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根據地建立史(33) 恢複井岡5 畢占雲、張威起義 何長工改造雙槍兵

1928年10月間,原國民黨軍軍官畢占雲、張威先後率隊起義,投奔了紅軍。

這件事在當時頗為轟動。1962年,朱德在參觀井岡山博物館時還提到: “從井岡山上去,有兩個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你們漏掉了。畢占雲帶閻仲儒 部的一個營起義,還有一個營起義。下山後把他們編為二縱隊。從此以後, 國民黨軍隊一個班、 一個排起義就多起來了。這些起義、暴動,說明以前的 軍事工作就做得很好。”

畢占雲,四川廣安縣人,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原系川軍向成傑部,後 調歸湖南軍閥唐生智部第八軍閻仲儒旅指揮,駐守桂東沙田。畢占雲參加過 北伐戰争,對共産黨和紅軍有一定認識。畢占雲部被改編後,受到湘軍歧 視,他那個營被整編為一個連,營長降為連長,所有連長降為排長,基層軍 官都心懷不滿;加上所部四川人不少,班長以上都是四川人,朱德、陳毅在川軍中有影響。官兵們想找出路,不願在湘軍中替國民黨反動派賣命。

1928年8月,朱德率部由湘南傳回井岡山時,在桂東與這支部隊相遇。 畢占雲消極應付,沒下決心打,結果朱德部安全地走了。以後在桂東、酃縣 交界處,兩軍時有交手。有一次,紅軍在一次戰鬥中抓了畢占雲部一些俘 虜,紅軍不僅不打不罵,還殺了一口豬款待他們,經過教育讓他們原兵原槍 回去了。這些人回去後就當了紅軍的義務宣傳員,俱言紅軍好。有的人還規勸其他人反水,加入紅軍。

畢占雲雖飽嘗軍閥們“大魚吃小魚”之苦,但一下子拉隊伍到紅軍這邊 來,還瞻前顧後、舉棋不定。這時,朱德、陳毅就給他寫信做工作,勸其深 明大義,早日起義,棄舊圖新。10月26日,畢占雲率126人在桂東起義, 毛澤東、朱德派陳毅到遂川湯湖,把他們迎接上井岡山。不久,該部被改編為紅四軍特務營,任命畢占雲為營長。

張威,雲南人,早年參加過北伐戰争,對共産黨有所了解。所部原屬江 西國民黨軍朱培德部第二十一軍,駐守江西袁州城。張威在國民黨軍中精 神苦悶,喜歡賭錢, 一次把全營官兵的薪饷都給輸光了。團長知道此事後, 給他以撤職查辦的懲處,是以他天天苦悶不堪,經常到酒店借酒解悶兒。這 事被中共蓮花縣委的謝振國知道後,謝振國就做他的工作,勸其起義參加紅 軍。張威出于環境所迫,加之受了朱德早年在滇軍中的影響,于10月底率 全營官兵在袁州城宣布起義。國民黨軍聞訊後前來尾追,張威率部與之激 戰,最後率96人、槍加入蓮花獨立團。不久,該部被改編為紅四軍獨立營,張威任營長。

這兩支國民黨軍加入紅軍後,于11月間到甯岡新城參加紅四軍冬季整 訓。毛澤東、朱德、陳毅很關心他們,常到他們中間了解情況,進行政治教育。

一天上午,天空下着細雨,還夾着雪花。毛澤東到特務營去看望幹部、 戰士。他走到中間的一堆火旁,和戰士們一起坐下來, 一面伸手烤火, 一面 向大家問道:“你們不是天天種地嗎?不是天天起早摸黑,累得很嗎?不是打了不少糧食嗎?為什麼沒有吃的?糧食到哪裡去了呢?”

見大家不說話,毛澤東又問:“窮人白天黑夜耕田種地,還挨饑受凍。 而地主老财抱着水煙袋什麼都不幹,可是他們吃不完穿不盡。這是為什麼呀 ? ”

這些戰士大多出身窮苦農民,祖祖輩輩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太深,有人不 由地歎了一聲:“命苦啊!”聲音不大,但被毛澤東聽到了。他親切地看了 一眼那個戰士,就面對大家大聲地說:“老财家祖祖輩輩‘八字’就那麼好? 我們大家祖祖輩輩的‘命’就那麼苦?什麼天神、竈神、土地、财神,你們不是每月的初一、十五,還向它們燒香嗎?怎麼都把它們得罪了? …… ”

大家聽到這兒,都哈哈大笑,毛澤東也笑了。他又接二連三地提出問題:“糧食是不是你們種的呀?”

“是!”許多戰士齊聲答道。

“棉花是不是你們種的呀?”

