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之西行》7月18日開播,得益于前作熱度,劇集一經播出即引發觀衆熱議;《長相思第二季》7月8日上線,空降首周便奪多平台榜首;剛剛收官的《度華年》熱度不俗,成為優酷2024年第5部熱度破萬劇集,而前4部熱度破萬劇集中,有3部皆是古裝,分别是《花間令》《惜花芷》《墨雨雲間》。
酷雲數娛7月3日釋出的《2024年H1(上半年)點播播放量TOP20》榜單顯示,上半年古裝劇佳作頻出,成績喜人。《慶餘年第二季》《與鳳行》《墨雨雲間》分列前三甲,彰顯了古裝劇在劇集市場的熱度。作為劇集市場的重要類别,曾一度陷入瓶頸的古裝劇近年複蘇勢頭明顯,不僅爆款頻出,掀起觀劇熱潮,還有多部作品入圍今年的白玉蘭獎。在類型化程度不斷深化、競争日益激烈的劇集市場,古裝劇如何創新突圍,怎樣在獲得認可的同時實作廣泛傳播,成為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話題。
古裝劇爆款公式
燈塔資料顯示,2024上半年有效播放劇集共計149部,相較去年同期的161部減少12部,但累計正片播放量逆勢增長35.1%,部均播放量提升0.97億。上星劇集在網絡平台上的播放表現同樣出色,增長率38.8%,台網關聯效果顯著。在2024上半年電視劇正片播放量排行TOP10中,《慶餘年第二季》《與鳳行》位列冠亞軍。在網絡劇正片播放量排行TOP10中,《墨雨雲間》登頂,累計正片播放量超23億;同在優酷播出的《惜花芷》《花間令》分列第二、三位。
鄭中莉總結《與鳳行》的創作經驗,閱文集團旗下新麗電視制片人、《與鳳行》制片人鄭中莉表示,作品出圈需要好的人物、好的選題、好的故事。演員的選擇要讓觀衆有代入感,有觀衆表示,趙麗穎飾演的沈璃和林更新飾演的行止仿佛真實存在于平行時空。同時,主創團隊要做好充足準備,比對的音樂、高燃的特效等細節都要默契協調。
楊樂作為專注古裝影視賽道,深耕國風作品的知名廠牌,歡娛影視成立12年來接連推出了《宮》系列、《陸貞傳奇》《延禧攻略》《鬓邊不是海棠紅》《尚食》《傳家》《為有暗香來》等古裝劇集。暑期“古裝黑馬”《墨雨雲間》的主創班底同樣出自歡娛系。該劇自開播到熱度破萬隻用了2天,是2024年開年以來優酷平台站内熱度最快破萬劇集。歡娛影視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楊樂将爆款古裝劇的創作經驗概括為——“内容共情”“人才共生”“管道共創”三大動力形成的良性生态驅動的歡娛影視創作方法論。“爆款的首要表象就是出圈,強話題劇集必然建立在強内容共情上。”楊樂介紹,《墨雨雲間》被網友調侃為“對乳腺友好”的解壓神劇,大衆在女主克服重重困難,憑借自己的力量和聰明才智一步步奪回屬于自己權利的過程中,感到無限愉悅,與人物的成長産生強烈共鳴。此外,在故事接近尾聲時,歡娛影視主創團隊積極回應觀衆呼聲,迅速集結導演、編劇等原班人馬,連夜趕工番外MV,滿足觀衆需求。
馬詩歌《墨雨雲間》編劇與導演之一、歡娛影視簽約導演馬詩歌從三方面回顧《墨雨雲間》的創作心得:劇本上,用短劇思維開發長劇,結合不同領域編劇的優勢突出強情節、大沖突、多反轉,在此基礎上塑造立體人物;拍攝上,離不開畫面的話題感,還需通過視聽語言形成強大張力,以此抓住觀衆;選角上,需明确演員的演技和角色塑造力。“三大方面綜合起來,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就一部爆款。”
謝穎優酷副總裁謝穎表示,優酷的爆款古裝劇公式不同于傳統的“大IP+流量演員+宣發端高投入”,而是“好故事+強主創班底+演員适配”。“好故事是第一位的。優酷選IP,不是基于這個IP聲量有多大,資料有多好,就花費高昂的溢價去買入;培育成長型IP是優酷選擇的一條路。”謝穎介紹,目前為止,優酷培育了《長月燼明》《司藤》《惜花芷》等多個成長型IP。其中,優酷上線的《長月燼明》,是原著作者藤蘿為枝的首部影視化作品。同時,該作者的多部作品正在優酷投入影視化制作,包括《濁月潮生》《不夜墜玉》《山主之女》等。謝穎表示,“在優酷,導演、編劇的權重遠遠高于演員。我們不追求‘人捧劇’,更注重故事,演員适配是第一位的,‘劇捧人’才是行業良性循環。”
