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們給大家分享了下班後「恢複能量」的一些小方法。
然而此刻,下午,你坐在辦公室裡,已經精神恍惚、疲憊不堪。
如果你已經等不及到下班之後再恢複能量,那麼你可以試試這些在辦公室就可以做的「放松減壓小妙招」:
👇🏻
1.對着電腦螢幕「做鬼臉」
你可以找個鏡子,或者對着電腦螢幕做鬼臉😜、誇張的表情👻。
首先,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放松肌肉,這些肌肉平時往往處于緊張狀态(看看你平時上班的表情就知道了)。通過做鬼臉,可以讓臉部肌肉得到放松和舒展,緩解緊張和疲勞感。
另外有心理學研究表明,通過改變面部表情能夠影響我們的情緒體驗(Strack, Martin & Stepper,1988)。讓自己微笑的人會比皺着眉頭的人更快樂。
是以工作間隙做個鬼臉吧。但注意不要讓老闆看到。
2.假裝去廁所
假裝去洗手間,實則在走廊上慢慢走一走,放松呼吸,短暫地離開桌前,恢複能量。
這個行為可以被視為一種情緒調節政策(Gross,1998),通過短暫地離開工作環境,放松呼吸,走動一下,可以幫助平複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
3.假裝打蟲子
用手在空氣中快速拍打幾下,假裝打飛蟲子。這看起來很滑稽但可以快速甩掉一些緊張感。
打蟲子的動作類似于模拟戰鬥反應(fight response),這種反應是我們應對壓力的一種本能方式(Cannon,1915)。通過做出這種戰鬥姿态,可以使得身體和心理上暫時擺脫「被困住」的感覺,獲得一種控制感。
4.無聲尖叫
找一個不會被看到的地方(如廁所),或者依然是面向電腦螢幕,緊閉雙唇進行無聲尖叫。
即使沒有發出聲音,模拟尖叫的動作可以讓人感覺到一種釋放和表達情緒的機會,進而減輕内心的壓力(Lange,1890)。
但請注意不要叫出聲來。
▷ 這種可以喊出來,讓老闆聽到
5.在工位上進行「椅子舞」
如果你有獨立的辦公室,或者辦公桌周圍有隔闆,可以在工位上偷偷進行幾秒鐘的「椅子舞」:快速扭動肩膀和身體,釋放一下壓抑的能量。
這簡直是懶人的福音,你甚至不用站起來活動。
▷ 快速版
身體活動可以釋放身體内的壓力激素,同時釋放多巴胺等身體内的歡樂荷爾蒙。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耗多餘的能量,有助于緩解身體和情緒上的緊張感。
另外如果有其他同僚也參與,可以讓工作氛圍更加輕松和融洽,改善工作環境。
6.熬不下去時适當「罵罵咧咧」
心理學研究表明,說髒話不僅有利于情緒宣洩和減壓,還有很多額外的好處。比如:
▨ 增強疼痛忍耐力:研究發現,人在感到疼痛時說髒話可以提高個體的痛阈,即使在身體受到傷害時,使用髒話可以減輕對痛苦的感覺(Stephens,2009)。
▨ 能提升人們的力量和體能:研究表明,語言的使用與心理狀态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适當的語言表達可以激勵和提升個體的體能表現。當人們在進行高強度的身體活動說髒話,可以增加其表現力(Stephens,2009)。▨ 增強社會聯系:研究發現,在某些社交情境中,使用髒話可以作為一種群體認同的标志,增進人際關系的親密感和随意性。
但是盡管有這些潛在積極效果,在辦公室使用這一政策仍需注意的幾個事項:
◍ 盡量别罵出聲,或者讓别人發現;◍ 注意适度;
◍ 需考慮場合和影響,避免損害社交形象;
◍ 集體「罵罵咧咧」時,確定找到關系親近、值得信任的同僚;
◍ 需了解公司對語言使用的政策,一切以公司規章制度為準(doge)。
7.冷凍時間
設定一個幾分鐘的「冷凍時間」,在這段時間内保持一動不動的姿勢,當同僚路過時觀望,看看他們的反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在社會環境中,人們對他人的行為有一定的期待。通過在辦公室保持不動,參與者實際上是在挑戰和打破這些社會規範,這種反常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同僚的好奇和驚訝。
8.找不認識或不熟的同僚 say hi,沖他們「微笑」
趁着「發瘋」,和平時不熟悉、不認識的同僚打個招呼!或者在走廊面對面時,一個友好的微笑是打破尴尬的好方法。
心理學表明,即使是簡短的問候也能讓人感到連接配接和被關注,減少在工作環境中感到的孤獨感。
而當你主動打招呼,可能會鼓勵他人也采取積極的互動,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循環,提升整體工作環境的積極氛圍。
▷ 《半澤直樹》
9.花式飲水
用奇怪的姿勢或者舞蹈動作喝水,試着挑戰自己,看看可以用多種搞怪的方式讓喝水變得有趣。
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理論有一個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概念,通過提供愉快的刺激或獎勵來增強某種特定行為的發生機率(Skinner,1948)。
通過将飲水的行為與趣味、歡樂等情緒狀态相結合,可以增加飲水的頻率。這種正向強化會增強這一行為,使人在飲水時感受到樂趣,形成積極的習慣。
10.搞笑自拍
帶上搞怪的道具(比如墨鏡、帽子等),在辦公室自拍,給自己一個輕松搞怪的瞬間,來點微笑消除壓力。
▷ 某同僚提供
11.把讨厭的同僚、客戶、老闆「統統撕碎」!
