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自從歐盟成為美國的附庸,“親美反華派”開始全面掌控歐盟,這就導緻歐盟的對華政策逐漸“美國化”,一切以美國的意志馬首是瞻。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随着美國發起貿易戰,對中國的電動車産業加征關稅,歐盟也緊随其後。隻不過,歐盟内部并不是鐵闆一塊,面對與中國交友還是為敵的選擇,7月16日,歐盟釋出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反補貼稅的投票結果。其中,12個歐盟成員國表示支援,4個明确反對,還有11個成員國則選擇了棄權。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從投票結果來看,咱們在歐洲的老鐵國家匈牙利沒有讓人失望,果斷地投下了反對票,德國、瑞典、芬蘭則投了棄權票。這裡尤其要說一下德國,自歐盟作出決策以來,德國就一直反對加征關稅。畢竟,中德友好交往多年,雙方的經濟合作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尤其是在汽車領域,德國汽車三巨頭都在中國有龐大的産業,可以說和中國市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德國車企普遍希望歐盟不要加稅,因為這會引起中國的對等反制,甚至會影響到這些企業的在華市場利益。有着同樣訴求的還有瑞典,因為瑞典最大的車企沃爾沃被大陸吉利汽車收購了,瑞典也希望通過對話溝通代替制裁打壓。反而是法國,這個此前強調自主,對中國電動車關稅态度模糊的國家,卻投下了贊成票,無疑是從背後敲了中國一記悶棍。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至于說投贊成票的國家,包括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這些國家基本是“身不由己”,因為它們已經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事事都要按美國的方向去做。就以意大利為例,此前意大利還和大陸在“一帶一路”上合作,而就在相關合作順利推進之際,意大利政府突然宣布退出“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原因很簡單,美國進行了幹涉。對于法、意、西等一批投贊成票的國家,其中大多數國家也并非真心和中國為敵,而是迫于美國的淫威。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既然歐盟已經正式對我們揮起了關稅大棒,我們也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就在歐盟内部開會的同時,中國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已經開啟。其中,中國最大的白蘭地進口國法國,正在接受我們的反傾銷調查,法國大批紅酒企業和莊園主們要膽戰心驚了;與此同時,大陸還對歐盟的豬肉出口産業展開反傾銷調查,這涉及法國、西班牙和丹麥。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有網友或許會說,豬肉市場那麼大,失去了中國而已,這些國家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事實并非如此。資料顯示,中國2023年共進口了價值超60億美元的豬肉及豬副産品,其中近一半來自歐洲。少了歐洲市場,我們還有其他市場可以選擇。畢竟,對于全球豬肉消耗量最大的中國,很難有國家不動心。再者說,因為烹饪和飲食習慣的關系,歐美國家的消費者普遍不吃豬腳、豬耳和内髒等副産品,而這些産品在大陸卻是美味佳肴。這也意味着,如果大陸不引進這些豬副産品,這些國家隻能任其浪費。

歐盟投票出爐,11國對華投了棄權票,有個國家給了中國一記悶棍

目前來看,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臨時關稅的決策要到11月份由歐盟進行終裁,剩下近4個月裡,中方必然是采取兩步走戰略,一面繼續和歐盟進行對話,一面同等實施反制。值得一提的是,7月18日,作為親美派政客的馮德萊恩再次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連任後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目标保持不變。到2035年,所有包含内燃機、會産生碳排放的汽車都将禁止銷售。這也意味着,歐盟汽車市場的“油轉非”程序依然沒有改變。距離2035目标僅剩下11年,歐盟能用這段周期徹底取代中國電動汽車,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嗎?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