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港股收盤後,農夫山泉(09633)釋出公告稱,其控股股東養生堂計劃在約六個月内,以自有資金在公開市場增持公司H股股份,預計總金額不超過20億港元。農夫山泉表示,養生堂的增持計劃反映了控股股東對公司做出的長期承諾以及對公司前景的堅定信心。
一般在股價下跌時,企業拿出真金白銀增持,既可以穩定股價,也可以給長期持有者信心,也算是履行對投資者的責任。但在整體股市疲軟的當下,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由此可以看出,為什麼曆經100多天的網暴,農夫山泉始終巋然不動,這源于其骨子裡的自信。回溯産品管理、經銷商服務、公益等各個方面,農夫山泉都顯示出一種波瀾不驚的态度,和對每一個利益相關者負責的行為方式,這可能是其基本盤穩固的原因。
什麼是好企業?先别談情懷,首先看産品
很多企業都有一種喜歡“上價值”的傾向,CEO在釋出會上也經常滔滔不絕偉光正的大詞。但其實一個企業,承擔不了太多,好企業最基本甚至唯一重要的評判标準就是它能提供好産品。
農夫山泉被網暴三個月多,但輿論翻來覆去,讨論的始終是各種莫須有道德評判,乃至滑稽可笑的捕風捉影。即便一些人拿着放大鏡審示,最終也沒找到農夫山泉任何産品品質問題。
過硬的産品品質管理,有理由成為農夫山泉宣傳的素材。但以往我們看到的卻往往是,農夫山泉隻在遭遇嚴重誤解時,才被迫陳述他們的能力。比如2013年曾被迫公開自己比國标嚴格數倍的企業内控标準。
作為招牌的水源地同樣如此。很多人去過工廠才發現,農夫山泉每一處的水源地的确定都要曆時好幾年,中間經曆過多輪多達171項的水質跟蹤監測。如此繁瑣,僅僅是為了做好一瓶2塊錢的水。
事實上,連農夫山泉的取水方法都能成為技術專利和壁壘,更不要說其出色的産品研發能力。20多年持續穩定的品質,消費者始終在為此投票——今年618大促,農夫山泉依舊保持了全行業全網第一的戰績。
如果說企業是一個人,那麼産品就代表他的人品。一個企業家和企業是靠他的産品來展現品格的,表達他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從商業理論上說,一個企業所有的産品都是頂天立地的,那麼這家企業一定是高尚的。作為一個企業,産品不行,卻空談情懷,這和耍流氓沒有差別。
更别提在網暴如此洶湧的情況下,在6月份全國各地發生洪災的時候,農夫山泉各地大區員工還在堅持公益,第一時間把急需的飲用水送到災民手中。這已經不是情懷可以解釋的,而更多是這家企業的一種慣性、一種條件反射般的負責。
“負責”本質上是一種基因,它可以延伸到企業的方方面面
我們說一個人“負責任”,往往并不是評判他僅對某件事負責。“負責”其實是一種基因,會延伸到各個方面。企業也是如此。在農夫山泉的創業過程中,我們還看到這家企業與上下遊合作夥伴達成的互惠共赢關系。
一項資料顯示,一瓶零售價2元的550ML規格農夫山泉天然水,出廠價約為0.7元,扣去物流成本和稅費,農夫山泉自身的收益僅有0.55元,占比不足30%。相較之下,其經銷商和終端門店的收入則有約1.3元/瓶,收益占比超過64%,這種讓利幅度,在其他行業和企業裡面很少見。三年疫情期間,農夫山泉更是堅守契約,哪怕經銷商和終端小店長期關門,不營業,也始終向小店們提供陳列費,幫他們度過難關。在管道為王的當下,農夫山泉無論“利”還是“義”,都赢得了“終端”這一零售最重要的一環。
在港股上市的農夫山泉目前總市值接近3800億港元,存在大量的散戶股民,這是相對沉默的一批人,在其他企業裡幾乎不會被關注。
眼下,受股市大盤震蕩尋底影響,農夫山泉股價波動亦有所放大。在股價調整之際,農夫山泉大股東選擇大手筆增持股票,顯然釋放了強烈的價值信号:一方面,這份及時的增持計劃,自然可視為農夫山泉對股民負責的最佳證明,幫助穩定股價;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弱市環境下,增持也展現出了大股東對于公司長期發展的充足信心。
以養生堂的大手筆增持計劃為參照,二級市場投資者或許可以“借鑒”公司控股股東的操作動向、積極做多農夫山泉,保護中小股民的利益。
畢竟,就基本面來看,身為軟飲行業龍頭的農夫山泉已深具品牌優勢、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在守牢基本盤的同時,公司還多元出擊,培育了多元化的新品矩陣。長遠來看,農夫山泉的增長驅動力充足,業績兼具較高的确定性和成長性。随着公司持續兌現增長勢能,後續股價或将拾級而上,并有望重新走出長牛趨勢。
回過頭來看,在各種細微的角落,農夫山泉都有着自己的判斷和行事準則,幾乎不受外界幹擾,也不過分招搖。應該說,這是行業頭部企業自覺的責任和使命感,這一點,農夫山泉堪稱中國飲料企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