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八路军解放了张家口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3日八路军晋察冀部队解放了伪蒙疆自治政府首府张家口市。

为了隆重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晋察冀边区邮票管理局遵照上级指示,在张家口发行“抗战胜利纪念”邮票。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大抗战”邮票

此套邮票先后发行了两种版别,图案完全相同,票幅相差很大,率先发行的是票幅规格较大的邮票(35毫米×42毫米),全套8枚,被集邮者称之为“大抗战”;4个月以后,又发行了票尺幅较小的同图邮票(20毫米×21.5毫米),全套15枚,集邮者称之为“小抗战”。

当时,由于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刚刚在张家口成立,还没有成熟的邮票设计团队,接到任务后局长成安玉决定在边区各机关内部和一些学校中来次“海选”,集思广益,广泛公开征集邮票的设计图稿。

消息一发布,大家都乐开了花,参与热情空前的高涨。毕竟,这可是庆祝咱中国人打败小日本的大好事,可得用心尽力!于是,经过评选小组的几轮审查、评议,在十多份应征稿件中,华北联合大学师生集体创作的“八路健儿疆场杀敌”图受到一致好评,成为最终的入选者。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图稿出现了“青天白日”旗子

邮票设计图稿为八路军骑兵和步兵英勇杀敌场景,是对抗战历史的真实记录。但当评选小组将这枚邮票设计图稿送给邮政管理局的领导终审时,图稿画面中的战士所举的一面“青天白日”旗子感到不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那可是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华民国的国旗,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象征。在共产党发行的解放区邮票上替国民党表彰战功,邮政部门领导感觉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妄下决断,便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边区领导聂荣臻。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聂荣臻元帅

当时的历史现实是,国共两党的合作尚未完全破裂,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国民党政府,避免中国内战的爆发。不久,聂帅的批复就下达了“我们应当客观的承认历史;另外考虑到抗战刚刚取得胜利,为了顾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图稿可以通过。”就这样,这枚宣传了国民党抗日功绩的解放区邮票如期印制发行,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记录。

这枚邮票刚发行采用超大票幅(大抗战),使用期间,解放区的范围不断扩大,邮政机构也迅速增加。到1946年2月,全边区已经开设了700多个邮政代办所,邮票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有人提出:“大抗战”邮票票型太大,如按其原版增印就太浪费纸张了。不如在印制时将票幅缩小,节约纸张。

最后,晋察冀边区邮票管理局以“大抗战”为蓝本缩小票幅后重新发行“小抗战”邮票诞生了。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

▲“大抗战”与“小抗战”邮票实际比例

“大抗战”和“小抗战”邮票的发行是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为了维护两党关系、防止内战爆发所做出的一次努力和表态。但事与愿违,1946年4月1日,《停战协议》被国民党单方面撕毁。1946年9月,国民党集结7万大军直指张家口。10月,我军奉命主动撤离张家口市,边区邮政管理局亦随军撤至曲阳县。至此,“大、小抗战”邮票也随着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而停止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