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檔來源:攝圖網)
近日,上海一家新興冰淇淋店以其獨特的中藥草本口味迅速走紅,成為了市民們熱議的話題。這家店鋪吸引了衆多食客排起長龍,其部分創新口味更是一度售罄。消費者們紛紛表示,對這種融合了傳統中藥與現代甜品的新奇體驗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健康屬性深感興趣,成為他們争相購買的主要原因。
該冰淇淋門店店員稱,這是一個新中式草本的概念,藥食同源的結合。據他介紹,他們精心研發了多款中藥冰淇淋口味,如野菊開心果、薄荷西瓜霜、煙熏烏梅、山楂佛手柑以及川貝枇杷膏等,每一款都融入了不同的中藥元素,旨在為消費者帶來既美味又健康的享受。例如,野菊冰淇淋便是将野菊花瓣融入冰淇淋基底中,既保留了冰淇淋的絲滑口感,又增添了野菊的清新香氣,讓人耳目一新。在價格方面,120克的冰淇淋售價38元,150克的冰淇淋售價45元。
談到為什麼會推出中藥冰淇淋,該冰淇淋門店店員稱“現在的人對于飲食、想要調理自己身體比較重視,是以我們就想說它可以做個結合。”店員還透露,“雖然我們有加一些草本的東西進去。可是如果說要達到像中藥這樣的一個功用,我覺得是沒有的。”
此外,該店還提供了可選的頂料服務,包括來自東北長白山的人參和冬蟲夏草等珍貴藥材。這些頂料不僅價格不菲——每份人參12元,冬蟲夏草更是高達18元,而且制作過程也極為講究,如人參可直接食用,而冬蟲夏草則需先泡煮後再加入冰淇淋中,確定了食材的營養價值與口感。然而,相較于冰淇淋本身,選擇添加頂料的顧客并不多。
然而,随着中藥冰淇淋的走紅,也引發了部分網友的質疑和讨論。“這個是不是商家搞得噱頭!中醫養生是不吃涼性東西的,更何況還是冰淇淋,不要被‘中藥’這個噱頭給蒙蔽了雙眼呀! ”、“中醫從來不提倡吃冷飲,與其賣冰淇淋還不如賣酸梅湯、五皮飲呢”、“信中醫的人不是都不吃冷飲嗎?中藥冰淇淋不是跟中醫養生理念沖突了嗎?”
大陸的冰淇淋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随着消費者對冰淇淋口味和品質的不斷追求,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創新口味和原料,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同時,冰淇淋品牌也在加大對産品研發和生産工藝的投入,提升産品品質和口感。
2021年中國冰淇淋品牌線下市場佔有率分布
分品牌來看,伊利、蒙牛、雀巢和和路雪這四家龍頭企業憑借資本實力和品牌知名度,已經在全國範圍内建立了市場覆寫,占據着行業的領先地位。目前,這四家企業的冰淇淋産品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50%。另外,德氏、中街、宏寶萊、天冰等企業憑借在各自地區的影響力,形成了區域性的強勢品牌。與此同時,馬疊爾等新興品牌結合新零售模式加強線上業務。
中國冰淇淋産量情況
随着市場規模的擴大,大陸冰淇淋的供給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8年冰淇淋行業的供給規模為518萬噸,2020年大陸冰淇淩供給達到567萬噸,同比增長5.8%。
中國冰淇淋行業發展趨勢
在中國,消費者對精神需求、健康生活以及國家推進雙碳戰略的關注日益增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中國的冰淇淋行業發展勢必呈現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特點。産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将成為未來冰淇淋行業企業需要着重攻克的難題。
中藥冰淇淋賣到斷貨,業内人士指出,這标志着養生元素在餐飲細分市場的崛起,預示着未來結合地域特色與創新口味的健康産品将更加豐富多元,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餐飲需求。
大陸冰淇淋行業前景廣闊,随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冰淇淋市場正逐漸向健康化、多元化和高端化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冰淇淋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内将保持穩定增長态勢。同時,冰淇淋産品不斷創新,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此外,冷鍊物流的顯著提升也為冰淇淋市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援。綜合來看,大陸冰淇淋行業前景光明,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産業大資料、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