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通常不會說出來,但會通過行動表現出來。
看了《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我們發現爸爸的愛也可以表現得很熱情。
但是在娛樂圈中,并不是每個家庭的關系都這麼和諧。有這麼一個人,在娛樂圈裡演過很多角色,比如英勇的項羽,還演過精明的權謀家。他是個能夠深入了解各種角色性格的演員,但對自己的兒子卻能30年都不管不問,讓他自己生活。
現在他已經67歲了,開始考慮養老問題,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兒子。這個看似沒有感情的人,能不能和兒子修複關系,重新和好呢?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他的生活經曆,可能就能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對待兒子。
是因為他的父愛太深沉,不善于表達,還是因為他真的對兒子沒有感情呢?
出道即巅峰
那一天,燈光因他彙聚,獎項因他閃耀。站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的頒獎典禮上,
意氣風發的張豐毅迎來了自己的高光。都說是《霸王别姬》裡的段小樓成就了他。
但是我覺得是他的演技成就了段小樓。張豐毅的老家在河南省唐河縣,他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跟着父母到處搬家。1956年,他在湖南長沙出生,家裡條件很普通。
他出生不到三個月,就和家人搬到了雲南東川市,到了雲南後,生活才穩定下來。幸好,他的父母很看重教育,讓他順利讀完了國小和國中,這為他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5歲那年,張豐毅被當地的文工團看中,加入了文工團,這為他後來的演藝生涯開啟了大門。他在文工團待了6年,這段時間裡,他的演技提高了很多。
1977年,張豐毅21歲,那時他身邊的很多同僚都已經結婚有孩子了,過上了家庭生活。他的父母也勸他早點成家,但張豐毅沒聽他們的,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太早被家庭束縛。就在那年,聯考恢複了,張豐毅看到了希望。
聯考恢複的第二年,他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這對他來說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大二那年,24歲的張豐毅因為個子高、長得帥,被香港鳳凰影業的導演看中,出演了《塞外奪寶》的男主角。這部電影雖然沒讓他大火,但他的表現給很多導演留下了印象。
大三時,他出演了《駱駝祥子》,這次讓他在國内出了名。1983年,張豐毅大學畢業,被配置設定到了峨眉電影制片廠,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但這種安逸的生活讓他有些迷茫,三年裡他沒有參演任何作品。1986年,他通過《鴿子迷的奇遇》再次回到了大家的視線,這部電影還讓他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獎項。
1988年,32歲的張豐毅和中戲畢業的呂麗萍結婚了。婚後不久,他們的兒子張博宇出生了。但随之而來的是一個現實問題:誰來照顧孩子?為了家庭,呂麗萍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成了家庭主婦。
張豐毅的事業越做越好,但也越來越忙,經常不在家。呂麗萍希望他能多陪陪兒子和自己,但張豐毅總是忙于工作和應酬。呂麗萍曾心平氣和地和他談過,希望他能減少一些無效的社交,多陪陪家人。
但張豐毅總是說:“我不努力工作應酬,誰來養家?”每次呂麗萍都被這句話堵得無話可說。她曾以為自己的付出會得到丈夫的認可,但現在發現,成為家庭主婦後,她和丈夫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
在兒子張博宇2歲的時候,張豐毅提出了離婚,兩人和平分手,從此各走各的路。
父愛的渴望與感恩
離婚後,張博宇的母親呂麗萍失去了經濟來源,不得不重返演藝圈,一個人拉扯孩子長大,那份艱辛可想而知。而張豐毅呢,離婚沒多久就又找到了新歡,和舞蹈老師霍凡結婚了。
他對霍凡特别好,細心照顧,和之前對呂麗萍的态度比起來,真是差了十萬八千裡。這讓人不得不感歎,男人變心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張豐毅離婚後很快就開始了新生活,和霍凡結了婚。而小張博宇則跟着媽媽呂麗萍過日子。幸運的是,呂麗萍後來遇到了孫海英,兩人很快結為夫妻。
孫海英對張博宇的想法總是給予支援,在張博宇的成長路上,孫海英的鼓勵和支援從未缺席。在這種充滿愛的環境中,張博宇順利考入了中戲。
張博宇對孫海英充滿感激,工作後,他帶着母親和孫海英參加了《帶着爸媽去旅行》。這時,張豐毅卻突然冒了出來,以“親生父親”的身份開始對張博宇指手畫腳。張豐毅甚至在張博宇的婚禮上大放厥詞,批評婚禮鋪張浪費,說“結婚用得着27桌嗎?
一桌就夠了。”這種話從一個父親口中說出,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張豐毅似乎忘記了,這些年來,他并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他對兒子的不管不顧,讓張博宇與他越來越疏遠。張博宇跨越了心中的障礙,把孫海英當作了自己的父親。
張博宇考上了中戲,畢業大戲裡他演男主角,興沖沖地請自己親爸張豐毅來看戲,結果張豐毅不但沒鼓勵,反而冷冷地來了一句:“你當男主角,這戲還能看嗎?”
這話像針一樣紮進了張博宇心裡。張豐毅對兒子想當演員這事,一點兒也不支援,覺得兒子長得不夠好,不适合在演藝圈混。
這就像是在張博宇熱情的夢想上澆了一盆冷水,父子倆的沖突就這麼開始了。讓父子關系徹底冷到冰點的,是張博宇結婚的時候。這本是大喜的日子,張豐毅這個當爹的卻沒出現。他的理由聽着特别牽強。
他說張博宇剛畢業,婚禮搞27桌太浪費了;還說自己參加的婚禮最後都離婚了,怕給兒子帶來不好的影響。這種話,聽了誰心裡不難受?
大家一下子就炸鍋了,都說張豐毅太冷血,父子倆的關系也跌到了谷底。
父愛失職的深層原因
張豐毅與張博宇父子關系的失敗,源自于張豐毅作為父親的失職。在張博宇成長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張豐毅的缺席都顯得尤為明顯。
他的冷漠和忽視,不僅讓張博宇在情感上感到極度的匮乏,也讓他在心理上承受了不該有的壓力。在娛樂圈這個大家庭中,張豐毅可以扮演各種角色,卻唯獨沒能扮演好一個父親的角色。
随着時間的推移,張豐毅對張博宇的忽視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習慣。即便是在面對兒子的婚禮這樣的重大事件時,他依然選擇了自己的觀念,而非兒子的幸福。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态度,最終導緻了他與兒子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張博宇的心中,早已經沒有了父親的位置,而孫海英,這位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援和付出的人,卻在張博宇的心中占據了父親的位置。這一切,都是張豐毅自己選擇的結果,也是他作為父親失職的必然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