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肯定離不開一些日用品,就比如衛生紙、水杯等等東西,這些東西是我們每個人都會使用的,是以市場非常大。
是以,有些無良商家就開始在這方面動起了歪心思,拿一些劣質産品賣給消費者,無形中極有可能威脅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央視曾經曝光過4種家居日用品,其中有的還會緻癌,不少家庭現在還在用!
毒紙巾
衛生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東西,不管是洗手還是吃飯,上廁所,都要用到衛生紙,有時你會在商場碰到9塊9一大提的衛生紙,而有些衛生紙卻要數十元,這其中的差别,不隻是因為品牌溢價,更是因為品質的原因。
要小心購買廉價的衛生紙,因為它可能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紙巾”,科技日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有機構在多種衛生紙中均檢出全氟烷基與多氟烷基等毒性成分,這兩種物質與肺癌、大腸癌等疾病發病風險呈正相關。
“毒紙巾”的原料,大部分都是廢棄的廢物,例如“廢紙”、“破布”、“爛紗布”等,為了讓紙巾變得更白、更柔軟,非法加入了大量的熒光增白劑和工業滑石粉。
“毒紙巾”可能含有甲醛、苯等有毒成分,會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你可以想象,如果你用這種帶毒的紙巾擦拭嘴巴,會引起皮膚過敏,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
許多人在選購手紙的時候都有疑問,怎樣才能辨識手紙的品質呢?實際上,最簡便的辦法就是看衛生紙的外包裝上是否标明了品質,按照優等品>一級品>合格品。
而品質差的衛生紙又相對便宜,許多人為了省錢,在不知不覺中拿自己的身體做賭注,畢竟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再買這種品質低劣的衛生紙了。
選購衛生紙時,還應多留意其主材,若以“原生木漿”為主,則可放心選購,品質較好的衛生紙,其色澤較澤并且偏黃,選購時應多留意,切勿被其外觀所蒙蔽。
資訊來源:上觀新聞 2024-3-22——“毒紙巾”遭曝光,垃圾、廢料也能制成餐巾紙!有這兩種特征的,買到之後千萬别用~
毒手套
廉價、便捷,是一次性手套最大的賣點,然而在這種“物美價廉”的外表下,卻隐藏着許多難以察覺的健康風險。
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産成本,還會采用廢舊材料,這類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當然,也不全是這樣,市面上常見的 PVC手套,手感很好,也很便宜,但實際上,它的内部卻隐藏了一個衆所周知的秘密——塑化劑。
這是一種用來增強手套柔韌度的化學物質,但同時也是一種“元兇”,會對人體的激素産生影響,甚至會導緻癌症。
尤其恐怖的是,如果我們帶上PVC手套,那麼這種塑化劑就有可能進入食品中,與我們一起食用,最後成為潛在的“兇手”,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
那麼如果這些号稱是用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能防油”的手套,效果怎麼樣呢,是不是真的有廣告說的那麼好?
但是其實這種手套的防油作用并沒有宣傳那麼好,如果長期接觸油脂,油脂還是會滲入到裡面,而且還有可能因為手套本身的材質問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風險。
資訊來源:臨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3-6-27——急急急急急!吃小龍蝦戴了手套,為啥還是滿手油?!能不戴嗎?
毒餐具
人們每日三餐都要用到餐具,而在超市裡,這樣的餐具更是随處可見,因為激烈的市場競争,是以各大品牌的餐具,都是别出心裁。
當然,最流行的還是陶瓷碗,可能是中國人自古就喜愛的東西吧,但是陶瓷碗也有好壞之分,很多東西都不是真的瓷器,而是仿瓷器,但是不論外觀還是質感都和真的一模一樣。
當然,消費者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來驗證,很多時候,假貨都是用精美的花紋來吸引顧客,據有關部門透露,這種造型精美的仿瓷碗,表面裝飾精美,實則含三聚氰胺。
對于這種化學物質,想必大部分人并不陌生,之前的“毒奶粉”中,它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元兇,市場上有很多這種劣質的假碗,但是偏偏品質還挺不錯。
與普通的瓷碗相比,這種瓷制的碗更不易破,而且價格低廉,包裝精美,不過這種碗如果長期使用,會損傷肝髒、腎髒等器官,甚至會緻癌。
是以我們要盡量避開這些産品,這些産品的标價相對較低,主要是由于原料成本很低,假冒僞劣産品很多。
我們在選購餐具時,最好是選擇大品牌的,這樣才有更好的保證,而在低價的産品中,要看準了才能買到。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碗上标注的參數來觀察碗是否合格,這樣大家購買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放心。
資訊來源:大象微視 2024-3-20——315曝光:已經被國家禁止的6個家居物件,真的會緻癌,别再買了
毒水杯
如今市場上的保溫杯,無論是顔色,還是樣式,都讓人看得眼暈,很多同學在學校裡,都會用保溫杯來裝熱水,可是,你的保溫杯真的是安全的嗎?
