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作者:慧跑

注意慧跑,幫你輕如羽毛,跑無傷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如何更科學、更有效地提高耐力,是大衆跑者十分關心的問題。

随着大衆跑者的不斷成熟,很多跑者在系統訓練、積累跑量、注意LSD、間歇性跑步等綜合運用不同跑步訓練方法方面都做得很好。

那麼,還有什麼措施能比這些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幫助公衆實作耐力提升呢?

其實方法就是那些,如果大衆跑者想要提高得更快,那麼就是在訓練中更加注重細節,訓練更加精煉。

今天的方法,是跑步訓練的一個重要細節,也是許多精英運動員和專業中長跑教練在訓練中常用的方法。

這種方法很少被群衆跑步者使用,即跑步訓練的"慢先,快"原則。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什麼是"先慢,後快"的原則

這意味着,大衆跑者,無論是在LSD訓練、日常中距離正常訓練,還是間歇跑訓練中,都要注意最後兩公裡或一兩組間歇性跑步,要加速,即比以前更快。

例如,你做15公裡的LSD訓練,在前方13公裡你用5:00的速度,然後最後1-2公裡,你可以加快速度到4:45-4:30進行訓練;

例如,你做八組1000米間隔跑步,在前六個1000米,你用4:00的速度,在最後2個1000米,你可以把速度提高到3:30-3:45的速度。

也就是說,在跑步訓練的最後階段,加快速度,然後完成訓練。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跑步訓練"先慢,後快"有什麼好處?

1、有效提高抗疲勞能力

首先要強調的是,"慢先快"并不适合初級跑者,這種方法更适合具有一定訓練基礎的成熟跑者。

成熟的跑步者具有更好的心肺耐力,并且在一般訓練中不會100%努力地跑步,是以在最後階段完全能夠加快速度。

注意這裡的速度提高,并不是讓跑者沖刺通過最後一兩公裡,那是不現實的,而是讓跑者适當加快速度,進一步提高心率,力争達到我的最大心率。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這種慢速訓練可以幫助跑步者提高抗疲勞能力,這對防止馬拉松比賽後期下降起着重要作用。

因為先慢後快是讓跑者感到有點疲憊,也是要克服疲勞,達到速度,這無疑會進一步調動和發揮跑者的潛力,而發展潛力是跑者處于瓶頸階段,克服瓶頸的關鍵措施。

2、進一步調動心肺,促進耐力提升

慢道訓練是基于跑步者已經達到一定水準的心率,然後進一步刺激心肺系統,進一步提高心率,挖掘潛能的作用。

因為在跑步訓練結束時,跑步者的心肺系統相對穩定,這種速度的提高會讓心肺系統承受更大的負荷。

根據刺激-反應-适應理論,如果總有一種訓練模式,跑步者的心肺系統功能會因适應而停滞,無法進一步改善。

而通過最後階段的奔跑速度,可以在工作達到一定水準的基礎上進行再動員和再增強,打破心肺系統的平衡,進而産生新的強刺激,并不斷對心髒施加可變負荷,對于心肺功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3、刺激神經肌肉,避免動作模式過于單一

如果我們的身體隻是一個固定的節奏和強度的運動,随着時間的推移,神經肌肉适應這種模式,此時想要身體以其他力量或運動方式,就會有神經不能有效控制肌肉的尴尬,好像跑步不能想得快,想慢一點就不能減緩的尴尬。

在平時的訓練中,慢快訓練,使神經經常受到不同的刺激,這樣大腦就能保證足夠的柔韌性和可塑性。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4、提高跑者的最大速度,消除連續慢跑的副作用

長期慢跑運動使身體更活躍,與氧化功能密切相關的酶,而與速度相關的糖酶和磷酸化能量供應酶則不那麼活躍。

跑步者會逐漸适應并習慣慢跑,此時身體産生的快速奔跑的肌肉纖維活動能力就會變得低效,這時就會對最快的速度産生很大的影響。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5、運動會,最難的訓練内容要停留在訓練結束時

在跑步結束時,适當的速度提高無疑也是一種意志素質的鍛煉,它要求你在更疲憊的時候才能克服自己的身體到心理上的慣性,沒有一點意志素質顯然是很難做到的。

當然,看到訓練的結束,跑者的精神往往會感到更加振奮,好好利用這種語氣,達到提速,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精英玩家一般采用先慢下來,越來越快的訓練方法

