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八月,各地皆會邁入枸杞采摘的旺季。在同心縣下馬關鎮,連綿成片的枸杞地裡,一串串色澤鮮豔紅潤的枸杞挂滿枝頭,仿若一片紅色的海洋。
為提升轄區居民以及外來流動人口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禁毒專幹聯合禁毒志願者,趕赴轄區枸杞采摘基地開展禁毒宣傳。他們邀請枸杞采摘人員觀看毒品仿真模型,發放禁毒宣傳彩頁,并以“防範涉麻精藥品濫用”為主題,為現場采摘枸杞的群衆及孩子們講解“什麼是麻精藥品、新型麻精類藥品的種類及其危害”。同時,重點宣傳并詳細講解了藥物濫用的危害,涵蓋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功能的不良影響,還介紹了識别和防範藥物濫用的方法。此外,特别強調了新型毒品的僞裝性和迷惑性,呼籲廣大群衆安全用藥,謹遵醫囑,警惕麻精藥品的“雙重屬性”,切勿讓“藥品”淪為“毒品”。
“這個毒品和零食一模一樣,我以後一定要注意辨識毒品,不能上當受騙。”
“看着這些好想吃,可以吃嗎?”
枸杞地裡,衆多利用暑假前來采摘枸杞的莘莘學子,通過仿真毒品模型展示,對毒品的種類、形态、危害等方面都有了直覺且深刻的認識。“剛剛有小朋友問到這些可不可以吃,答案是肯定不可以的。要留意一些新型毒品,如‘毒品郵票’‘笑氣’‘跳跳糖’‘奶茶’等,還要特别告誡大家,注意‘上頭電子煙’是添加了人工合成的大麻素,吸食後會産生類似大麻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染上毒瘾。當你們遭遇這些東西時,一定要遠遠避開,堅決不能沾染毒品。”禁毒專幹說道。
最後,孩子們紛紛化身禁毒小衛士,與禁毒專幹、禁毒志願者一道,為每一位辛勤的采摘人員宣講禁毒知識。
同心縣禁毒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