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СТЗ-5炮兵拖拉機的規格

國家:蘇聯

類型:輕型炮兵拖拉機

生産日期:1937年

長度:4150毫米

寬度:1855毫米

高度:2360毫米

正面裝甲:無

側面裝甲:無

炮塔裝甲:無

乘員:1人(駕駛室2個座位,貨箱8個座位)

發動機:1МА發動機,功率52-56馬力,轉速1250轉/分鐘

續航距離:140公裡

最高速度:21.5公裡/小時(公路上)

重量:6000公斤

武器:無

СТЗ-5-НАТИ(注:НАТИ “蘇聯汽車拖拉機研究所”)炮兵拖拉機的研制和生産曆史

СТЗ-5炮兵拖拉機的批量生産于1937年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СТЗ)開始。由于生産地點的緣故,СТЗ-5還得到了“斯大林農夫”的稱号。該拖拉機由由СТЗ勞工和НАТИ研究所的員工組成的設計局開發。項目總負責人是維尼亞明·雅科夫列維奇·斯洛尼姆斯基。

СТЗ-5用于拖曳重量達8噸的師級和軍團級火炮,或在貨運平台上運輸重達1.5噸的貨物。

新拖拉機的開發工作早在1933年就開始了。通常認為,СТЗ-5幾乎是首個專為軍隊需求設計的純軍用拖拉機。但事實上,首先,開發工作同時朝兩個方向進行——軍用拖拉機和民用農業拖拉機,其次,軍用拖拉機最終借鑒了許多民用版本以實作相容性,自然也并未完全取得優勢。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СТЗ-НАТИ(СТЗ-3)拖拉機是СТЗ-5的民用兄弟,生産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蘇聯的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目前,隻需知道在1935年的測試中,不是一台,而是兩台機器同時被展示出來:

СТЗ НАТИ 1ТА(農業用拖拉機,後來稱為СТЗ-3)

СТЗ НАТИ 2ТБ(軍用拖拉機,稱為СТЗ-5)

這兩台機器使用相同的底盤和發動機,但車身完全不同。СТЗ-3和СТЗ-5都成功通過了測試,然而,拖拉機的改進和生産準備又花費了兩年時間。最終,兩種機器的批量生産于1937年開始。

СТЗ-5的生産持續到1942年,共制造了9944輛,這使得СТЗ-5成為衛國戰争期間産量最大的“軍用拖拉機”。遺憾的是,即便是這個數量也無法滿足紅軍對履帶拖拉機的需求的一半,尤其是考慮到戰前僅生産了3438輛這種類型的拖拉機(根據1941年1月1日的編制,軍隊應有5478輛拖拉機)。

СТЗ-5的生産一直持續到1942年8月德國步兵攻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為止。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СТЗ-5履帶拖拉機的内部結構

履帶拖拉機СТЗ-5的結構

該拖拉機采用典型的炮兵拖拉機布局,發動機和駕駛員駕駛艙位于前部。發動機安裝在駕駛艙内,位于駕駛員和牽引火炮的指揮官座位之間。

駕駛艙後方是油箱,安裝了帶有可折疊側闆的貨運平台,以及帶有可拆卸帆布篷的長椅供火炮操作人員使用。駕駛艙為金屬結構,貨箱為木質結構。駕駛艙配有可開啟的前窗和側窗,以及前後部分可調節的通風百葉窗。冬天,СТЗ-5内部溫暖,但夏天如果百葉窗關閉,溫度會升高到五十度。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履帶拖拉機СТЗ-5 “斯大林”牽引火炮

СТЗ-5拖拉機配備了一台四缸化油器發動機1МА。該發動機為多燃料發動機,可以用電啟動器或手動啟動曲柄啟動時使用汽油,預熱後切換到煤油或輕質汽油(重汽油)。發動機具備完整的潤滑、冷卻、供油和電氣系統。

發動機啟動可以通過電啟動器或手動啟動曲柄完成,油門控制采用汽車式,并通過腳踏闆調節。與СТЗ-3相比,變速箱的傳動比進行了調整,以擴大動力範圍(提升到9.81,而СТЗ-3為2.1),此外,還增加了一檔低速檔。

