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標頭站開往赤峰南站的
K896/5次旅客列車
單程運作1651公裡
沿途停靠19個站點和11個乘降所
曆時23小時54分
列車員們從出乘到退乘
需要經曆2個往返、6個晝夜
每8個小時輪換一班崗
……
前不久,我登上了這趟由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標頭客運段赤峰車隊擔當值乘的K896/5次旅客列車,開啟了一段沉浸式随車體驗。
大家不要擁擠,排好隊,注意腳下。
9号車廂往前走,看到第3個列車員就到了。
15時15分,在旅客聚集較多的6号車廂處,我見到了列車長楊磊,圍着他問詢的旅客太多,我們并沒有過多寒暄。
15時39分,列車啟程。看着滿滿當當的車廂,楊磊介紹說,近期區内高校陸續放假,這趟車迎來了客流高峰,在原有車廂的基礎上又加挂了兩節車廂,乘務組的工作壓力也随之增大。
這是我的搭檔姜文靜。
楊磊向我介紹道。姜文靜是一位同樣忙碌的女車長。
姜車,我巡視車廂,你幫助重點旅客。
簡單的話語,分工明确,看得出兩人配合十分默契。
我繼續跟在楊磊身後,每到一節車廂,他都會把車門、滅火器等逐個檢查一遍,還會重點關注空調溫度、解答旅客問詢、提醒安全注意事項……步履矯健、耐心細緻。
一輪車廂巡視完畢,時鐘已指向16時15分,我和楊磊的額頭都冒出了汗珠。我咕咚咕咚喝下一大杯水,揉了揉有點酸的小腿,問出了心中的疑問:“車廂裡座無虛席,但行李架都整整齊齊,這是怎麼做到的?”
楊磊笑了笑,解答了我的疑惑。他們針對學生旅客攜帶行李較多、體積較大的情況制定了預案,對行李突出、放置不當等情況會及時處理;對旅客放在過道裡的行李箱,會妥善放置并用繩子固定,確定車廂内安全暢通。
楊磊說,由于行李較多,到站前列車員們會提醒旅客帶好随身物品,但還是會有意外發生。是以,他們會在開車後加大車廂巡視力度,發現遺失物品妥善處置;收到12306遺失物品工單,也會及時幫助尋找。
在這次旅程中,我也經曆了一起“失物歸還事件”。17時30分,在呼和浩特東站,姜文靜将一台平闆電腦完好無損地交到失主手中。旅客失而複得的喜悅、列車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都令人難忘。
17時40分,列車繼續前行。楊磊帶領副班列車員用餐、回宿營車休息,姜文靜帶領正班列車員繼續堅守崗位。
經過列車辦公席,我遇到了正在為旅客補票的值班員姚寶錫,姚師傅今年58歲,是赤峰六組最年長的從業人員。提到補票工作的辛苦,他笑着擺擺手:“辛苦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我同僚小張也十分勤勞,遇到大客流,為避免補票旅客集中在一起堵塞通道,她會在車廂裡來回奔走,提供補票到座服務。”
姚師傅還說,兩位車長通過優化查補區段、合理利用站車互動系統、提高卧鋪複用率等方式,大大滿足了旅客的補票需求。
19時,旅客陸續開始用餐。我注意到,5車列車員彭波剛收完小桌上的雜物、清洗完果皮盤,又一手簸箕一手掃把,清掃着旅客座椅下的垃圾。一陣忙碌後,他的衣衫已被汗水浸濕。
我與他攀談起來。當問及他感覺累嗎,他腼腆一笑說,車廂裡空間狹小,人多擁擠,如果衛生不好,會讓旅客心情煩躁。是以每隔30分鐘,他們會統一進行一次小清掃。旅客滿意了,他們的辛苦就值得。
暑運的列車上也少不了活潑好動的孩子。乘務員們可謂是招式百出:有組織兒童旅客開展安全知識小課堂的,有現場教學算數的,還有耐心陪伴做遊戲的……
22時,列車進入夜間行駛階段。列車員們在不打擾旅客休息的前提下,開始了夜間作業。我走到了宿營車廂,遇到了休班的值班員張聰,也就是之前姚師傅提到的“同僚小張”,她正捧着業務書籍全神貫注地讀着。
我注意到她的制服與别人不同,工牌上還别着一個差不多大小的胸牌,便出聲詢問。她開心地對我說,這是機關發給她的“星級列車員”标志,戴上能時時激勵自己。她還說,自己目前隻是一星列車員,車上還有一名三星列車員,要努力向她看齊。
23時53分,列車從桑根達來站駛出,逐漸融入夜色。我思索着采訪的事,毫無睡意,正巧看到列車員王靜在擦拭洗面間。
這麼晚還在幹活啊?
這會兒旅客都休息了,我們把‘三間一室’收拾出來,旅客早上醒來就能幹幹淨淨地使用了。而且剛才下車立崗實在太冷,正好運動運動身上能暖和些。
原來,這趟列車途經地晝夜溫差極大,即使在酷暑,夜間的室内外溫度也得相差近10攝氏度,冬天更是異常寒冷,這對于常年“跑車”的列車員是極大的考驗。盡管如此,他們依然克服困難,守護着旅客的每一次出發和抵達。
淩晨2時6分,列車抵達經棚站。從此站至大闆站間,運作2小時40分,需要停靠11個乘降所。列車設立了固定聯系點,肩負起為沿線小站、工區運送補給物資、檔案以及小型機具的責任,平均每17分鐘就要到站開一次車門。
7時整,飛馳的列車喚醒清晨。旅客們一夜好眠,精神百倍地開啟嶄新的一天,而一夜未眠的列車員仍繼續忙碌。
旅程是漫長的,但并不孤寂。溫馨的廣播、體貼的服務、文明的用語、熱情的微笑,旅客們或是眺望窗外美景,或是談笑風生,車廂裡充滿了溫馨和諧的氛圍。
10時34分,通遼站停。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急雨。為確定旅客乘降安全,列車員們堅守在車門口,一邊幫助旅客傳遞行李物品,一邊叮囑着注意防滑,任由雨水劃過臉頰、打濕衣裳。
15時33分,列車抵達終點站赤峰南站,最後一批旅客在列車員們的貼心服務下結束行程。而列車員們的工作卻遠遠沒有結束,待集體列隊取回餐料後,由楊磊帶領3人組成看車組,為明天一早的折返做準備工作,其餘人員由姜文靜帶領入住行車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短暫休整。
一趟行程,列車員們要巡視車廂、要打掃衛生、要不停地解答旅客的出行詢問……看着他們的身影穿梭在狹窄的車廂中,我可以切實感受到他們背後的艱辛與不易。日月星辰交替,我這次随車體驗雖然告一段落,但他們的日常仍在繼續……
供稿:標頭客運段融媒體工作室
文圖:李佳
編輯:喬玉
實習編輯:王博
稽核:張曉哲
這樣的火車頭,司機坐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