我指的是「撕紙」。
在辦公室撕紙可以是一種減壓的小方式,它能帶來:
▨ 掌控感:在面對不确定性或混亂時,撕紙可以給人一種控制感。你可以決定紙張的形狀、大小和狀态,這種控制感能帶來一定的心理安慰(Rotter,1950s)。
▨ 象征性行為:撕紙有時被視為一種象征性行為,代表着放下某些事情或對某些問題的抗議。通過撕毀紙張,個體有時會感到在某種程度上「抛棄」了過去的負擔。
但需要:
◍ 注意場合和同僚的感受,适度進行;
◍ 節約用紙,不要把列印出來的重要資料撕掉;
◍ 保證環境友好:確定撕下來的紙張能夠被回收,維持辦公室的整潔和環保。
12.在便簽紙上練字、瘋狂塗鴉
拿出一張小紙片,在忙碌時塗塗畫畫。簡單的塗鴉可以幫助釋放壓力,激發創造力。
心理學中有專門的藝術治療(art therapy),通過創作藝術作品來幫助個體表達情感、減輕焦慮和壓力,是一種貼切、安全、柔和的療愈方式。
在藝術的海洋中坦蕩且合理地「發瘋」,為内在躁動的靈魂找到安放栖息的居所。
13.在桌上養一些「充滿邊界感」的綠植,比如仙人掌
研究表明,綠植能夠幫助降低壓力水準,僅僅觀看植物能讓人感覺更輕松和平靜。
仙人掌也不例外,仙人掌對水和養護需求較低,适合在辦公室等室内環境中生長,還可以幫助淨化空氣。
另外,仙人掌的刺也象征性地傳達了某種邊界,不僅在視覺上讓你的工位顯得更加獨立,還可以提供一些心理上的邊界感,提醒他人尊重你的個人空間。
不過,切記在選擇時確定不會對同僚産生安全隐患,尤其是有小孩或寵物的環境中。
▷ AI生成的示意圖,供參考14.黑化成「黑暗人格」
這裡的「黑化」是指一種幽默、有趣的方式,通過扮演某個角色或表現出反常的行為,來以一種輕松的方式表達不滿情緒或展示另一種人格。雖然它是以一種玩笑的方式進行,但仍然可能有助于減壓和促進同僚之間的互動。
▷ 《喜劇之王》
比如你可以:
▨「反派」角色扮演:選擇一個極端的、有些搞笑的「反派角色」(比如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在辦公環境中适當地模仿這些角色的言行。比如,用誇張的表情和聲音回應日常詢問。
▨ 發送「黑化」表情包:在團隊聊天工具中使用有趣的「黑化」表情包,增加輕松的氛圍,同時也可以作為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安排一個「黑化」服裝日:大家打扮成暗黑風格,營造一種不一樣的工作氛圍。這可以讓同僚們放松,并增進彼此的互動。
同樣注意考慮同僚的接受度、辦公室文化和環境等等。「适度」是關鍵!
▷ 《黑暗榮耀》
15.寫一封幽默的「辭職信」
假裝寫一封搞笑的辭職信,談論自己要去「成為一名專業的沙發試坐員」或者「專業擁抱師」的理想,既有趣又能減壓。
如果不小心被老闆看到了,你剛好可以順坡下驢地提出真正的辭職(bushi)。
AI 生成的一封辭職信供參考:
親愛的 [經理的名字],
我寫這封信是想正式通知您,我決定辭去我的職位。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決定對我來說就像是在星期一早晨喝了一杯黑咖啡——開始時我可能不那麼願意,但過了一會兒,我發現這真是個好主意。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一直在認真思考我的職業道路。經過深思熟慮,我将把我的職業生涯轉向一種更溫暖、更貼心的方向,專注于為每一個需要溫暖的人提供擁抱服務。
在此,我要感謝公司提供的每個機會,尤其是那些讓我在會議中假裝認真聽講的時刻。如果有一天我能寫一本關于無聊會議的暢銷書,我會深深感激您為我提供的靈感!
請放心,我會在接下來的兩周内確定所有的工作都能順利交接,讓接替我的人少一點被我留下的「驚喜」。同時,我也會盡量多待一會兒,以確定我的桌子被清理得像新的一樣,就連求職面試者都不會相信我曾在這裡工作過。
最後,我想在此祝您和團隊一切順利,也希望您能了解我追逐夢想的決心。也許有一天我們相遇時,我會給您一個 VIP 專屬的深深的擁抱!
祝好,
[你的名字]
🤪你還有哪些辦公室「發瘋」小妙招?評論區分享
本周咨詢師推薦————————
參考文獻————————
Strack, F., Martin, L., & Stepper, S. (1988). Inhibiting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A case of a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5), 768-777.
Gross, J.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doi:10.1037/1089-2680.2.3.271
Stephens, R. (2009). The psychology of swearing.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2), 226-238.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09335603
作者:鳥人責編:寒冰
封面圖來源:《半澤直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