1、馬蘇山

日本馬拉松嫂子矢間彌生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第八名,近年來取得了重大進展。

她在日本MGC奧運選拔賽中以全國紀錄領先,但速度慢至第六名,但從那時起,她和她的教練就專注于克服馬拉松比賽的下半場。

他們在美國阿爾伯克基高海拔基地進行訓練,山下平時訓練中使用的主要訓練方法之一是八組×5000米,她以3:20 /km的速度跑完前六個,然後更快地完成最後兩個。

"我按照自己的方式訓練,如果你想把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你需要以更高的品質訓練,作為一名奧運馬拉松運動員,我會做一些很酷的事情,"她說。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這種由Yamayama進行的高強度中距離間歇訓練,既不是嚴格意義上不超過3-5分鐘的經典間歇訓練,也不是LSD訓練。

它是一組以馬拉松速度或略快于馬拉松速度的重複訓練,可以了解為乳酸門檻值的間歇性跑步。

從速度上看,3分20秒的速度如果跑馬得分為2小時20分鐘,要達到Maxu的一座山峰的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以這個速度跑幾跑5公裡并不難,但是要連續完成8次,而接下來的兩次也需要加快速度, 這種教育訓練更加困難。

正是在魔鬼般的訓練方法的作用下,伊山正雄成為具有一定國際競争力的日本頂級女子馬拉松選手。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2、基普喬格

在YouTube上,有一段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的視訊,于2018年8月28日為2018年柏林馬拉松賽的下半場進行訓練。

衆所周知,基普喬格在2018年柏林馬拉松比賽中以2:01:39的成績打破了馬拉松世界紀錄,距離柏林馬拉松賽還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這首先反映了自行車訓練的理論,因為它越來越接近比賽,突出了訓練的強度,并适當地減少了訓練量。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基普喬格和他的隊友們有15組1000米的間隔,休息時間在1分到45秒到2分鐘之間,這比他們完成1000米所需的時間要短,而不是通常了解的間隔跑,通常需要1:1。

縮短間歇時間相當于增加訓練密度,增加訓練難度,而且是高原環境,這确實是一次難度大的間歇跑步訓練。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基普喬格每組跑1000米需要多少時間?

這是 15 組 1000 米中每組使用的時間:

第1組:2:46

第2組:2:48

第3組: 2:47

第4組:2:48

第5組:2:47

第6組:2:48

第7組:2:47

第8組:2:47

第9組:2:48

第10組:2:47

第11組:2:47

第12組:2:48

第13組:2:47

第14組:2:42

第15組:2:37

可以看出,基普喬格的步伐基本保持在2:47-2:48左右,但最後兩組分别加速到2分42秒和2分37秒。

這充分展現了馬拉松跑者訓練先慢後快的原則,間歇性跑最後幾組加速也是頂級運動員使用的訓練方法。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3、薩德爾

2021年7月17日,美國運動員、東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第三名選手塞德爾(Seidel)在亞利桑那州舉行的強度訓練中也應用了第一慢速和快車道原則。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本課程的時間表是:六次1英裡長跑(1.6公裡長跑)和四次400米長跑,就像Seidel的六次1.6公裡長跑一樣

前1英裡 5:17

第二個1英裡 5:14

第三個1英裡 5:11

第四個1英裡 5:14

第五個1英裡 5:10

第六 1 英裡 5:01

前400米73.3秒

秒 400米 73.5秒

第三 400m 73.2秒

第四次400米 72.1秒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塞德爾的訓練課一般的特點是間歇跑越來越快,這也是頂級運動員的重要訓練特色。

一些群衆跑步者,由于缺乏能力,往往間歇性地跑得越來越慢,甚至無法完成訓練計劃。Seidel成功完成了教育訓練課程,這是高品質教育訓練課程的重要特征。

也就是說,真正高品質的間歇性跑步,在接下來的幾個群體中接近身體的極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

也就是說,在多組間歇性跑步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在接下來的幾組中逐漸加快速度,可能很困難,但也非常有效!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小結

跑步者在日常訓練中,無論是間歇性跑步訓練,還是LSD訓練,都要注意落實慢先快的原則。

這個訓練法讓多位精英跑者受益,也包括基普喬格:跑者不妨一試

在最後兩三公裡的LSD訓練中加快速度,每公裡15秒到1分鐘,而在間歇跑步訓練中,最後兩組速度也應該加快,以盡量最大化自己的心率。

慢速訓練方法可以讓跑者進一步增強抗疲勞能力,調動體能,這比訓練後跑的速度要均勻,隻産生這麼小的變化,但可以顯著提高訓練效果,跑者不妨試試吧!

單擊列以收聽課程

讨論主題

在日常訓練中,您是否有從慢到快的原則?

告訴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