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鲸新聞7月23日訊(記者 徐曉春)7月22日,瀚藍環境正式披露重大資産收購預案,私有化粵豐環保再進一步。
瀚藍環境最終出資26億元撬動這場行業矚目的百億收購,由廣東省國資出資20億元,剩餘資金由控股子公司瀚藍佛山申請并購貸款補足。與此同時,粵豐環保原股東則帶走部分辦公大樓、土地使用權等資産,以及粵豐環保新近入局的智慧停車業務公司,去年相關業務收入占比尚不足7%。
國資出資26億,貸款融資補足61億資金缺口
瀚藍環境背後由佛山市南海區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南海區國資局”)作為實際控制人,南海區國資局孫公司佛山市南海供水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海供水”)為瀚藍環境控股股東,持有公司17.15%的股份。此外,南海區國資局直接控股的廣東南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海控股”)以及佛山市南海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瀚藍環境15.45%和4.96%的股權,南海區國資局合計控制上市公司37.56%的表決權股份。
此次私有化粵豐環保的過程中,瀚藍環境拉上了南海控股以及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恒健”),在廣東恒健背後是廣東省國資委,兩位國資背景的聯合投資人資金實力較為雄厚。
截至7月22日收盤,粵豐環保市值約為117億港元,折合人民币約106億元,瀚藍環境本身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此次收購計劃。
瀚藍環境最終聯合背後的國資投資人,以26億元的資金撬動百億收購案。
為私有化粵豐環保,廣東恒健、南海控股合資的成立高品質基金,瀚藍環境則通過全資子公司瀚藍固廢與高品質基金,共同向瀚藍環境間接子公司瀚藍佛山增資40.2億元。增資前,瀚藍佛山5.8億注冊資金由瀚藍固廢全額認繳,此次增資的40.2億元資金,也由瀚藍固廢出資20.2億元,高品質基金出資20億元。
增資完成後,瀚藍固廢将持有瀚藍佛山56.52%股權,高品質基金将持有瀚藍佛山43.48%股權。同時,瀚藍佛山還将向境内銀行申請61億元的并購貸款。若無法從境内銀行取得相應融資,瀚藍佛山還将從招商銀行倫敦分行或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分别取得47億港元、63億港元的融資貸款,進行兜底。
最終,瀚藍佛山拟向要約收購粵豐環保的主體瀚藍香港增資不超過113億港元,或人民币105億元,用于支付對粵豐環保私有化的對價。根據收購預案,瀚藍環境給出私有化粵豐環保的登出價格為4.9港元/股,截至7月22日收盤,粵豐環保股價為4.39港元/股,私有化主要價格較之溢約11.62%。
在私有化完成後的12個月内,廣東省國資控制的高品質發展基金将有權選擇以認購瀚藍環境股份、現金轉讓所持粵豐環保股權等方式實作退出。
2023年,瀚藍環境實作營業收入約125.41億元,其中固廢處理業務收入64.33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2.83%,是公司核心增長動力來源。瀚藍環境的固廢處理業務中,約11.73億元收入來自工程與裝備業務,生活垃圾焚燒業務(不含工程與裝備)收入約是32.68億元。
此次收購标的的粵豐環保同樣為節能環保行業企業,粵豐環保的主營業務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智慧城市環境衛生等。目前,粵豐環保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去年粵豐環保全年營業收入約為49.8億港元,其中售電及垃圾處理業務收入約是34.3億港元。
瀚藍環境認為,收購粵豐環保後,将進一步提升公司固廢處理業務規模及産能,全國垃圾焚燒市場格局也将改變。
原股東帶走智慧停車等新興業務
與此同時,粵豐環保原股東剝離帶走了智慧停車子公司、土地房屋以及商業物業等資産。
根據2023年年報,粵豐環保大股東臻達發展由境外信托公司控制,全權受益人包括黎健文、李詠怡及李詠怡的個人信托,信托受益4人為李詠怡及其直系家族成員。
李詠怡擁有25萬份認股權,能夠以4.39港元/股的價格取得粵豐環保對應股權,目前李詠怡以上述認股權接受瀚藍環境的要約。在全部私有化完成後,臻達發展持股比例将由54.75%降至7.23%。
瀚藍環境推進要約收購的同時,臻達發展以1.35億元的價格收購粵豐環保間接全資子公司粵豐科維,後者擁有位于中國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3街坊1/5丘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等相關資産。
同時,臻達發展以1.65億元的價格買下了香港的辦公大樓等資産,資産組合包括了粵豐環保旗下位于香港德輔道西9号京光商業中心28樓、29樓的商業物業及一個位于德輔道西9号京光商業中心2樓P12、P22号的停車位,以及29樓之上的天台。
此外,臻達發展以3000萬港元的價格拿走了粵豐科技全部股權,後者主要在中國從事提供智慧停車解決方案的業務。從年報來看,去年粵豐環保為超過4.7萬個停車位提供智能停車解決方案,覆寫廣東省、河北省、重慶直轄市、湖北省、山東省、四川省及湖南省。不過,目前相關收入占比較小,去年粵豐環保全部環境衛生及其他服務收入占比隻有3.42億港元,占比約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