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中國的對外戰略是“西穩東進”,也就是在國家西部地區保持穩定,然後國家影響力開始對東部擴充。

中國采取這種政策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過度消耗國力。畢竟要是中國同時朝東部和西部拓展,很可能會腹背受敵。

但是就如今中國所面臨的周邊局勢來看,咱們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方面美國在中國台灣問題上搞各種小動作,想要引爆“台海戰争”;另一方面該國又想勾結印度,和印度夾擊中國。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台灣問題概念圖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中國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是很可能背腹受敵的。

美國和印度無法在軍事上取得優勢

不過就中國、印度、美國這三方面對的地緣情況,中國要應對這種背腹受敵的情況也不難。

印度方面,中國占據的地緣優勢太大了。隻要西藏高原還在,印度要想主動進攻中國就得付出巨大的代價。

就現在印度和中國面臨的地緣情況,對軍事的影響有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那就是當印度戰機從印度機場起飛,飛到5000米高空後,終于能和中國部署在邊界線上的陸軍處于同一高度了。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中印邊境地形

就中印這種地緣差距,中國列印度就是猛虎下山之勢,印度打中國光是一個後勤問題就能拉爆它。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能以部署在邊境線上5萬人的兵力,對抗印度部署在中印邊界線上20萬人的大軍。

并且中國這5萬人對陣印度這20萬人,還有巨大的優勢。

印度之是以在邊境線上部署20萬人而不是更多,是因為以印度的後勤能力隻能支撐20萬人在高原上活動了。

此前加勒萬河谷沖突之後,印度就一度爆出邊境線上的士兵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住簡陋帳篷的新聞。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駐邊境印軍

如果條件足夠,别說是20萬人了,就是40萬人印度都可能派上去。

至于美國方面,雖然美國的整體軍事力量強于中國,但美國最大的問題是距離中國太遠。

在中美之間隔着一道太平洋的情況下,美國很難将足夠的軍事力量投送到中國周邊。

美國要對付中國,最為依仗的軍事力量是它的航母艦隊。

但随着這些年來美國造船業的逐漸衰弱,美國能夠對外部署的航母數量也是越來越少。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美國艦隊

到現在美國基本隻能對外部署2艘航母。

如果能同時對外部署3艘航母,那都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了。

再加上中國本土以火箭軍、空軍為首的軍事力量組建的區域拒止體系,美國海軍力量沒有靠近到中國3000公裡内的能力。

是以美國和印度要想在軍事上對中國實施兩面包夾是很難的,因為地緣的緣故,印度和美國很難打進中國國土。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美國艦隊

美國從經濟上圍剿中國

當然,從軍事上不行,那還可以從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包夾中國。

事實上這種戰術美國從上世紀就在用了。日本、南韓等“美國小弟”之是以能成為發達國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美國對這兩個國家進行扶持。

美國扶持這兩個國家的根本原因,是想讓日韓成為“亞太橋頭堡”,以圍堵上世紀的蘇聯以及本世紀的中國。

日韓成為強大的經濟體後,就會在經濟上産生虹吸效益,亞太區域的國家做生意都會想着先和日韓做,而非是和中國進行經濟交流。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再牢牢把控着日韓,不允許這兩個國家和中國進行更深入的經貿往來,就能實作對中國的“經濟圍堵”。

現在美國要圍堵中國,又想着将印度拉進來。

此前莫迪通路美國的時候,拜登就承諾将對印度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扶持印度的一系列産業。

現在很多的美國企業都開始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将大量資金投入到印度,在印度投資建廠,希望讓印度成為“世界工廠”以替代中國,進而完成對中國的圍堵。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印度工廠

軍事上的對抗可以通過一場戰争就看到結果,但經濟上的對抗要發揮作用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

是以中國、美國、印度這三方的對抗會長期化,這可能是一場新的“冷戰”。

美國的經濟圍剿很難成功

不過美國要想拉着印度在經濟上圍堵中國已經很難了。第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工業實力,它已經沒法再對印度進行有效的投資。

上世紀的美國之是以能扶持日本、南韓、中國台灣等,根本原因是當時的美國手裡真的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

就比如說美國對外投資新能源汽車産業,美國手裡首先得有足夠強的新能源汽車産業,才能對外進行投資。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新能源汽車

但現在美國的新能源汽車明顯沒有競争過中國,那美國宣稱要對外投資新能源汽車産業,那就是在開白條了。

并且現在的美國手裡已經沒有多少的優勢産業了,它再對外進行投資,隻會徹底搬空自己國内的産業。

第二個原因,是印度的體量太大了。

美國要扶持日本、南韓等幾個小國和地區,扶持的總人口也就2億人左右。

但是印度可是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美國要扶持印度,相當于要付出以往7倍的努力和成本。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很顯然,面對一個在人口體量上是自己好幾倍的國家,美國對其的扶持将“不堪重負”。

第三個原因,是任何國家的發展都是需要時機的。西方比中國先一步工業化,之後中國要趕上來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大家也都知道。

在工業和産業發展上,隻要你慢了一步,就很可能步步慢了。

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工廠,需要和中國這個“先發工業國”進行競争。

中國的擔憂或将成為現實?一旦台海爆發戰争,中國或許會腹背受敵

中國已經具有了工業的先發優勢

但一步慢步步慢,在世界上已經有一個世界工廠的情況下,印度要想替代中國,需要付出比中國大好幾倍的努力和代價。

參考資料:

【1】台海網·《“抗衡‘一帶一路’”?美歐印要搞“印歐經濟走廊”》

【2】中國日報網·《印度的戰略誤判:“倚美抗華”“聯美制華”隻會掉入美國陷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