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衆多河流中,生活着各種魚類,作為釣魚佬這些魚能經常釣到,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常被誤認為是本土魚種的魚類,實際上卻是外來的入侵者。
柳條魚
柳條魚原名食蚊魚1927年被引入到大陸大陸控制蚊子和瘧疾,每天能吃上千隻蚊子。如今,柳條魚已廣泛分布于大陸長江以南的各類水域,雲貴高原水域也已發現柳條魚的存在。雖然食蚊魚在控制蚊子幼蟲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其繁殖能力強、适應範圍廣,在某些地區已經造成了生态入侵的問題。因為食蚊魚體型較小,嘴也小,經常成群結隊在水中上層搶食,也是釣魚人的煩惱之一。
斑點叉尾鮰
經常野釣的釣友知道,斑點叉尾鮰被歸到“雜魚”行列,原因當然是多又好釣。對于釣魚人來說,隻要不是守半天釣一起的都是“雜魚”。斑點叉尾鮰是1985年從美國引進,一種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淡水魚,喜歡在自然水域水流平穩水底有亂石堆、石縫、橋墩附近等障礙物附近藏身。
梭鲈
淡水中的“猛士”,餐桌上的佳肴。根據資料,成年梭鲈的體長通常在40至80厘米之間,梭鲈的最大體長記錄可以達到1.2米左右,而體重最重則可達到15公斤以上。梭鲈的身體呈梭形,肥厚而有力,體色淡黃,腹部則是黃白色或淡灰色。最特别的是,它的身體兩側布滿了淺黑色的斑紋,就像穿上了迷彩服一樣又稱“十道黑”。
END
作者/魚樂無窮
垂釣愉快,漁獲豐收!
垂釣快樂,文明先行,愛護水環境,共築生态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