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 | 史不得

編輯 | 史不得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前言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多少英雄豪傑默默無聞地犧牲自己,成就了他人的偉業?

朱元璋與韓成的故事,是否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明與黑暗?

當一個老婦人的怒罵喚醒了一位帝王塵封的記憶,這背後又蘊藏着怎樣的曆史真相?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草根逆襲:朱元璋的崛起之路

公元1328年,在安徽鳳陽的一個貧苦農家,朱元璋呱呱墜地。

誰能想到,這個出身卑微的孩子,日後會成為開創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少年時期的朱元璋,生活困苦。家中兄弟姐妹衆多,朱元璋排行第四。

在他17歲那年,一場大旱席卷而來,接踵而至的是可怕的瘟疫。

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長們相繼離世,生活的重擔瞬間壓在了這個尚未成年的少年肩上。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命運似乎總是喜歡和有志之士開玩笑。在走投無路之際,朱元璋選擇了出家為僧。

然而,寺廟的生活并沒有給這個饑腸辘辘的年輕人帶來安甯。

不久後,寺廟因無力承擔賦稅而被迫解散。朱元璋再次流落街頭,開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段颠沛流離的經曆,讓朱元璋結識了許多江湖好漢,

也讓他對底層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些經曆,為他日後上司起義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巧遇明主:朱元璋與郭子興的機緣

1352年,24歲的朱元璋來到了滁州(今安徽滁州)。

此時的元朝已經風雨飄搖,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在滁州,朱元璋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郭子興。

郭子興是當地紅巾軍的首領之一。

初次見面時,郭子興就被朱元璋的氣質所吸引。

朱元璋雖然衣着褴褛,但眼神堅定,談吐不凡。

郭子興敏銳地察覺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絕非等閑之輩。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隊伍後,很快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他勇猛善戰,又能用計謀,多次帶領軍隊取得勝利。

郭子興越發重用朱元璋,甚至将自己的養女馬氏許配給他。

正是在郭子興的麾下,朱元璋結識了日後的很多肱骨之臣,其中就包括了韓成。

患難之交:朱元璋與韓成的革命友情

韓成,這個名字在曆史的長河中并不顯眼,但他對朱元璋的重要性卻是無可替代的。

初次相遇時,韓成隻是郭子興軍中的一個小隊長。

但他很快就被朱元璋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朱元璋為人仗義,性格豪爽,這正合韓成的脾氣。兩人很快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随着朱元璋在軍中的地位逐漸上升,韓成也水漲船高,成為了中級将領。

兩人常常并肩作戰,配合默契。在朱元璋最困難的時候,韓成始終不離不棄。

當郭子興開始猜忌朱元璋時,韓成沒有随波逐流,反而選擇追随朱元璋。

他看出朱元璋是真正有能力改變天下的人,而郭子興已經失去了繼續帶領起義軍的能力。

韓成的選擇無疑是正确的。在朱元璋的上司下,起義軍的實力迅速壯大。

而韓成也成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僅次于徐達、常遇春等人。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命運轉折:鄱陽湖之戰的驚心動魄

1363年,注定是一個改變中國曆史走向的年份。

這一年,朱元璋與另一個割據勢力的首領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

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殺來。相比之下,朱元璋的軍隊在數量上處于劣勢。

但朱元璋深知,真正決定勝負的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将士們的士氣和戰略部署。

戰事一開始,雙方就陷入了膠着狀态。

陳友諒的水軍确實技高一籌,朱元璋的戰船多次被擊退。

眼看形勢岌岌可危,朱元璋下令調轉船頭,準備重整旗鼓。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然而,天不遂人願。由于操作不當,朱元璋的座船竟然擱淺了!