“是!”戰士們的聲音更大了。

“對嘛,勞而不獲,不勞而獲,這就是剝削!是以才要革命,才要打土 豪、分田地。”毛澤東繼續說,“有人說自己‘八字’不好。什麼‘八字’不 好,因為人家手裡有槍杆子嘛!有的地方打了土豪、分了地,貧苦人家的 ‘命’一下子就好起來啦。因為那地方的窮人手裡有了槍杆子,窮苦人家翻 了身嘛。要過好年,要有飯吃,就必須拿起槍杆鬧革命!打倒國民黨,打倒 反動派,打倒反動軍閥,打倒土豪劣紳,把我們的斧頭鐮刀的紅旗插遍全中國…… ”

這番話說到了戰士們的心坎上。當時在場的黃連秋以後回憶說:“毛委員說出了多少年來我們窮人的心裡話!這是50年前,毛委員在井岡山上給我們上的第一堂階級教育課,也是作為一個革命戰士的基礎課。”

然而,把起義部隊改造成為真正的工農紅軍,畢竟還有許多艱苦的具體 工作要做。毛澤東把這一任務交給了何長工,對他說:“過去你在洞庭湖區 搞農民自衛軍時,改造過湖匪武裝,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後,又改造過王佐的部隊,積累了經驗。這次的任務還是得由你來完成。”

何長工有些發愁:“不太好辦。王佐的部隊是被‘逼上梁山’的綠林好 漢,底子好,好改造。而這兩支部隊,雖然大多數出身于勞動人民家庭,但 大部分在舊軍隊中沾染了不少舊習,特别是吸鴉片和賭博成風,不少人成為‘雙槍兵’。把他們由舊變新、由白變紅,我還沒有經驗,把握的确不大。”

毛澤東笑着說:“難是自然,萬事開頭難,但我們還是要走出一條改造起義部隊的路子來。”

不幾天,毛澤東、陳毅又來到起義部隊的駐訓營地。 一見面,何長工就叫起苦來:“這些‘兵油子’到底要不要?我還是那句話:難改造。”

毛澤東聽後嚴肅地說:“怎麼不要?人家是梳妝打扮送上門來的,起義 是義舉嘛,不要就不好了。不要是消極的,要積極改造,若改造不好,證明我們沒本事…… ”

但是具體怎麼改造呢?何長工建議說:“這夥‘煙鬼’關他們20天,煙槍繳掉算了。”

“那還行?那樣辦說明我們和國民黨沒有什麼差別了。是說服還是壓服, 兩種辦法,兩個前途。”毛澤東想了一下說,“你當戒煙所所長,從戒煙入 手,要叫他們思想通,明白紅軍和白軍有本質差別,從根本上提高覺悟,轉變他們的立場和世界觀。”

陳毅說:“要得。對抽大煙的還可采取‘偷梁換柱’的辦法,多弄點煙葉子,逐漸取而代之。同時,多搞點文體活動,這方面的活動多了,想抽煙的就少了嘛。”

按照毛澤東、陳毅的訓示,何長工做起了改造工作。開頭一段還好,但 過了些日子,不少人的煙瘾犯了,哭聲連天,喊叫不已。有些煙瘾大的人 還跑到何長工面前苦苦哀求:“讓我吸口大煙吧,死了也不冤枉。”何長工 說:“死要死得光榮。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不能帶着‘煙鬼’的臭名死 掉。現在覺得苦,等以後成為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受到人民歡迎了,就會覺得甜了。這個難關一定要突破!”

在把住“戒煙關”的同時,何長工還注意改善夥食,增加文體活動時間, 動員幹部帶頭戒煙,同時特别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吸不吸大煙提高 到紅軍、國民黨軍本質不同上來認識,使他們明白人民的軍隊隻要手中的鋼 槍,不要自殺的煙槍,鴉片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這樣一來,如春風化雨 點滴入土,使大家的心地豁然開朗,戒煙的空氣濃厚起來。大家互相監督,互相幫助,戒煙工作取得很大效果。随之,其他劣根陋習也逐漸減少。

就這樣,在毛澤東、朱德、陳毅的關懷和訓示下,這兩支起義部隊最終 被改造成真正的人民軍隊,畢占雲、張威也成為能征善戰的紅軍指揮員。後 來,張威在紅四軍下山開辟贛南革命根據地途中,英勇犧牲。畢占雲則成長 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階指揮員,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曾任武漢軍區 副司令員。何長工說:“全國解放後,我和畢占雲在北京久别重逢,我們回首往事,感慨不已,他十分感謝黨對他們的教育,使之邁向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