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老師之間隻是單純的師生關系,在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曾經的學生和老師還能相親?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但這件事在現實中就這樣發生了。
就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名女子手捧鮮花去相親,發現對方竟然是自己曾經的學生,這下她轉身就跑卻被男子拉回來。
女子是一名大學老師,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她就當上了輔導員,男子就是她教的第一屆學生。
當時她研究所學生畢業,也隻不過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從學生的身份轉變為老師,她有點不适應。
當了老師以後才明白,學生不聽話是多麼麻煩的一件事,她記得當初這名男子就是班裡最能和老師對着幹的學生。
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長跑沒人報名,作為輔導員的她有責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以開了一次班會。
她剛在講台上講完話,還作為學生的男子就說話了:“老師,沒人報名咱就棄權吧,反正去了也拿不了名次,跑那麼遠又很累,沒必要讓學生去吧。”
她急了:“你這是什麼态度,學校舉行的活動不積極參加,你還想拿獎嗎?到時候學校評什麼都沒咱的份。”
她太生氣了,這個學生自己消極,還影響了其他學生,導緻全班40多個人一個報名的都沒有。
最後還是她單獨找班長談話,讓班長頂上去這事才順利解決。
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男子好像跟她有仇似的,事事都要對着幹,好像這樣很厲害似的。
她第一年參加工作就遇到了一個難題,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同時她也感謝男子,解決了這個難題,等下一屆學生來的時候她就能應對自如了。
一心研究教學的她一直單身,同僚當中也會有年齡合适的男老師,但她的心思沒在談戀愛上,自然就不太考慮這方面的事情。
有年長的老師是熱心腸,要給她介紹相親,她也都推掉了。
她覺得自己還年輕,工作也挺忙的,不僅要當輔導員,管理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還要研究教學,感覺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再談了戀愛這不是耽誤人家嗎?
二十幾歲的時候确實不着急找對象,随着時間的推移,她已經要三十歲了,就算自己不着急,家裡的父母也着急地催個不停。
母親每天晚上都會給她打電話叮囑一番,讓她抓緊找對象,如果自己不找,家裡就要給她去相親了。
她是個倔脾氣,越是催她就越是不找,她覺得感情的事急不得,一定要遇到那個讓她心動的人才肯談戀愛,不然的話甯願一直單身。
父母知道她是這樣的心态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從那之後,家裡的頭等大事就是給她找對象。
母親出去遛彎看到同一個小區認識的人,都會問人家一下身邊有沒有适齡的男人,給她女兒介紹一下。
母親給家裡的所有親戚打去電話,讓他們留意身邊的好小夥子,一定要給她介紹。
她被催得很不耐煩,不管怎麼勸說母親就是不停歇,一定要給她找到對象為止。
無奈之下,她隻能答應母親去相親,并且提出一個條件,她隻相親這一次,如果不合适,以後就不讓母親給她安排了。
母親答應了,出發之前,母親叮囑道:“我給你找的這個小夥子你肯定能看上,比你小,大學畢業就進了一家大公司,聽說一個月掙兩萬多,比你這個老師可強多了。”
她自嘲地笑了笑:“人家這麼好能看上我?到時候沒成你可别怪我啊,也别給我介紹了,這門不當戶不對的,弄得雙方都尴尬。”
母親神秘一笑,“肯定能成,我都打聽好了,這個小夥子說了,就想找個老師當女朋友,說出來的那些條件我看跟你都對得上,你可要好好表現啊,争取早點嫁出去。”
母親恨鐵不成鋼地拍拍她的肩膀,恨不得第二天就把她嫁出去。
臨出門之前,母親不知道從哪裡拿來一束花,一定要塞給她:“你拿着,見到人你就把花送人家,最起碼你比人家大,要懂點禮貌。”
她不情願地接過,又慢吞吞地出門,她是真的不想去相親,聽母親說那人還是比自己小的,就更沒有興趣去相親了。
不過為了應付差事,她還是老實前往,她已經想好了,到那就和對方實話實說,快速結束相親就好。
她雙手捧着鮮花前往,遠遠地就看到一個高大的男子靠着欄杆站着,女子走過去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男子轉頭過來,等她看清的時候,瞬間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原來這名男子正是令她印象深刻的那個男同學,讓對方看到她快30歲還沒對象,而且還要來和他相親,這不是太丢人了嗎?
想到這,吓得女子扔掉手中的鮮花,轉身就要逃跑,她慌不擇路地想要翻過欄杆逃走。
顯然男子也認出了這就是曾經的老師,他趕緊轉身把老師拉回來,女子尴尬地低着頭不說話,他打破僵局說:“别逃避了,我早就知道是你,聽說是和你相親我才來的,我覺得咱倆挺合适。”
“上學的時候我就對你挺有好感的,那時候不敢說出口,這下你可别想跑了。”男子真心實意地表白,這下她才知道,原來這次相親是男子早就安排好的。
作者觀點:雖然他們曾經是師生關系,但男子已經畢業,不再是學生,女子自然就不再是他的老師,以進入社會的身份相親也沒什麼不好的。
男子把喜歡埋在心裡這麼多年,等到時機成熟主動聯系相親,說明他對她的喜歡是認真的,這樣真摯的感情可以考慮。
他們對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給彼此一個機會,說不定就可以成就一段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