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IP衍生的綜藝《煥新環遊傳》開播了,本甄學愛好者火速趕去前排圍觀。

嗯,依然是這些熟悉的面孔↓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依然有這些被盤包漿了的妝造↓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學家們信手拈來的梗也相當密集↓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嗯,《甄嬛傳》那味兒是有了,但“環遊傳”展現在哪兒了呢?

《煥新環遊傳》看不到“環遊”。

到底誰還在乎人家其實是一檔旅行真人秀來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煥新環遊傳》的先導片,一上來就升了個大價值。

說要通過這趟“環遊”,展現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與美麗瑰寶。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微網誌賬号也和各地文旅局關聯,呼喚大家或跟着節目組的步伐一起去旅行。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甚至連贊助商都是某旅行APP。

旅行第一站,遼甯撫順。

說是要在此,追尋滿族的曆史脈絡。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但節目内容是怎麼呈現的呢?

對于旅行的首站重要景點——赫圖阿拉古城,

節目對它的介紹方式,是讓嘉賓楊九郎念了一分鐘的口播稿。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口播的具體内容像是從百度百科或者景區官網簡介上直接複制粘貼過來的。

幹巴的語言在節目裡起到一個讓人過目就忘的效果,基本感受不到任何的文學表達或者藝術加工。

我在小某書上随手搜尋“遼甯撫順旅遊攻略”,彈出來的文案比這↓有文采多了。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文不行了,圖能不能支棱起來呢?

也不能。

好歹是扛着昂貴的鏡頭和機器、帶着專業攝影攝像大老遠去實地拍攝的,産出一點可以截圖當桌面的優美畫面,該是一檔旅行綜藝的标配了吧?

沒配上。

節目組的攝像好像是從《奔跑吧》借來的。

拍風景是這樣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拍建築是這樣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轉場風格是這樣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看完是不是感覺下一秒鄧超李晨就要戴着名牌跑出來了?

在大家夥被旅行部落客千奇百怪的出片技巧和失真濾鏡詐騙得無語凝噎時,《煥新環遊傳》節目組懂得大家心裡苦,

是以扛着裝置就是一套簡單粗暴的推拉搖移,運鏡思路堪比每一個在景區挨罵的男朋友——

構圖不講究好看,講究一個把該框的東西框進去就完了。

他真的,我哭死。

景不美就算了,到了所謂“傳遞民族文化之美”的重頭戲,更是看不到節目組把心思花在了哪裡。

整個内容策劃中,展現滿族文化元素的主要方式,是在景區的小攤上玩一些非常無聊的小遊戲。

比如在起名攤上挑選一個滿語名字,再依葫蘆畫瓢抄寫一遍↓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比如學習滿語的數字讀音并計算加減法↓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比如歘嘎拉哈↓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或者體驗滿族的特色剪紙↓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展現民族特色文化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問題在于,節目組的呈現方式非常流于形式。

說要表達的民族文化最後停留在了符号層面,隻給觀衆看到了幾塊骨頭、幾張紙、一幫人鬧哄哄地走馬觀花,

既不具備遊戲的趣味,也沒深入挖掘出文化的魅力。

普通遊客也能随便在景區裡體驗到類似的活動,唯一能展現出節目組額外用心了的環節,是讓演員嘉賓們共同完成了一場滿族婚禮。

好歹是普通遊客沒辦法體驗的項目。

但不論是從節目正片的标題,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短視訊宣傳導向,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還是觀衆的回報來看,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這個環節的重點都在于給《甄嬛傳》裡的意難平cp安排售後,拿沈眉莊溫太醫大婚做宣傳的噱頭。

而展現滿族傳統婚俗的部分,則被過家家式地帶過,隻通過字幕簡單介紹了一下每個環節的寓意,沉浸感還比不上專業點的劇本殺。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誠然,我們都心知肚明,這檔綜藝節目,其實就是為了《甄嬛傳》這碟醋才包的餃子。

但既然打出了文旅宣傳的旗号,就該接受以一檔正常旅行綜藝的标準進行的審判。

畢竟《甄嬛傳》再好看也是鄭曉龍的功勞,觀衆憑什麼因為原IP的情懷降低對衍生綜藝的要求?

