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H1械企IPO成績單:1勝13敗!

6月26日,愛迪特在深交所創業闆上市,成為上半年A股醫療器械闆塊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企業。

2024H1械企IPO成績單:1勝13敗!

但成績單的另一邊是13家械企IPO在A股折戟,已接近去年全年的15家。13家終止械企涉及心血管介入、IVD、精密裝置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4家在創業闆終止、9家在科創闆終止,終止原因均為企業主動撤回申請。

成績”慘淡“的背後是IPO政策的一步步收緊,從“827新政”到新“國九條”,主機闆上市标準、研發投入等要求不斷上調。今年6月,即新“國九條”落地的第二個月,就有5家械企主動撤回申請。

市場環境正在曆經變革,IPO“撤回潮”還将繼續。持續高壓下,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且短期内難以實作盈利的械企仍将面臨着突破重圍還是打道回府的抉擇。

01、1家“入圍”,13家“撤單”

好消息是:6月26日,愛迪特在深交所創業闆上市,成為上半年A股醫療器械闆塊成功上市的企業,使得人們對于“A股IPO收緊、拒絕醫療器械”的疑慮有所減輕。壞消息是:上半年6個月,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一共就此一家。

雖然是“獨一份”,但愛迪特上市當天表現亮眼,從原本44.95元的發行價飙升至99.99元的開盤價,當日收盤時稍有回落,降至84.02元,但較發行價仍上漲了86.92%。

2024H1械企IPO成績單:1勝13敗!

作為國内領先的口腔修複材料及口腔數字化裝置提供商,愛迪特發展勢頭迅猛。據愛迪特财報顯示,近幾年,愛迪特營業收入呈逐年上漲趨勢,2021-2023年營業收入分别為5.45億元、6.03億元、7.80億元;淨利潤分别為0.55億元、1.16億元和1.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愛迪特可觀的營業收入離不開其對創新的追求和對全球網絡市場的布局。從創立起,愛迪特就聚焦材料創新,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及其子公司共獲得 93 項專利,且已形成覆寫高中低端的全産品系列。此外,其産品已遠銷歐美、日韓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了美國、德國、法國、日韓等國在内的口腔義齒制造企業長期合作夥伴。2021-2023年,愛迪特境外收入占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别為44.49%、57.61%、58.80%。

對于愛迪特上市,行業内有人慶幸,認為這是械企IPO的曙光;但也有人認為這隻是上輪IPO熱潮下的遺腹子,早在2022年11月愛迪特就已獲得上市委會議“準許上市”的結論,但其用了一年時間,直到2023年11月才完成注冊工作。

不管是曙光,還是遺腹子,他都是上半年唯一的入圍者。比起“僅此一家”的遺憾,更糟糕的是:2024年上半年有13家械企IPO終止,終止原因均為企業主動撤回申請。

1月8日,深交所官網顯示,深圳博納精密創業闆IPO終止。這是今年第一家IPO終止的械企,而終止時間距離其第三次遞交招股書不到一個月。根據此前披露的稽核問詢,深圳博納精密發行人的成長性、核心技術和主要産品的先進性、境外收入的可持續性等在問詢中遭到了質疑。發現競争力不符合上市标準可能是其選擇撤回申請的原因。

同時,今年在創業闆終止的其他3家械企:蘇州速邁醫學、杭州微策生物、基因科技(上海),也大多存在着企業核心競争力不足、缺乏多元化布局、存在潛在風險等相關問題。

而今年在科創闆終止IPO的第一家械企是上海捍宇醫療。據悉,捍宇醫療使用的是科創闆第五套申報标準,該标準對公司的營收和利潤沒有具體要求,但要求申報企業至少有一項核心産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且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

盡管目前捍宇醫療共有12項發明專利,但其中11項都源于收購受讓,其創新能力堪憂。同時,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1-9月,捍宇醫療淨利潤虧損分别達到了5644萬、9069萬、1.13億元和5314萬元,且未來一段時間内,也可能會持續虧損,無法滿足科創闆第五套申報标準。

不僅捍宇醫療一家,采用第五套标準折戟科創闆的企業還有艾柯醫療器械、錦江醫療,兩家”撤單“企業也均存在大額虧損現象和未來營收可能不佳的問題。

02、IPO政策收緊是主要原因

1勝13敗的背後不是好的企業越來越少,而是IPO政策越來越緊。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宣布階段性收緊IPO,内容包括加強對IPO企業的審查力度、對IPO中介機構、資訊披露的監管等。今年3月15日,證監會釋出了《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的意見(試行)》,再次提升對IPO的申報和監管。4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也被稱為新“國九條”)。随後,三大所釋出了修訂後的《股票發行上市稽核規則》,内容涉及上調主機闆上市标準、上調研發投入等科創屬性評價名額、強調創業闆成長性要求等。換言之,就是在原本的IPO收緊政策上進行了“加碼”。

