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應該都聽過在天氣炎熱的戶外,穿黑色衣服的話就會更熱,反之穿白色就不會那麼熱的說法,這是真的嗎?衣服材質相同但顔色不同時,确實會因為顔色有熱度上的差異。
穿黑色衣服真的會更熱嗎?
從太陽到達地球表面的輻射能有很多種,其中又以可見光和波長較長的近紅外線輻射所占的比例較高,近紅外線輻射是肉眼不可見的。
植物葉子呈現綠色,就是因為反射了更多與綠光相對應的波段輻射能,表面為白色的物體,則是将所有的波段輻射能幾乎都反射掉了,而表面呈現黑色的物體與白色完全相反,會将大部份的波段輻射能都吸收進去。
未被反射的輻射能被吸收後會轉化為熱量,是以物體表面為黑色等反射率較低的顔色時,就會比較容易發熱,相反地,物體表面為白色等反射率較高的顔色時,就比較不容易發熱,是以在相同材質的衣服中,穿黑色款待在戶外的确會更熱。
不同衣服顔色的熱度實驗
實驗是在夏日晴朗的戶外進行,當下戶外的溫度為30℃,而且幾乎沒有風。研究員将9件相同材質、不同顔色的Polo衫一字排開,在大太陽下曝曬5分鐘後,測量Polo衫的表面溫度,結果發現有顯著的不同。
白色Polo衫的溫度跟環境溫度相同,都是大約30℃沒有變得更熱,黃色Polo衫的表面溫度也比較低。灰色和紅色的Polo衫溫度略高一些,紫色和藍色次之,再來是綠色,而溫度最高的是超過45℃、甚至快到50℃的墨綠色和黑色。
日後若要在晴朗的戶外待較久的時間,除了可以穿着材質較為涼爽的衣服、多喝水、或使用小風扇等工具,也可以試試挑選較不易發熱的衣服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