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江漢風報道:五育融合促成長,青春力量助振興。7月8日以來,長江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力博支教團五支支教隊、40餘名志願者先後奔赴宜昌市遠安縣洋坪鎮、荊州市石首市大垸鎮、久合垸鄉、荊州開發區魚農橋街道、監利市中泰電子湖北有限公司,開展暑期留守兒童和職工子女關愛服務,為當地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七彩課程融五育,暑假學堂開班啦

6月,長江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積極聯系地方政府,推動校地合作,與石首市大垸鎮等五地達成合作意向,聯合開展力博支教團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經過前期調研,力博支教團師生充分了解了當地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身心健康情況,基于此,力博支教團面向院、校招募了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體育教育、臨床醫學、漢語言文學等10個專業的41名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志願者。依托隊員豐富的專業背景,力博支教團針對農村留守兒童五育短闆,設定了國防教育課、體育舞蹈課、足球啟蒙課、傳統禮儀課、閱讀分享課、硬筆書法課等“七彩”課程,塑造審美,啟迪心靈,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教學娛樂相容的暑假課堂。

經過系統專業的教育訓練和緊密精心的籌備,長江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于7月8日上午舉行力博支教團赴五地社會實踐出征儀式。7月9日—7月12日,五地“暑假學堂”開班,260餘名學子正式開始在“力博暑假學堂”的學習生活。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思想引領“紅領巾”,巧手繪就趣童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強化政治引領,旗幟鮮明培養共産主義接班人,力博支教團大垸隊聯合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開展“軍民魚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志願者向大垸鎮的孩子們講述了紅軍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的故事,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曆程娓娓道來,榮民黃敏介紹了他的軍旅生活,号召同學們立志報國,将來投身于國防偉大事業中。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老師,如果我是這件青花瓷,我會說‘好熱呀’!”稚嫩的聲音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原來,在荊州經開區魚農橋街道的南港河社群和楊家河社群的暑假學堂上,志願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如果國寶會說話”美術設計課,帶領孩子們了解中國古代文物,并在紙質的瓷瓶上繪制紋路,穿越千年,與文物對話,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足球舞蹈強體魄,搏擊拳操健身心

青少年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針對留守兒童運動内驅力不足、運動能力較差的現狀,力博支教團開設了豐富有趣的體育課程和活動。力博支教團洋坪隊的志願者開展“蹴鞠or足球?”足球啟蒙課,讓洋坪鎮的孩子們了解足球的起源,在探索曆史中激發足球學習興趣,在學習腳底踩球、腳内側射門等足球技巧中提升運動能力。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支教團中泰隊則注重學生體态塑造和身體協調能力提升,重點打磨了搏擊操、形體舞蹈等課程,為監利市中泰電子的職工子女養成優美的體态打下良好基礎。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心理輔導有成效,安全教育護啟航

來到石首市久合垸鄉後,志願者發現孩子們的眼睛總是四處躲閃,很多孩子羞于表達自己。發現這一問題後,志願者們結合教體學院心理學專業特色,開展了一堂“我是誰?”的心理輔導課。志願者以遊戲為切入點,抓住孩子們愛玩的天性,一起玩了“猜猜是誰”“我有情緒”“我想對你說”等團體遊戲,課堂氣氛随着遊戲進行越來越歡樂,孩子們逐漸敞開了心扉,大聲談論自己的愛好和夢想,眼睛裡閃耀着對未來的憧憬和生活的希望。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暑假是溺水事故多發期,特别是石首境内水域多、近期水情重,力博支教團久合垸隊的志願者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演練活動,志願者導演了一場體驗式防溺水安全情景演練,學生小演員向師生們展示了“溺水錯誤施救”“溺水正确施救”“溺水者無意識後施救”“溺水者抽筋後施救”等四個場景,生動的表演讓大家了解了溺水時不同情況下應該如何正确處置,警示孩子們要珍惜生命,遠離危險水域。大垸隊則聯合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部志願者,通過實際操作向孩子們傳授心肺複蘇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科普急救方法。

暑期“三下鄉”|長江大學:教體學子五育并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

此次支教活動以“益啟童行”為主題,旨在依托院校專業特色,五育并舉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随遷子女成長。長江大學教體學院力博支教團隊員們積極響應國家号召,依托專業知識,深入荊州和宜昌五地開展調研和暑期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用青春行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為留守兒童健康茁壯成長注入青年力量。

(通訊員:李哲 黃嘉穎/編輯:王向明/一審:唐傑/二審:王桃芳/三審:江敏)

江漢風用戶端,荊州新聞第一端。關注荊州政務、民生、關注您身邊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權威入口、便民服務都市生活圈,将傳統品牌《江漢風》的品牌價值注入,整合省内、市、縣新聞、政務、服務,還推出了報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樣闆,多樣化豐富使用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