當代價值觀融入需把握尺度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方面, 古裝劇所呈現的曆史文化是觀衆了解古人、古事的生動途徑;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古裝劇以當下為指向,反映當代社會的審美傾向與價值觀念,引發觀衆情感共鳴。《墨雨雲間》這樣的女性複仇故事,其實劇情走向大抵相似,且這種類型自帶“爽感”,“劇集前期鋪墊主角和反派環境差距,過程中通過環境的不同設定,一步一步達成‘逆襲’結果,既有迹可循,也順理成章,進而帶給觀衆解壓感。”馬詩歌闡述,《墨雨雲間》想要引發觀衆共情,薛芳菲這個人物必須要有“真實感”。“一個真實的人,一定是苦辣酸甜、喜怒哀樂兼備的。我們把薛芳菲的智慧和弱點一并呈現在觀衆面前,就是想讓大家看到更完整的她,體會她在當下該有的情緒。另外,我們也會在困境中去豐富和完善人物的成長。”
“平台、媒體、網友都稱《墨雨雲間》是一部‘爽’劇,不僅是主題與故事爽,更爽在人物成長美的呈現,以及當代價值的映射。”在楊樂看來,古裝劇要反映當下的社會思潮,觀照當下觀衆的情緒。比如,《墨雨雲間》通過相親的情節,批判企圖用婚姻控制子女的家長,批判為傳宗接代而欺騙女性的男性;通過豐富的女性群像塑造,展現女性成長與互助。在立意上,主角的故事線并不以戀愛推動,而是聚焦于主體意識和個人磨砺之上,通過叙事講好女性成長故事。同時,該劇摒棄傳統逆襲戲裡非黑即白的人物刻畫,讓人物立體化、人性化,劇中每個人物都是多元飽滿的,展現真實、立體的人性與人情。
周靜《墨雨雲間》平台制片人,阿裡大文娛酷米工作室總經理周靜表示,古裝題材是傳統的紅海賽道,在浩瀚的作品中凸顯獨特性,是優酷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古裝劇要讓觀衆共情,需要思考共情背後,對現實的觀照意義,然後在這一基礎上尋找獨特性。”平台及創作者要及時觀察并不斷調整創作,以滿足使用者需求。“我們沒有所謂的‘流量密碼’,隻是抓住了使用者情緒和時代共鳴。創作者要尊重使用者、尊重内容,時刻提醒自己,使用者需求是什麼?故事如何與使用者産生情緒、情感上的連接配接?對現實有何映照意義?而且,故事的價值觀一定要是新的,要與時代共情。”在周靜看來,影視劇創作最終考驗的是創作者對整個世界及人性高度的認知,要站在更高次元去看待整個世界和人。隻有不斷學習和探索,并與更多優秀合作者合作,從他們身上汲取養分,才能創作能夠跨越時間長河和空間界限的口碑之作。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編劇、制片人梁振華認為,當下很多古裝劇滲透的愛情觀、哲學觀,包括角色身上為人處世的方法均極具現代風格,這也是網文IP的重要特點。但面對古裝劇創作掀起的這股“現代風潮”,梁振華提醒——“現代價值觀的融入,應該有一定的節制和邊界 ”,“‘以古說古’,可能大家覺得很多東西過時,但要全拿着古代的故事架構說今日、今人的價值觀,也會帶來另外一些問題。現代觀念在當下古裝劇創作中時有溢出,比較理想的狀态,是尋找現代觀念和古代形式、古典精神的平衡。”
突破類型局限大膽創新
古裝劇要想脫穎而出,需在藝術層面實作深刻表達,突破類型局限,大膽創新。《顔心記》藝術總監、總制片王晶晶認為,雖然“愛情”是很多古裝劇永恒的主題,但唯有在純粹的愛情故事之上融入多元化元素,方能賦予故事嶄新的生命力。《顔心記》憑借“變身+古裝”的奇幻設定引發熱議,“融合疊加性結構,讓該劇既好玩,又真實。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需參考實際朝代,以美學設定向大家展現人物和背景細節,用當代價值觀拉近角色與觀衆的距離,與觀衆産生共鳴。”