大家才沒那麼好糊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除了《煥新環遊傳》,最近的國産綜藝市場,為了吃IP和藝人的流量紅利,拿速凍餃子敷衍觀衆的旅行綜藝還真不少。

這段時間常駐熱搜,讓大家近距離圍觀黃子韬徐藝洋談戀愛的節目《跟我走吧》,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其實不是戀綜,是正經八百的旅綜來的。

别看正片内容都是兩個人熱火朝天地打情罵俏,人家的節目簡介裡,可滿滿的都是展現風土人情、助力文旅發展。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但第一期一個多小時長的節目,對旅行目的地的古村落介紹,僅占了幾秒鐘時間。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四個鏡頭、兩句字幕,幾乎就是節目組為助力當地文旅所展現的全部誠意了。

剩下的時間裡,基本就是一行明星吃飯、換衣、拍照、拌嘴。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甚至是,搶廁所……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至于雲南的風光美景嘛,隻是小兩口上演娛樂圈言情小說途中,play的一環罷了。

除了這檔綜藝,還有讓熱搜榜上許久不見(美貌營銷熱搜除外)的古力娜紮重回大衆讨論的,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也不是啥探究婚戀觀的訪談節目,而是同樣拉了文旅局來充場、聲稱要宣揚文化魅力的旅行節目。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節目環節設定,是嘉賓随機抽取旅行目的地,然後兵分兩路,旅行經費一組很多一組很少,讓他們完成旅行的同時,制定出旅行攻略在推介會上展示。

雖然幾個嘉賓的綜藝效果收獲了好評,但節目策劃還是受到許多觀衆诟病。

行程安排無聊、宣傳強硬、提案攻略的參考價值低……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畢竟論做宣傳PPT,明星嘉賓肯定比不過再坐各位打勞工,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論路線規劃,這幾個人也敵不過小某書強大的集體智慧。

且不說去到的地方本就是甯夏中衛、湖南長沙這種大燙門網紅城市。

說是幫大家探索獨屬于年輕人的旅行攻略,探索到的卻是早都被各類部落客輪番打卡體驗過了的簪花↓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隻有火過半邊天的簪花照給這檔節目引流的作用,絕無這個根本沒出圈的節目能幫助宣傳簪花文化的道理。

那節目剩下可炒的看點,也就隻有嘉賓在途中聊天時透露的個人情況了。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除此之外,今年做到了第五季的《青春環遊記》,同樣也讓人對它的定位感到疑惑。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節目組領着一大堆人天南海北地跑,感覺很忙,但又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反正不管人在哪,隻不過是換個背景玩些老套小遊戲,何苦折騰那麼遠呢?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為了能不費心思地榨幹這個節目IP的每一滴價值,一檔旅行綜藝把大量篇幅花在室内遊戲上,

我的評價是:還不如每期根據主題換遊戲場景的《奔跑吧》。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國産綜藝不是做不出好的旅行内容,隻是相比于辛辛苦苦地挖掘有美感、有新意的取景地、定制完備的旅行方案;

還是用簡單的遊戲水時長、用現成的明星炒話題來得友善。

其實認真策劃旅行内容,和制造話題流量是并不沖突的。

回想那些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旅行綜藝——

《爸爸去哪兒》連胡軍和劉烨都請到一起了,也沒見得策劃就把兩個人湊起來天天話當年。

節目還是每一站都讓嘉賓實打實住在當地村民的家裡,沉浸式地體驗鄉村生活與民族文化。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在自媒體尚不發達的年代,讓一批大衆視野中聞所未聞的小鄉村成為了熱門旅行目的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親愛的客棧》裡,當年阚清子和紀淩塵一天吵到晚又恩愛秀不斷的相處模式,時隔多年還讓人印象深刻,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但同樣讓觀衆難忘的,還有客棧邊泸沽湖的絕美景色。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更不用說頭部旅綜《花兒與少年》。

摒棄《奔跑吧》同款運鏡,人家從來就不缺能當桌面的空鏡截圖和詩意文案。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七個嘉賓能夠兩兩随意排列組合的cp炒着,但節目的内容核心依然是旅行本身。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如果不是節目在認真做旅行這件事,就不會有被導遊工作逼瘋的“破碎老王哥”貢獻絲路季的首個熱門話題,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每一季也不會在旅行中碰撞出那麼多的社交修羅場和cp名場面。

隻有把旅行的語境鋪陳好,旅綜的嘉賓才能擁有制造綜藝效果的可能性。

如果景點淪為無聊遊戲的場地,人物怎麼可能從中出彩呢?

但對于前文提到的空喊着文旅宣傳的口号,卻一個漂亮空鏡都懶得給的“速凍餃子”們而言,

旅行這個背景架構的意義,對片方是水時長和湊環節的神器,

對贊助商是巨大廣告牌的多樣化背景版,

《甄嬛傳》綜藝,成了《甄嬛傳》最拉胯的一環

打碼處均為贊助商植入

而這樣的旅行設定對于觀衆來說嘛……

很遺憾,沒有任何意義。

以後幹脆用綠幕拍攝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