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大福珠寶在中國内地門店,半年内減少180間”的話題引發熱議。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走訪本地商圈發現,雖然今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但黃金珠寶在消費市場卻“遇冷”。
天河核心商圈的周大福荟館不少人紛紛疑惑:黃金飾品現在也不吃香了?說到黃金,其實是廣東人的必備!在重視傳統和禮節的廣東人眼裡,黃金可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更是作為一種重要的陪嫁物品,不少廣東人都會時不時買黃金儲存起來作為兒子的“老婆本”,或是女兒出嫁時“厚重的嫁妝”。
據某電商平台去年雙11公布的廣東消費情況,從成交額增速來看,黃金耳飾、美縫劑、黃金戒指、洗烘套餐、黃金手镯是廣東省成交額增速TOP5品類,成交額增速分别為317%、314%、213%、111%、108%。零售業績下滑周大福中國内地市場閉店共計180家7月23日,周大福珠寶集團釋出2025财年一季度未經稽核的主要經營資料,集團于期間内零售值同比減少20%。其中,本季度周大福在内地市場淨減少了91家店鋪,上一季度淨減少的89家合共180家。
海珠核心商圈的周大福門店據周大福釋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未經稽核主要經營資料,集團于期間内零售值同比減少20%,其中在中國内地的零售值同比減少18.6%,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其他市場的零售值則同比減少28.8%。上述兩大市場分别占周大福總零售值約87.8%、12.2%。對于一季度的業績下滑的原因,周大福稱:“黃金價格于高位徘徊,令季内的黃金首飾需求受到影響,這屬整體行業的現象。”而對于多家門店關閉,周大福回應——“門店規模并非我們追求可持續增長的唯一考量,我們必須審時度勢,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以為持份者創造長期價值,包括提升資本效益和優化顧客體驗。”記者還留意到,近年頻頻關店的黃金珠寶品牌并非周大福一家。據六福集團新财年一季度報告,其在内地市場的六福珠寶門店淨減少108家。
六福珠寶門店資料圖。圖源:南方+從不斷開新店拓展,到短期内快速大幅閉店,“珠寶大佬”們在打着什麼算盤?分析師透露,從不斷開店到銳減門店,黃金珠寶行業正快速步入政策更新階段,企業與品牌将更注重營運效率優化。周大福也就此前“深圳工廠停工停産,部分産能搬遷至順德工廠”的熱搜事件回應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舉措皆為應對珠寶消費市場變化、調整企業資源配置。黃金珠寶業内資深人士透露,目前黃金珠寶銷量下降,門店承壓非常明顯,消費者進店問詢多出手少,消費購買欲望不大。
資料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黃金飾品價格“破7”市核心心商圈門店客流卻“遇冷”“700元一克的黃金,承受不起啊!”近日有結婚計劃的杜小姐表示,原本男朋友說給5萬元讓她選購三金,但由于近期金價太貴了,她媽媽知道後想着訂婚的時候拿姐姐的三金充當一下,等以後金價便宜了再買。事實上,自2023年以來,黃金價格便曾一度飙升。今年3月以來,金價更是如“過山車”一般急漲急跌。東方财富資料顯示,截至7月17日10點30分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合約報收于2486.3美元/盎司,創下金價新紀錄。資料顯示,今年以來,COMEX黃金累計上漲超15%。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金價飙升的同時,國内金價也随之水漲船高。7月25日,記者發現,各大黃金品牌飾品金價格大多突破“7字頭”。其中周生生黃金價格為725元/克,周大福黃金價格為728元/克,老鳳祥黃金價格為728元/克,周六福黃金價格為728元/克。據了解,黃金價格“狂飙”的同時,黃金品牌似乎并未收獲金價飙升的“紅利”,目前金店的銷售正在承壓。中國黃金協會官網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大陸黃金消費量同比增長6%,黃金首飾消費量卻下降3%。6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資料顯示,金銀珠寶消費額同比下滑11%。
