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八路軍解放了張家口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3日八路軍晉察冀部隊解放了僞蒙疆自治政府首府張家口市。

為了隆重紀念抗日戰争的偉大勝利,晉察冀邊區郵票管理局遵照上級訓示,在張家口發行“抗戰勝利紀念”郵票。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大抗戰”郵票

此套郵票先後發行了兩種版别,圖案完全相同,票幅相差很大,率先發行的是票幅規格較大的郵票(35毫米×42毫米),全套8枚,被集郵者稱之為“大抗戰”;4個月以後,又發行了票尺幅較小的同圖郵票(20毫米×21.5毫米),全套15枚,集郵者稱之為“小抗戰”。

當時,由于晉察冀邊區郵政管理局剛剛在張家口成立,還沒有成熟的郵票設計團隊,接到任務後局長成安玉決定在邊區各機關内部和一些學校中來次“海選”,集思廣益,廣泛公開征集郵票的設計圖稿。

消息一釋出,大家都樂開了花,參與熱情空前的高漲。畢竟,這可是慶祝咱中國人打敗小日本的大好事,可得用心盡力!于是,經過評選小組的幾輪審查、評議,在十多份應征稿件中,華北聯合大學師生集體創作的“八路健兒疆場殺敵”圖受到一緻好評,成為最終的入選者。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圖稿出現了“青天白日”旗子

郵票設計圖稿為八路軍騎兵和步兵英勇殺敵場景,是對抗戰曆史的真實記錄。但當評選小組将這枚郵票設計圖稿送給郵政管理局的上司終審時,圖稿畫面中的戰士所舉的一面“青天白日”旗子感到不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那可是國民黨統治下的中華民國的國旗,是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象征。在共産黨發行的解放區郵票上替國民黨表彰戰功,郵政部門上司感覺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妄下決斷,便立即将此事上報給了邊區上司聶榮臻。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在晉察冀邊區工作的聶榮臻元帥

當時的曆史現實是,國共兩黨的合作尚未完全破裂,為了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争取國民黨政府,避免中國内戰的爆發。不久,聶帥的批複就下達了“我們應當客觀的承認曆史;另外考慮到抗戰剛剛取得勝利,為了顧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局,圖稿可以通過。”就這樣,這枚宣傳了國民黨抗日功績的解放區郵票如期印制發行,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曆史記錄。

這枚郵票剛發行采用超大票幅(大抗戰),使用期間,解放區的範圍不斷擴大,郵政機構也迅速增加。到1946年2月,全邊區已經開設了700多個郵政代辦所,郵票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時,有人提出:“大抗戰”郵票票型太大,如按其原版增印就太浪費紙張了。不如在印制時将票幅縮小,節約紙張。

最後,晉察冀邊區郵票管理局以“大抗戰”為藍本縮發票幅後重新發行“小抗戰”郵票誕生了。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

▲“大抗戰”與“小抗戰”郵票實際比例

“大抗戰”和“小抗戰”郵票的發行是共産黨在抗戰勝利後為了維護兩黨關系、防止内戰爆發所做出的一次努力和表态。但事與願違,1946年4月1日,《停戰協定》被國民黨單方面撕毀。1946年9月,國民黨集結7萬大軍直指張家口。10月,我軍奉命主動撤離張家口市,邊區郵政管理局亦随軍撤至曲陽縣。至此,“大、小抗戰”郵票也随着内戰不可避免的爆發而停止發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