這個緻命的失誤立刻被陳友諒抓住。他派出精銳部隊,直取朱元璋的中軍大帳。

危急關頭,朱元璋的大将們紛紛馳援。

但陳友諒早有準備,派兵阻截,使得援軍一時難以靠近。

就在此時,韓成挺身而出。

他拉着朱元璋進入船艙,急切地說道:"主公,現在不是講究什麼君臣之禮的時候。

你趕緊換上小兵的衣服逃走。我來扮作你,引開敵人的注意力。"

朱元璋聞言大驚,連忙搖頭道:"不行!我怎能丢下兄弟們自己逃命?"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韓成苦笑道:"主公,你要明白,你比我們所有人都重要。

隻要你還在,我們就有希望。如果你倒下了,我們所有人的努力都将付諸東流。"

在韓成的再三勸說下,朱元璋終于同意了這個計劃。

他換上了普通士兵的服裝,趁亂逃離了戰場。

而韓成則穿上了朱元璋的盔甲,帶領親兵奮勇殺敵。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韓成的計謀成功了。陳友諒的軍隊被他吸引,朱元璋得以脫身。

但韓成也是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在激戰中力竭,最終落入水中,壯烈犧牲。

陳友諒誤以為朱元璋已死,不免有些輕敵。、

這給了朱元璋喘息之機。他迅速重整旗鼓,發動了反擊。

出其不意之下,朱元璋竟然扭轉了戰局,最終大獲全勝。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陳友諒也在混亂中喪生。這場勝利為朱元璋日後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然而,這場勝利的背後,是韓成用生命換來的。

功成名就:朱元璋的帝王之路

鄱陽湖之戰後,朱元璋的勢力迅速擴張。

他先後擊敗了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最終于1368年正式稱帝,建立了明朝。

登基之後,朱元璋大封功臣。徐達、常遇春等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封賞。

然而,在這場論功行賞中,已經犧牲的韓成卻被遺忘了。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這并非朱元璋有意為之。建立新朝後,百廢待興,朱元璋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加上韓成已經犧牲,又無子嗣在朝中,自然就被暫時擱置了。

朱元璋或許以為,等到國家穩定下來,自己有空閑時間了,再好好褒獎韓成不遲。

然而,國事繁忙,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這件事就這樣被擱置下來。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怒罵驚醒:老婦人的勇氣與真相

歲月流轉,轉眼間朱元璋已經統治明朝多年。為了體察民情,他經常微服出巡。

在一次巡視中,發生了一件令朱元璋終生難忘的事。

那天,朱元璋和随從們走在鄉間小路上。突然,一位老婦人攔住了去路。

她怒目圓睜,指着朱元璋破口大罵:"朱元璋,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現在你享盡榮華富貴,可曾想過我那可憐的兒子?"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周圍的人都吓傻了。這老太太難道不要命了嗎?竟敢直呼聖上的名諱,還出言不遜!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元璋非但沒有動怒,

反而一臉慚愧地問道:"老人家,請問您的兒子是誰?"

老婦人冷哼一聲,說道:"鄱陽湖,韓成!"

朱元璋聞言,頓時如遭雷擊。他終于想起了那個在鄱陽湖之戰中救了自己性命的兄弟。

多年來被繁忙的政務所遮蔽的記憶,此刻如潮水般湧來。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朱元璋立刻跪下,向老婦人叩頭道歉:"老人家,是我的過錯。

您罵得對,我确實對不起韓成兄弟。請您原諒,我一定會補償您和韓成的家人。"

遲來的褒獎:朱元璋的補償之舉

回到皇宮後,朱元璋立即下令追封韓成。

他追封韓成為安遠大将軍、輕車都尉、高陽郡侯,

并在餘幹康山的忠臣廟中為韓成鑄像祭祀。

同時,朱元璋也沒有忘記韓成的家人。

他得知韓成在老家留下一個兒子,名叫韓觀,便将其召入宮中,擔任侍衛。

後來,朱元璋又将韓觀提拔為桂林右衛指揮佥事,以示恩寵。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對于韓成的母親,朱元璋更是格外優待。

他派人将老人接到京城,安置在一處宅院中,并派專人照料。

每逢節日,朱元璋都會派人送去豐厚的禮物和慰問。

朱元璋還專門為韓成寫了一篇祭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馭洋洋迎風飒飒,贲我幾筵?迪我貞潔尚響!"

意思是說,韓成的英勇事迹将永遠激勵後人,他的忠誠和氣節将永遠回響在人們心中。

這些舉動,不僅僅是對韓成及其家人的補償,

更是朱元璋對這位患難之交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朱元璋外出視察,被一老婦人破口大罵,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

結語

朱元璋與韓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曆史的滄桑。

它告訴我們,即使是帝王,也會有疏忽和過失。

但更重要的是,一個明君應該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并efforts及時糾正。

讀者朋友們,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過被遺忘的恩人?

如果有機會,你會如何報答他們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