底盤每側裝有四個橡膠履帶支撐輪和兩個支撐輥。雖然後橋及其側面摩擦離合器和制動器完全借用了СТЗ-3的設計,但СТЗ-5的底盤更适合高速行駛:引入了橡膠履帶支撐輪和支撐輥,并采用了步長減半的小節距履帶。此外,還增加了腳踏制動器。

拖拉機能夠跨越深度達1米的壕溝和涉水深度達0.8米的水域。空載情況下,СТЗ-5的最高速度可達25公裡/小時,拖曳火炮時在公路上的最高速度可達14公裡/小時,在土路上的平均速度可達10公裡/小時。

拖拉機的最大牽引力為4850公斤力,足以牽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軍步兵師裝備的所有火炮。

在СТЗ-5拖拉機的後橋殼體上、貨運平台下方安裝有一個垂直絞盤,配有40米長的鋼纜,用于牽引拖車、自我救援和拖曳其他車輛。絞盤的牽引力為4000公斤力。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基于СТЗ-5的簡易坦克,型号為Ни-1。火炮為裝飾性的,“裝甲”是普通鋼闆。

操作履帶式拖拉機牽引車СТЗ-5

總體來說,СТЗ-5牽引車在軍隊中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特别是其簡便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認可。然而,也有其在崎岖地形上通過性較差的批評。原因在于這個“軍用”拖拉機實際上采用了狹窄的“農用”輪距(為了配合使用四铧犁的СТЗ-3農用拖拉機,使用了相同的底盤),在饑荒的1930年代,蘇聯根本無法負擔得起為軍民分别制造兩種不同拖拉機的奢侈。

“我們的炮兵部隊,隸屬于機械化軍團,裝備了一種拖拉機——СТЗ-5,它無法跟上坦克部隊的推進速度,是以無法實作有效的協同作戰。這個拖拉機應從機械化軍團中撤出,換成更強大且越野能力更強的拖拉機。”——М.И.Потапов,第四機械化軍團指揮官,1940年12月在會議上的發言。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如同СТЗ-3拖拉機用于牽引炮兵一樣,СТЗ-5履帶式牽引車也被廣泛應用于民用領域。

盡管有所有這些缺點,СТЗ-5在1941年那個艱難的年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必要時,它甚至承擔了一些“戰鬥”角色,這是其設計者們從未想過的。

1941年秋,在一些這種型号的車輛上安裝了132毫米火箭發射器(БМ-13-16)。這些臨時改裝的“喀秋莎”火箭炮後來在1941年的莫斯科戰役和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使用。

在保衛敖德薩時,СТЗ-5牽引車被用作建造簡易坦克“НИ”(На испуг,意為“吓唬”)的基礎,這些坦克裝有薄裝甲和從被擊毀裝甲車上拆下來的機槍。

戰後,СТЗ-5牽引車在民用領域仍然需求旺盛,由于其與СТЗ-3零部件的相容性,這些拖拉機在1950年代之前一直在重建國家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是以,軍民兩用版本的相容性不僅有負面影響,也有積極方面。舉例來說,戰後大量剩餘的坦克底盤被改裝成拖拉機的嘗試預見到了成功,因為這些車輛的重量、履帶寬度以及無法與現有農用犁具等裝置配合使用,注定了這些嘗試的失敗。而СТЗ-5顯然沒有這些問題。

德軍也使用了繳獲的СТЗ-5拖拉機,編号為СТЗ-601(r)。

前蘇聯輕型炮兵牽引車СТЗ-5-НАТИ拖拉機

拖拉機СТЗ-5安裝有BM-13發射器

在某些СТЗ-5拖拉機上,貨艙被拆除,并在其位置安裝了BM-13火箭發射器,這種改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非常實用。BM-13火箭發射器,通常稱為“喀秋莎”,因其強大的火力和迅速的部署能力而聞名。

這種改裝的牽引車用于多種戰鬥任務,特别是在需要機動火力支援的情況下發揮了重要作用。СТЗ-5與BM-13的結合提供了一種靈活且強大的火箭炮平台,能夠快速移動到前線并提供火力支援。這種改裝在戰争的關鍵時刻極大地增強了蘇軍的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