  • 将“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由“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調整為“累計在8000萬元以上”
  • 将“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調整為“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并能夠産業化的發明專利7項以上”
  • 将“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由“達到20%”調整為“達到25%”

根據證監會所披露的檔案,IPO政策收緊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态平衡。過去,一些公司在财務狀況、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問題,卻依然成功上市,這不僅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此外,金融風險的防範也是IPO政策收緊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爆出财務造假、經營不善等問題,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金融風險。是以,在IPO政策收緊下,三大所對公司财務報表的真實性、透明度的要求逐漸提高。

除對财務報表中的銷售業績有要求外,在IPO稽核問詢中對銷售合規性的審查也在逐漸收緊。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披露的資訊顯示,醫療領域是2023年反腐重點行業中被起訴人數最多的行業,共有580人被起訴職務犯罪。受此影響,醫療器械企業在IPO稽核問詢中均涉及銷售費用和推廣費相關問題,因為兩大費用的占比與商業賄賂風險的相關度較高。

6月5日終止IPO的四川錦江電子,此前就在首輪問詢中,被問及其會務及學術推廣費大幅上升的背後是否存在行賄現象。受此影響的還有老牌IVD愛康生物,其IPO狀态卡在問詢階段超過500天,在期間其更新了2022年之前的财報,但後續再無任何上市回應,直到4月8日IPO狀态變為終止。

IPO收緊不僅是醫療器械行業受到了影響,各行業中的企業都在層出不窮的新規下面臨着是否要終止的抉擇。根據wind資料統計,2024年上半年IPO終止企業已達294家,是去年同期終止數量(122家)的2.41倍,而其中有281家為主動撤回申報材料。同時,6月,即IPO新規落地的次月就有115家終止,較5月增長了73家。

A股市場是國内企業獲得資本支援的重要途徑之一,IPO的收緊意味着企業通過資本融資的難度增加。同時,更嚴格的稽核标準和監管要求意味着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確定合規,即在此影響下企業合規成本也可能增加。

對于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醫療器械企業來說,這種影響更甚,因為其本身就面臨着嚴格的監管要求。醫療器械企業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研發和創新,IPO政策收緊可能使這些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更大挑戰,進而影響其研發進度和創新能力。進一步來講,這種情況也可能會促使一些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尋求通過并購或整合來獲得資金和資源,導緻行業集中度提升,大型企業通過并購擴大市場佔有率。此外,醫療器械的盈利之路漫長,一個新産品的面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經曆産品注冊、物價審批、臨床接納等曆時較長的環節,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需要通過外部資金來維持營運,進行商業拓展。

2024H1械企IPO成績單:1勝13敗!

03、“淘汰賽”還将繼續

日前,停了三個月的北交所,半年的上交所和深交所IPO受理已恢複正常。同時,從5月開始,三大交易所IPO上市委會議也已陸陸續續重新開機。這一變化意味着一些企業的IPO申請将迎來新的進展,這場“淘汰賽”還将繼續。

今年3月31日,上交所一天内更新高達237家企業IPO中止,從送出狀态來看,都是由于IPO申請檔案中記錄的财務資料已過有效期。

目前,已有一些械企補交了财務資料,并進入了問詢階段,但今年第二個醫療器械企業IPO何時誕生還不得而知。

  • 6月25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山東威高血液已認證上市問詢
  • 6月29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杭州鍵嘉醫療在科創闆IPO已問詢
  • 6月29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深圳北芯生命在科創闆已更新送出相關财務資料

值得關注的是,在三大所IPO受理恢複幾天後,醫療器械領域的IPO申請便取得了零的突破。愛舍倫是2024年開年以來,首家IPO申請獲受理的醫療器械企業,這無疑是給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但目前來看,證監會在提高市場透明度和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的決心不會改變,“帶病過會”的可能性也在降低。6月19日,證監會又釋出檔案《關于深化科創闆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八條措施》,強調要強化科創闆“硬科技”定位,嚴把入口關,堅決執行科創屬性評價标準,優先支援新産業新業态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在科創闆上市。

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在全球金融市場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波動性的情況下,收緊IPO是大勢所趨。加大IPO收緊的力度在短期内可能會對部分企業的融資計劃産生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這一政策調整有助于提升整個市場的健康度和穩定性。當下,企業應當做到的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合規經營和穩健發展,提升核心競争力,以迎接未來更加嚴格的市場考驗。同時,投資者也需提高風險意識,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追漲殺跌,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