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视频加载中...

7月24日,浙江杭州一新买的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还好车主发现的早,躲过一劫难,可让车主感到意外的是,在大火被消防员扑灭后,现场来了几名不速之客,他们拿着工具来到汽车车头,然后开始拆汽车车标,车主上前阻拦制止,对方却不予理会。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突然冒出来一帮神秘男子,两个师傅,他们二话没说,直接拿起工具来撬车标。但是车标焊得太牢,怎么撬都撬不动。没办法,他们只好换工具来砸,砸完车标又开始拆车,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么做根本是自欺欺人。车主陈女士很不满,她说她公司才买了两个月的极狐车,原本是租给别的公司用的。车子自燃之后,还没弄清楚原因呢,这帮工作人员就来拆零件、拆车标。公司一共买了9辆这样的车,厂家这种做法只会让人更担心这车到底安不安全。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新能源车自燃这事儿都快成家常便饭了,可我们的极狐车还真是与众不同,自燃了不说,居然还有神秘特工来执行“灭迹”任务。这操作,真是把“死要面子活受罪”演绎得淋漓尽致!

车都快烧成渣了,车标有啥用啊,还能保住什么面子呢?但这帮神秘人的动作确实利索,火都没完全灭,他们就敢上去扒标,真是胆大包天。要不是车主及时报了警,我还以为这是哪部特工电影呢。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有人说这是在掩盖真相,保护品牌形象不受影响;也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我在想,如果真是竞争对手干的,也未免太拼了吧?冒着被烧的风险上去扒标,这不是把自己也送进火坑了吗?

正当大家都在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厂方领导来了一句“大不了赔点钱”,结果这话不仅没能平息众怒,反而像是往火上浇了油。车主们的怒火被这句话彻底点燃,网上的评论和批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极狐的评论区一时间被愤怒的留言淹没,厂方的公关团队忙到飞起,到头来只好设置评论只对自己可见,这操作尴尬得很。

网络上对这事儿的看法分成了两派。有的人直言厂家这是明摆着的掩耳盗铃,指出视频里那不是普通的敲打,而是有意为之:“仔细看看,人家是在前仓盖上敲的,要是真敲标的话,得直接对着标敲,距离这么远算怎么回事?后来前仓盖一开,标还在呢。”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而另一派则猜测车主可能是为了赚取高额赔偿和网络流量而故意策划此事,但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

厂家对这场自燃事故的首个反应竟是去撬车标,紧接着他们的态度是:“大不了赔点钱。”涉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我们是租车公司,从极狐那里买了10台新车,然后转租给其他公司,这些公司又把车租给了司机。车子自燃后,极狐的人员马上过来灭火,但在灭火的同时,他们居然开始拆车标和零件。我们的员工看不过去,上前去阻止了,因为自燃的原因还没查清楚,事情的性质还没定呢。”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汽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可在自家品牌的车辆出现自燃事件后,厂家第一时间的反应居然是赶紧铲除车标,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实在让人不齿。

对这个品牌来说,似乎车辆的安全问题都不如保护自家的品牌声誉来得重要。只要车上没有了品牌的标识,似乎所有问题就都与极狐无关了。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品牌的高管们也是在这种企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旦出事,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用钱来解决问题,对安全问题视而不见,有钱就能为所欲为,这种态度实在让人气愤。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极狐其实是北汽旗下的呢?敲掉车标,真以为就能蒙混过关?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这次新能源车自燃事件,真让大家对这种车的安全性都开始打问号了。至于那位擅自扒车标的不速之客,他的真实身份和动机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为了隐藏车辆品牌信息,以避免后续的责任追究,进而保护品牌形象;也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某种恶作剧,甚至是商业竞争中的一招黑手。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到底是哪种情况,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来澄清。对于新能源车的自燃问题以及扣车标的行为,我们大家还是保持冷静,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吧。

“极狐这招真是吓我一跳,先扣标再说?其实这操作没啥用,单看尾灯都能猜出是哪款车。”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极狐是啥牌子?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有没有人想过设计个‘翻转替换车标’系统?必要时把车标换成竞争对手的,这主意怎么样?”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你们确定他们是在拆车标,不是因为前机舱盖打不开吗?”

“极狐听上去更像是卖保暖内衣的品牌。”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大不了赔你们一点钱嘛!”这话说得真豪横,有钱的话怎么不多投点儿进研发,让车少自燃一点呢?

事情发生后,网约车司机已经报了警。他们公司原本买了一批极狐汽车用来跑网约车,现在还有9台和他自己这台一样的车呢。面对这种情况,厂家这种态度让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懂车的都清楚,这不是在扣车标,其实是在打开机盖锁断电。如果不断电的话,还可能引起车辆二次着火。”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这是什么操作啊?掩耳盗铃?扣了车标就不是你家车了?对自家车这么没信心?”

“大家理解一下吧,国产品牌也挺不容易的。”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有细心的网友说:他们从路人拍的图片里看得很清楚,火是从座舱内开始的,动力电池是安全的。坐等消防和派出所的正式结论。”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车主把这件事发到网上,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他说,他想看到的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一个愿意积极面对问题的厂家,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方设法掩盖真相的企业。

乐观地看,车主的期望其实很合理。不只是新能源车,任何产品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对企业来说,问题并不总是坏事。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也能为企业赢得好声誉。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这起事件明显地揭示了两个大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急需提升,厂商的危机处理能力也需要加强。

首先,厂商得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达标。其次,建立一个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应急响应机制也很关键,这样一来,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就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尽量减少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

新买绿牌车自燃,灭火后神秘人强拆车标,本想掩盖结果家喻户晓

此外,社会各界也不应该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疏忽不管,应该加强关注和监督,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