巧妙運作下,中日之間的圍棋交流逐漸展開了。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1960年6月,第一個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從此,中日兩國的圍棋高手們經常互訪切磋。

這種交流不僅僅局限于棋界。日本有800萬圍棋愛好者,其中不乏政界人士。雖然有些右翼議員在政治上反對中國,但一談到圍棋,他們也願意和中國棋手坐下來對弈。

1962年,中國圍棋代表團首次通路日本,受到了熱烈歡迎。

1963年9月,日本圍棋界更是破例授予陳毅名譽七段稱号。這在當時可是非常高的榮譽,日本圍棋界還從未授予過外國人這麼高的稱号。

【棋局與國局】

陳毅雖然愛棋,但他并不是單純為了消遣。他常說:"棋盤就是戰場,要認真作戰。如果把這當兒戲,舉棋不定,亂投子,那死了活該。"

在他看來,下棋和治國理政有很多相通之處。他說:"人要看人品,下棋也要看棋品。"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陳毅還經常從圍棋中闡述軍事道理。在他的影響下,新四軍的很多将領都愛上了圍棋。他說:"棋道之中充滿了軍事辯證法,由小見大,可以得益匪淺。"

不僅如此,陳毅還把圍棋的智慧運用到了外交上。

在一次接見日本圍棋代表團時,陳毅說:"下棋講究全局觀,外交也是一樣。有時候為了大局,要懂得舍得。就像下棋時,有時候要棄子保勢。"

這番話,讓在場的日本客人深受啟發。他們感歎道:"陳副總理不愧是高手,這番話可謂是棋道與外交的完美結合啊!"

【化解僵局】

陳毅的"圍棋外交"不僅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還為打破外交僵局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4年12月20日,日本29位著名棋手發出呼籲,号召日本數百名棋手參加要求恢複中日邦交的簽名運動。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許多棋手走上街頭,宣傳中日友好。九段棋手握原武雄甚至背着大喇叭,在鬧市區征集簽名。

這次簽名運動,對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終于宣布結束戰争狀态,恢複邦交。雖然陳毅已經離世,但他的"圍棋外交"功不可沒。

前外交部長唐家璇曾這樣評價:"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但我認為在'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

回顧陳毅的"圍棋外交",我們不禁感歎他的高明之處。他把一種看似簡單的棋類遊戲,巧妙地運用到了複雜的國際關系中。

“棋”樂無窮的陳毅,倡導“圍棋外交”,巧妙化解中日關系僵局

在當今世界,各國關系錯綜複雜,有時甚至劍拔弩張。也許我們可以從陳毅的做法中得到啟發:文化交流,體育比賽,甚至是一盤棋,都可能成為化解沖突、增進友誼的契機。

畢竟,不管是下棋還是搞外交,最終的目标都是為了雙赢,而不是你死我活。正如陳毅所說:"勝固可喜,敗亦欣然。"這種胸懷和氣度,或許正是我們今天最需要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2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