市場上有一些保溫杯,品質并不好,甚至有可能裝的是熱水,但是等你喝的時候,這些熱水直接變成“毒水”。
“緻命保溫杯”之是以會給人帶來這麼大的傷害,主要是因為它所用的不鏽鋼材質不合格,在日常生活中,不鏽鋼會根據不同用途分成幾種等級,大概會分為可食用級和不可食用級。
食品級不鏽鋼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等領域,主要有304、316和430等,而建築工程中常用的非食品級不鏽鋼主要有201、202等。
之是以将其分為食用級與非食用級,其原因在于,食用級不鏽鋼在運作中無重金屬沉澱,而非食用級不鏽鋼易發生重金屬沉澱。
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食品級不鏽鋼的生産技術要比普通的不鏽鋼要好很多,是以價格也要高一些。
有些黑心的廠商,為了節省成本,開始使用非食用級不鏽鋼來制造保溫杯,當然,分别這種保溫杯并不是什麼難事,因為普通的保溫杯,都會在保溫杯的内壁上打上304或316的鋼印。
有些企業還會在外牆上醒目地标明所用的不鏽鋼品種,是以在購買不鏽鋼保溫杯和其它不鏽鋼生活用品時,要注意看是不是食品級不鏽鋼,如果沒有合格證,也沒有打上鋼印,那就不能盲目購買了。
資訊來源:隴南網信 2023-3-27——被央視多次曝光的“奪命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你家孩子在用嗎.
食品添加劑并非洪水猛獸
除了這些日用品的安全之外,相信大家都對食品安全非常關心,而在食品安全問題中,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了。
一提到食品添加劑,很多人都會談虎色變,以為吃了就會對身體不好,但事實并非如此,食品添加劑是一種用于提高食物品質,或者用于食品的防腐處理,在食品中添加的一種化學合成或自然成分。
大陸現有的食品添加劑有22大類2000餘個品種,現在,食物添加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
像我們平時吃的桶裝友善面,就有碳酸鉀、碳酸鈉等,它們的主要功能是增加面團的彈力和延展性,使面條口感松軟、富有彈性。
另外,我們經常食用的罐裝水果、八珍粥、果凍等也都含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種甜味劑,隻在食品中少量使用,是以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當然,這并不代表着食品添加劑對人是完全健康的,但凡事都要有個度,一切抛開劑量談毒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這就比如制作鹵水豆腐所使用的鹵水,鹵水本身就是有毒的,但是迄今為止已經傳承了500多年,還有可樂中的酸味劑食用磷酸,其實這種物質的特性和硫酸一樣,為什麼我們吃了以後一點事都沒有?關鍵就是劑量。
當然,吃得多了,就會攝入更多的食物添加劑,這就會給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器官帶來一定的壓力,進而導緻各種疾病。
舉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攝入過多的甜味劑,那麼除了會讓你長胖之外,高血糖也會随之而來,有些食物添加劑也許對成年人沒有多大的危險,但是對于幼小的嬰兒就會産生傷害。
盡管不同的國家對食物添加劑的要求不一樣,但是在國内,食物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用量都是非常嚴格的,并且我們還會嚴厲打擊濫用食物添加劑和違法添加劑的行為。
是以食品添加劑并非洪水猛獸,從自身的健康角度出發,我們應該認識到它的功效,同時也要避免那些違法的添加劑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資訊來源:光明網 2022-10-11——食品添加劑不是洪水猛獸
結語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上的确有便宜又便宜的好東西,但是随着科技的進步,這些“科技與狠活”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以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識,不要買到這些有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