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疾病,多發于肥胖症患者,長期高糖、高脂飲食者,家族有糖尿病病史人群,對人體的免疫功能破壞極大,會引起各種慢性并發症以及腎髒疾病,甚至會引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想控制病情防止惡化,就必須做好控糖工作,保證血糖的穩定性,是以他們在飲食上也會格外注意。
不過近來有糖尿病患者反應,自己有吃面條後血糖飙升的情況,吓壞了糖尿病患者,難道面條這種常見的主食也不能吃了麼?
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面,掌握以下四個要訣可以放心吃。
1、注意面條的選擇
面條中含有的成分比較多,很多粗糧比如荞麥、莜麥等都是優質的主食選擇,相對于細糧來說更有利于健康。
不過在買面條時要注意選擇,醫生比較推薦糖尿病患者吃一些高筋面條或夾菜面條,比如玉米面條、雜糧面條等,這類面條比較适合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标準,不會引起血糖飙升。
如果是加醬或者鹽分過高的面條則不要吃,這可能會給糖尿病患者增加額外的脂肪,不利于血糖控制。
2、煮面不要太爛
面條的做法有很多,煮、炒、涼拌都可以,因為面條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食用就要注意烹饪方法,要注意少油少鹽,最好不要煮太爛,這樣對血糖的影響小。
是以可以在煮面煮到半熟時将面撈出,放入涼水中冷卻,然後再繼續煮,這樣可以防止面條煮爛。
另外最好别吃湯面,因為面條經過烹煮,再由湯汁浸泡容易變得軟爛,軟爛的湯面中糖分和澱粉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會讓患者的血糖在短時間迅速上升,非常危險。
3、控制食用量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異常引起的遺傳代謝疾病,血糖本來就不穩定,是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在血糖值平穩狀況下食用面條。
另外一定要控制食用量不能多吃,也可以在食用面條時加一些蔬菜菌菇,比如各類青菜,增加口感的同時也能豐富營養,更能自然的減少面條的攝入量,而且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高,能幫助延緩吃面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4、吃面前先喝水
糖尿病患者在吃面前可以先喝水,這樣能夠增加身體的飽腹感,在進食面條時會自然地減少進食量,如此一來就能減少澱粉的攝入,也就能減少升糖的風險。
另外,在吃完面之後過半小時左右也可以喝水,這時最好是溫開水,這樣能提高人體的消化功能,提高胃的容積,有利于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想要吃面時一定要遵循以上的幾點,這樣既能滿足口腹之欲,也能保證血糖的穩定。
另外,要注意除了面條之外,其他的比如饅頭、米飯這樣的主食也不要過多食用,吃飯時細嚼慢咽為好,提倡少食多餐,這樣有利于血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