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視訊加載中...

7月24日,浙江杭州一新買的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還好車主發現的早,躲過一劫難,可讓車主感到意外的是,在大火被消防員撲滅後,現場來了幾名不速之客,他們拿着工具來到汽車車頭,然後開始拆汽車車标,車主上前阻攔制止,對方卻不予理會。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突然冒出來一幫神秘男子,兩個師傅,他們二話沒說,直接拿起工具來撬車标。但是車标焊得太牢,怎麼撬都撬不動。沒辦法,他們隻好換工具來砸,砸完車标又開始拆車,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麼做根本是自欺欺人。車主陳女士很不滿,她說她公司才買了兩個月的極狐車,原本是租給别的公司用的。車子自燃之後,還沒弄清楚原因呢,這幫從業人員就來拆零件、拆車标。公司一共買了9輛這樣的車,廠家這種做法隻會讓人更擔心這車到底安不安全。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新能源車自燃這事兒都快成家常便飯了,可我們的極狐車還真是與衆不同,自燃了不說,居然還有神秘特工來執行“滅迹”任務。這操作,真是把“死要面子活受罪”演繹得淋漓盡緻!

車都快燒成渣了,車标有啥用啊,還能保住什麼面子呢?但這幫神秘人的動作确實利索,火都沒完全滅,他們就敢上去扒标,真是膽大包天。要不是車主及時報了警,我還以為這是哪部特工電影呢。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有人說這是在掩蓋真相,保護品牌形象不受影響;也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商業競争的一種手段。我在想,如果真是競争對手幹的,也未免太拼了吧?冒着被燒的風險上去扒标,這不是把自己也送進火坑了嗎?

正當大家都在困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廠方上司來了一句“大不了賠點錢”,結果這話不僅沒能平息衆怒,反而像是往火上澆了油。車主們的怒火被這句話徹底點燃,網上的評論和批評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極狐的評論區一時間被憤怒的留言淹沒,廠方的公關團隊忙到飛起,到頭來隻好設定評論隻對自己可見,這操作尴尬得很。

網絡上對這事兒的看法分成了兩派。有的人直言廠家這是明擺着的掩耳盜鈴,指出視訊裡那不是普通的敲打,而是有意為之:“仔細看看,人家是在前倉蓋上敲的,要是真敲标的話,得直接對着标敲,距離這麼遠算怎麼回事?後來前倉蓋一開,标還在呢。”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而另一派則猜測車主可能是為了賺取高額賠償和網絡流量而故意策劃此事,但這個觀點并沒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援。

廠家對這場自燃事故的首個反應竟是去撬車标,緊接着他們的态度是:“大不了賠點錢。”涉事公司的一位從業人員這樣說:“我們是租車公司,從極狐那裡買了10台新車,然後轉租給其他公司,這些公司又把車租給了司機。車子自燃後,極狐的人員馬上過來滅火,但在滅火的同時,他們居然開始拆車标和零件。我們的員工看不過去,上前去阻止了,因為自燃的原因還沒查清楚,事情的性質還沒定呢。”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汽車安全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可在自家品牌的車輛出現自燃事件後,廠家第一時間的反應居然是趕緊鏟除車标,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實在讓人不齒。

對這個品牌來說,似乎車輛的安全問題都不如保護自家的品牌聲譽來得重要。隻要車上沒有了品牌的辨別,似乎所有問題就都與極狐無關了。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品牌的高管們也是在這種企業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一旦出事,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用錢來解決問題,對安全問題視而不見,有錢就能為所欲為,這種态度實在讓人氣憤。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極狐其實是北汽旗下的呢?敲掉車标,真以為就能蒙混過關?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這次新能源車自燃事件,真讓大家對這種車的安全性都開始打問号了。至于那位擅自扒車标的不速之客,他的真實身份和動機更是值得我們深思。

有人猜測,這可能是為了隐藏車輛品牌資訊,以避免後續的責任追究,進而保護品牌形象;也有觀點認為這或許是某種惡作劇,甚至是商業競争中的一招黑手。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到底是哪種情況,還需要警方進一步調查來澄清。對于新能源車的自燃問題以及扣車标的行為,我們大家還是保持冷靜,等待官方的調查結果吧。

“極狐這招真是吓我一跳,先扣标再說?其實這操作沒啥用,單看尾燈都能猜出是哪款車。”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極狐是啥牌子?我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有沒有人想過設計個‘翻轉替換車标’系統?必要時把車标換成競争對手的,這主意怎麼樣?”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你們确定他們是在拆車标,不是因為前機艙蓋打不開嗎?”

“極狐聽上去更像是賣保暖内衣的品牌。”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大不了賠你們一點錢嘛!”這話說得真豪橫,有錢的話怎麼不多投點兒進研發,讓車少自燃一點呢?

事情發生後,網約車司機已經報了警。他們公司原本買了一批極狐汽車用來跑網約車,現在還有9台和他自己這台一樣的車呢。面對這種情況,廠家這種态度讓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懂車的都清楚,這不是在扣車标,其實是在打開機蓋鎖斷電。如果不斷電的話,還可能引起車輛二次着火。”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這是什麼操作啊?掩耳盜鈴?扣了車标就不是你家車了?對自家車這麼沒信心?”

“大家了解一下吧,國産品牌也挺不容易的。”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有細心的網友說:他們從路人拍的圖檔裡看得很清楚,火是從座艙内開始的,動力電池是安全的。坐等消防和派出所的正式結論。”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車主把這件事發到網上,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他說,他想看到的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一個願意積極面對問題的廠家,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想方設法掩蓋真相的企業。

樂觀地看,車主的期望其實很合理。不隻是新能源車,任何産品都可能會出現問題,對企業來說,問題并不總是壞事。用積極的态度來處理問題,也能為企業赢得好聲譽。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這起事件明顯地揭示了兩個大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急需提升,廠商的危機處理能力也需要加強。

首先,廠商得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上,確定産品的安全性能達标。其次,建立一個完善的售後服務和應急響應機制也很關鍵,這樣一來,一旦出現類似問題,就能迅速而有效地解決,盡量減少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

新買綠牌車自燃,滅火後神秘人強拆車标,本想掩蓋結果家喻戶曉

此外,社會各界也不應該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标準疏忽不管,應該加強關注和監督,共同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