周生生門店展示産品的藝術櫥窗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走訪廣州市核心心商圈發現,盡管黃金珠寶門店在店鋪設計與服務上均做了明顯更新,但客流量肉眼可見地“少”。而與杜小姐有着類似觀點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不少非出于婚慶等剛需的消費者都對金價望而卻步。周生生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由于今年金價升勢太急,制約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市場價格震蕩,一些消費投資者還在觀望,等待更好的價位,是以我們近期銷量确實也出現了下滑”,一位在荔灣區經營黃金首飾的金店老闆告訴記者,黃金價格公開透明而且實時變動,金店一般不會大量囤貨,而是“量出補入”,是以利潤率也并非跟着金價“水漲船高”。專家分析:金價漲成本增加,利潤空間下滑短期内對黃金産品消費有影響事實上,對于周大福這樣的知名品牌來說,雖然其産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較強,但在高金價下也難以避免受到市場沖擊。“金價漲企業成本也上漲,售賣價格更高但利潤空間卻在下滑。”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兼首席黃金分析師朱志剛表示,門店投入的營運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并沒有同步增長,這就導緻銷售量大幅下滑,朱志剛透露,接下來全國範圍像周大福這樣的閉店潮估計會持續,短期内黃金珠寶首飾的銷量降幅估計在20%-40%間,情況比較差的可能跌幅達60%。周大生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對于黃金消費的最大挑戰是金價急漲後居高不下,消費者有觀望情緒,短期對黃金産品消費有影響。“閉店不是長久之計,開出優質的新店才是吸引高黏性客群的關鍵。”該負責人說。
選購金飾資料圖,圖源:新華社年輕人愛買黃金作為理财方式消費提醒:不能單純被看作金融産品近年來,年輕群體理财儲蓄的風氣正盛,“年輕人愛買黃金”引發廣泛關注。社交媒體平台曬黃金首飾的90後,00後比比皆是,更是自我調侃——年輕人購買黃金的行為是“血脈覺醒”。
在人們的固有觀念裡,黃金是長輩專屬,消費者大多數是中老年群體。但近年國潮風盛行的背景下,許多采用古老鑄金工藝的古法黃金,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一則《2023珠寶飾品行業趨勢白皮書》資料表明,買金人群中,以18至34歲、一二線城市女性為主。去年雙11,京東首周黃金首飾的購買者中,26歲到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成交額占比達57%,同比去年同期成交額增長近15倍,25歲以下消費者黃金首飾的成交額也同比增長近9倍。但是,業内提醒,黃金首飾不能單純被看作金融産品。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一種商品可能出現漲價去庫存和跌價去庫存兩種去庫存模式。“如果黃金是投資品,介于金價上漲,就會吸引更多的黃金消費。如果黃金是消費品,那麼金價上漲會減少黃金消費。”盤和林指出,現階段黃金價格上漲雖然吸引了黃金投資者,但投資者有很多的金融投資工具,他們并沒有去實體店買實物黃金,而是通過金融工具或者銀行管道購買黃金,這直接導緻金店金飾銷售量下滑。另外,目前消費者越來越理智,首飾黃金裡面并非純金價值,還有藝術價值,而出于投資目的的消費者并不需要藝術價值,是以交易成本上,黃金金融投資工具更低。觀察:時尚度高的鑲嵌類首飾産品走俏記者走訪時還發現,盡管近期黃金價格的不斷走高對首飾金消費者選擇帶來影響,但也有部分主打時尚愛美的消費者轉投鑲嵌類産品的“懷抱”。據了解,備受消費者喜歡的“新寵”包括一些設計時尚、價格較為實惠的首飾,例如珍珠、時尚彩寶、琺琅等材質的鑲嵌類産品,以及一些K金時尚首飾。有商家表示,近期黃金首飾的銷量确實有下滑,但是鑲嵌類産品的銷量有所提高。
黃金鑲嵌類首飾記者了解到,黃金價格上漲之後,以時尚搭配為目的的消費者會對黃金飾品的設計和材質搭配更加看重,更願意“為美貌買單”。以15000元預算為例,在品牌店購買的話,算上手工費,隻能買到大約20g重的足金手镯。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