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采取行動後,德國緊跟腳步對華“開槍”,不料中方卻宣布喜訊

據參考消息援引香港《信報》報道,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庹堯誨稱,雖然歐盟數月來嘗試就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案與中國接觸,但中國直至近期才尋求磋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事實并非如此。相反,中方始終主張從維護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大局出發,敦促歐方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

中方始終認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利于全球發展。各國應堅持對話合作,而不是以鄰為壑,人為擾亂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對于任何濫用規則、打壓中國的惡劣行徑,中方必然采取一切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然而目前,歐盟不顧中方的警告,執意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收臨時性反補貼稅,最高可達38%。自從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來,中歐目前為止已經開展多輪磋商了,但可以說沒取得任何有效的成果,最終導緻該政策正式生效。

距離反補貼調查正式結束還有4個月的時間,如果中歐在此期間仍然談不攏,那麼該政策或許将持續5年之久。

歐盟采取行動後,德國緊跟腳步對華“開槍”,不料中方卻宣布喜訊

其實,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與當年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在全球“圍剿”中國半導體産業差不多。當年是澳洲沖鋒在前,一面拒絕中國參與當地5G項目招标,另一面又迎合美國對華實施晶片禁運。但美歐并沒有遏制住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

從前,美國還曾聯合多國遏制中國航空航天發展。可是,他們越是打壓我們,我們的反彈力就越強。如今,中國不僅有了全球領先的殲-20戰機,而且還有了自己的“太空别墅”。今天的中國電動汽車産業,正在遭遇某科技企業和航空事業經曆過的事情。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種關鍵時刻,德國卻開始率先對中國出手了。德國政府再次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理由,公開叫停了大衆旗下公司“曼恩能源方案”将瓦斯輪機業務出售給中企的交易。針對此事,德國内政部長費澤公開聲稱歡迎此決定。

而剛通路過中國的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同樣表示稱,之是以叫停了這項交易,是因為德國政府必須要對“公共秩序”的關鍵技術進行保護。不久前,她才剛剛表态稱,“中國對于德企來說仍非常重要。”但時至如今,卻态度大變,着實令人始料未及。

據了解,被叫停合作的中企是中船重工龍江廣瀚瓦斯輪有限公司。根據中國船舶703所釋出的消息,該公司于去年和“曼恩能源方案”簽署了資産購買協定,主要合作内容就是收購其瓦斯輪機業務。

瓦斯輪機的工作原理是用連續流動的氣體就能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将燃料的能量轉換為有用功。是以這筆收購業務對于合作雙方,都是喜聞樂見的事情。如此一來,不僅能為使用者提供更高效的去碳化能源裝備解決方案,而且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全球碳減排事業作出貢獻。

從德國總理朔爾茨本人的态度看,他之前一直主張務實對華路線,積極推動德國合作。然而,朔爾茨政府是一個“紅綠燈”聯盟,其經濟部、外交部被德國綠黨控制。盡管曼恩能源方案有利于德國,但德國綠黨還是主張叫停瓦斯輪機業務的出售。

據說此前美國要求德國叫停中企收購“曼恩能源方案”的瓦斯輪機業務,理由是“避免被用在軍事方面”。“曼恩能源方案”公司表示,他們沒有任何軍事方面的渦輪機技術,其渦輪機設計隻用于管道和其他工業領域。顯然,這又是一次西方對華技術封鎖的做法。

歐盟采取行動後,德國緊跟腳步對華“開槍”,不料中方卻宣布喜訊

可惜他們并未想到,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有着廣泛的消費空間,德國想繞開中國做生意,必然會傷害本國利益,這是企業和資本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面對德國的針對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做出回應,說國際社會對歐盟在經貿領域的單邊主義動向和貿易保護主義動向非常擔憂,希望歐盟能夠遵守開放合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這件事情不僅關乎到中國和歐盟的合作,也關乎到歐盟自己在經貿領域的形象和兩國未來的發展空間。

即便德國明明非常清楚這一點,可它卻還是不願意“收手”,或許,德國人認為他們所針對的瓦斯輪機确實非常的重要,在多個領域都有着一定的作用,而自己手中一直擁有着這種高端技術,是以才敢對大陸“吆五喝六”。可悲的是,很快它就嘗到了“苦果”。

德國人的确低估了中國的科技實力。就在德國宣布叫停交易的第二天,中國便迅速宣布自主研發的15兆瓦重型瓦斯輪機"G15"在四川德陽順利下線。這項技術的誕生可謂是"及時雨"啊,為中企解決了燃眉之急。

其實,中國在瓦斯輪機領域的自主研發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很早之前,這個名為"G15"的項目就已經拉開序幕,之後又經曆了概念設計、部件制造等幾個關鍵階段,終于在近期喜迎最終的下線。可以說,這是中國人憑借着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碩果。

據了解,這台名為“G15”的重型瓦斯輪機,熱效率高達35%,相較于傳統火力發電機組,其碳排放量大幅減少,每年可減少超過15萬噸碳排放。這一環保且高效的發電裝置,無疑為大陸能源結構的優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其強大的聯合循環發電能力,可滿足約2500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進一步提升了大陸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瓦斯輪機,這一被譽為“工業明珠”的高端裝置,全球僅有少數國家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如今,中國不僅成功突破了這一技術壁壘,更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發展。

歐盟采取行動後,德國緊跟腳步對華“開槍”,不料中方卻宣布喜訊

值得肯定的是,大陸目前自主研制的各類重工産品都具有綠色能源的優勢,這其實代表了大陸對于能源轉型的重視。大陸軍工産業短短幾十年不靠掠奪殖民其他國家,就可以發展現如今世界前列的地步,屬實不易。可在這種情況下美西方卻開始拿“環境保護”等理由無端指責大陸的發展,簡直可悲!

不論怎樣,這一次中國在15兆瓦重型瓦斯輪機上的突破,确實有力地打擊了德國。同時,這一事件也進一步證明了西方對中國各行各業施行的種種制裁、遏制手段,隻會讓中國更加堅定地投入自主研發之中,以實作技術的獨立和自主。

中國政府和企業已經意識到,隻有自身不斷突破創新,才能擺脫西方的技術封鎖和限制,實作真正的技術進步和發展。是以,中方絕不會坐視“卡脖子”的情況發生,而是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和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