王晶晶楊樂表示,短視訊的興起一度令影視界“長短之争”聲音不絕,短劇這一C端屬性鮮明的内容新品類,在創作者精品化主體意識的作用下,其實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長劇短劇化”不僅不再是一種偏見,更被賦予融合更新、創新求變的新機遇。“短劇化”的《墨雨雲間》在這個夏天爆火再度證明這一現象:選擇電子榨菜或精神食糧的理由絕非長短,重點在于人設是否豐滿、劇情是否緊湊、服道化是否精緻。“正在‘毀掉’長劇的是陳冗的人設、套路的情節和注水的篇幅,回歸創作邏輯、提升制作水準的劇目,無論長短,在觀衆心目中都是值得鼓掌的作品。”談及古裝劇創新,周靜認為,可以從兩方面突破,一是内容創新,包括人設是否新穎,人物關系是否極緻;二是審美創新,可以多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創造視覺奇觀。她特别提到“古偶”和“仙俠”這兩大賽道的創新疊代。“仙俠劇的創新往往展現在服飾審美及世界觀的建構上。世界觀的建構不僅能充分發揮仙俠劇的想象力和獨特性,還能決定整個劇集的氣質、方向及服化的審美。如果是高概念仙俠,整體服化審美會更加飄逸和富有想象力;如果是落地仙俠,如半架空類型,整個劇集的美學方向則會更偏向中國傳統文化,傾向于帶有一定曆史特性的服飾元素。”例如,《長月燼明》的世界觀在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基礎上建構,其服飾審美源自敦煌壁畫。“在古偶劇方面,創作者可以将使用者情緒、新的社會情緒和新的類型元素融合疊加,給觀衆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這種創新不僅豐富了劇情層次,也提升了劇集的藝術表達,讓觀衆在欣賞古裝劇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厚重與美學的沖擊,實作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此外,女頻古裝也有很多創新方向和切入點。“女性題材創作,應在關注女性困境的基礎上,找到能夠切實觸動女性情緒的切口,尋求突圍并進行情感表達,可能是複仇故事,也可能是家庭故事、職場故事。”
梁振華認為,在美學品位及故事講述方法上,古裝劇,尤其是古偶劇,還有巨大創新空間。“‘古’字很重要,不光是古裝,還有古意、古風、古言,都應在古裝作品中呈現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形式和内容。古裝劇不是現代的翻版,而是要真正回到古代文化,把古意、古風元素用唯美的形式包裝。”梁振華表示,古裝劇不僅是為大家造夢,也是延續傳統的藝術形式,希望未來的古裝劇能夠更加接近中國古典文化精神,接近中國曆史和人文傳統,接近中國人的哲學觀念和處世之道。“這也是整個行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們應該有一些接曆史地氣、傳承中國古典精神的作品,或者嘗試将曆史和傳奇銜接的作品。目前,這類作品在市場上較為少見。此外,行業也在呼喚新曆史劇。總之,古裝劇創作應該百花齊放。”
特别策劃|傳統文化核心 當代價值表達 古裝劇的破與立
- 傳統文化核心 當代價值表達 古裝劇的破與立
- 古風今韻 古裝劇創作共鳴共情
- 古裝劇與傳統文化“雙向奔赴”
- 古裝劇出海邁向新紀元
圖檔:豆瓣、劇集官微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