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這個故事,來自老家農村的一位張阿姨。

01 早年喪夫,幸得晚年含饴弄孫

張阿姨60歲了,在50歲的時候,就從老師的崗位退休了。

10年的時間,她張羅兒子娶親、買房買車、生子,如今有兩個孫子,大的8歲,小的6歲,都是張阿姨親手帶大的。

張阿姨的兒子,在隔壁一個更為發達的城市工作,當時房價還沒那麼高,在10年前,張阿姨就給兒子全款買了一套小三室,花了一百多萬。

後來,孩子出生了,兒媳打電話請張阿姨來幫帶孩子,張阿姨很開心,便搬過去和兒子兒媳住在了一起。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這一住,即使8年,她将兩個孩子都撫養長大,這期間,家裡大部分的開支,都是張阿姨來的。張阿姨覺得,兒子兒媳工作也不容易,自己每個月有5、6千的終身俸,平時也用不上,不如給兩個孩子減輕點壓力。

買菜、孩子衣服零食等,都是張阿姨買的,一個月少說也得花3千塊錢。

一直以來,張阿姨是滿足的,兒媳好相處,兒子也孝順。

雖然早年喪夫,但是張阿姨在晚年能夠含饴弄孫,她覺得自己還是非常幸運的。

02 被啃老,被抛棄

在一個月前,兒子忽然和張阿姨說,他買了一套學區房,但是他最近收益不太行,看張阿姨能不能幫還一下。

張阿姨也是剛知道,兒子和兒媳為了給孫子上更好的學區,是以買了一套學區房,每個月還貸壓力還挺大。

之前是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張阿姨覺得,自己存錢的利息,可沒有貸款利息多,是以将自己剩餘所有的存款,都給了兒子,讓兒子将貸款都給提前還了。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還完之後,兒媳對張阿姨說:“媽,現在住的地方距離那個學校有點遠,是以我們決定搬過去住。”

張阿姨同意了,表示她可以幫收拾東西,然後和他們一起搬過去住。

但是兒子卻說:“媽,你這麼多年幫我們帶孩子太辛苦了,我和麗麗商量了一下,以後我們想自己教育孩子,要不然,孩子和我們就太疏遠了,正好您老也輕松一下。”

張阿姨作為老師,自然也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麼重要,也不好拒絕,便答應了。張阿姨覺得自己在這個城市待太久了,也想回老家看看。

回到老家的張阿姨,走了很多親戚,開心得很。

有一個親戚對張阿姨說:“以後孩子,是你親家帶啊?”

張阿姨說不是,是孩子爸媽想自己帶。

然後那個親戚(也是女方的遠親,當時的媒人)打開了那個朋友圈。

這是張阿姨兒媳的朋友圈,照片中是除了兒子兒媳和兩個孩子,還有兩位親家,然後兒媳的配文是:最幸運的事情莫過于“我已長大,你們還未老,我可以盡孝”。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但是張阿姨打開自己的朋友圈,卻不見兒媳的任何消息内容,可見,張阿姨是被屏蔽了。

心塞得不行,便打電話問自己的兒子,兒子說:“你在我們這裡住了這麼多年,我丈人丈母娘也想來住住,沒問題啊!”

張阿姨表示,自己可以住原來的老房子。

但是,兒子說,那個老房子已經出租了,一個月也能多2、3千的收入呢。

再後來,兒子打電話來,張阿姨還以為是想她回去,卻不想,兒子是來要錢的,在得知張阿姨所有積蓄都給了兒子,現在自己每個月都靠終身俸度日的時候,兒子讓張阿姨每個月出點錢給孩子買買東西。

張阿姨笑了,然後把電話挂了。

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是被啃老了,然後現在沒得啃,就被抛棄了。60歲的張阿姨,頓時淚流滿面。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60歲将存款全部給了兒子,無意間看到兒媳的朋友圈,老人淚流滿面。

03 過來人:無論如何,要留養老錢

對于張阿姨來說,她之是以會将積蓄掏空,不隻是因為疼愛兒子,也是因為覺得兒子兒媳會養自己老。

但是沒想到,沒有利用價值後,自己就被抛棄了。

現在張阿姨最大的後悔就是:沒有給自己留點養老錢。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己把兒子教成這樣,是她的錯,她認。

但是,60歲以後的人生,她決定自私一點,為自己而活,畢竟,沒有了養老保障,她隻能自己成為自己的保障。

萬幸的是,她還有終身俸,隻要不生什麼大病,都能夠給自己體面的養老生活。

這何嘗不是對年輕人的警醒呢?

對子女,我們盡心盡力教育,是我們為人父母該做的。

但是,啃老本就是一種錯誤教育的展現。未來的人生,應該是孩子自己走。

我們的養老問題,如果子女願意,那說明教育對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而是早早存點養老錢,這是留給自己的保障以及體面!

話題讨論:你覺得老了之後,是将錢給子女好,還是留着自己養老好?

(圖檔源于網絡,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