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随着銀行理财收益率走低和産品吸引力下降,A股上市公司配置銀行理财的熱情也在降溫,今年以來104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銀行理财332億元,參加家數和認購金額同比下滑均超45%以上。
多位業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在銀行理财産品配置上“降溫”,與自身經營狀況、銀行理财的吸引力等密切相關,今年上市公司對銀行理财的投資已經觸底回升,出現積極變化。他們也建議上市公司綜合考量資金流動性、投資安全性、收益預期,以及市場行情等,更加合理配置理财資金。
今年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财超330億元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理财熱情呈現降溫态勢。Wind資料顯示,截至7月26日,A股市場有622家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财産品,同比下降45.1%;認購金額合計為3615.13億元,同比下降53.39%。
根據統計資料,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财産品包含了銀行理财、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券商理财、信托、基金專戶等形式。其中,在銀行理财方面,年内104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金額為332.03億元,認購家數和金額同比下滑均在45%以上。
而從銀行理财在上市公司整體理财中的比例看,今年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财金額占比為9.16%,比去年末提高了1.09個百分點。
拉長時間來看,2017年以來,A股配置銀行理财産品的體量便開始逐年遞減,占理财産品總額比例則從2014年的75%降至2023年的8.07%,一路下滑了近67個百分點。
談及上市公司配置銀行理财下降的趨勢,華寶證券資深銀行理财分析師張菁表示,上市企業進行資金管理時會綜合考量安全性、收益和流動性。從上市公司購買理财資金配置結構看,2018年後,銀行理财産品的配置比例顯著下降,而存款類産品配置比例顯著提升,這主要是因為2018年資管新規啟動,銀行理财産品開啟淨值化轉型,不再保本保收益,2022年理财産品全面淨值化,産品收益率開始走低,産品吸引力降低,上市企業也将配置資金逐漸轉移到了存款類産品。
普益标準研究員劉思佳也分析,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報資料顯示,歸母淨利潤總體同比下降,整體經營狀況較不理想,結合近年來金融市場震蕩趨勢持續和前期部分信托産品出現暴雷等情況,對于資金安全性的考量或為上市公司銀行理财産品配置占比近年來呈下降趨勢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經營狀況的影響下,上市公司可配置理财産品的自有資金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同時,再融資募集資金難度加大也會使上市公司對理财産品的投資規劃産生一定影響。
“各方因素綜合影響下,上市公司或出于對其資金流動性的考量,在源頭上減少了對理财産品的投入力度。在理财産品的配置上也漸偏謹慎,仍以結構性存款等具備一定流動性且收益穩定性較高的存款類産品為主。”劉思佳稱。
銀行理财配置“觸底回升”存款類産品下降
不過,從發展趨勢看,盡管上市公司配置銀行理财産品金額同比下降較多,但在各類理财中占比已經出現回升,而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等認購金額占比則出現下降。
談及上述結構性變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今年以來,受國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企業活期存款連續負增長,可用于投資理财的流動資金本身較少。同時,金融管理部門整頓手工補息等,可能導緻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規模下降。而今年銀行理财收益表現穩健,有助于吸引投資者。
劉思佳也分析,上市公司投資存款類産品占比下降,或與存款利率下調等因素有關,導緻存款類産品收益吸引力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而銀行理财相較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等産品的收益競争力有所提升,或是配置占比擡升的主要原因。
劉思佳提到,伴随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收益表現相較銀行存款、貨币基金等産品仍具備一定優勢,且今年以來債市整體上行,銀行理财部分以債券配置為主的穩健型中低風險固收類産品表現較好,綜合投資成本效益在各類理财産品中具備一定競争力,助推了銀行理财産品配置占比的擡升。
張菁也表示,今年4月禁止手工補息後,存款類産品收益持續走低,無風險收益的産品供給減少,上市公司對存款類産品的配置意願顯著降低:一方面,如果企業的存款收益低于貸款利息,可能會提前還貸;另一方面,可能部分投資需求會轉為收益更有競争力的銀行理财産品。
結合自身流動性管理需求追求合理回報
在目前市場情況下,上市公司如何更好配置銀行理财,受訪人士也積極建言獻策。
婁飛鵬表示,從上市公司經營的角度看,投資理财可能不是其主責主業,是以對于短期資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可以選擇銀行理财,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追求合理回報,在不同類型理财資管産品之間合理搭配。
張菁也表示,上市公司可結合自身資金流動性管理需求、預期收益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行情等,對銀行理财産品進行組合配置。
具體來看,張菁建議,從擷取投資收益來看,上市公司可對部分投資政策較穩健的中低風險固收類産品進行關注,該類産品涵蓋多種期限類型、運作模式和投資政策,且目前債市走勢短期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長期來看或依然具備配置條件。
另外,近期銀行理财“固收+”類産品發行也相對積極,部分“高股息”“優先股”等政策産品具備一定市場關注度,上市公司可結合自身需求,關注部分與市場行情相适配政策的投資産品,綜合評估後進行擇時、分批謹慎投資,捕捉市場趨勢下階段性投資機會。
而從閑置資金管理來看,現金管理類産品相較其他存款類産品具備一定收益優勢,且流動性較好,上市公司可考慮把其作為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編輯:艦長
稽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