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 史不得

编辑 | 史不得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默默无闻地牺牲自己,成就了他人的伟业?

朱元璋与韩成的故事,是否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当一个老妇人的怒骂唤醒了一位帝王尘封的记忆,这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草根逆袭:朱元璋的崛起之路

公元1328年,在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家,朱元璋呱呱坠地。

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卑微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开创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少年时期的朱元璋,生活困苦。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朱元璋排行第四。

在他17岁那年,一场大旱席卷而来,接踵而至的是可怕的瘟疫。

朱元璋的父母和兄长们相继离世,生活的重担瞬间压在了这个尚未成年的少年肩上。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有志之士开玩笑。在走投无路之际,朱元璋选择了出家为僧。

然而,寺庙的生活并没有给这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带来安宁。

不久后,寺庙因无力承担赋税而被迫解散。朱元璋再次流落街头,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让朱元璋结识了许多江湖好汉,

也让他对底层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领导起义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巧遇明主:朱元璋与郭子兴的机缘

1352年,24岁的朱元璋来到了滁州(今安徽滁州)。

此时的元朝已经风雨飘摇,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在滁州,朱元璋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郭子兴。

郭子兴是当地红巾军的首领之一。

初次见面时,郭子兴就被朱元璋的气质所吸引。

朱元璋虽然衣着褴褛,但眼神坚定,谈吐不凡。

郭子兴敏锐地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等闲之辈。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队伍后,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勇猛善战,又能用计谋,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郭子兴越发重用朱元璋,甚至将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他。

正是在郭子兴的麾下,朱元璋结识了日后的很多肱骨之臣,其中就包括了韩成。

患难之交:朱元璋与韩成的革命友情

韩成,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眼,但他对朱元璋的重要性却是无可替代的。

初次相遇时,韩成只是郭子兴军中的一个小队长。

但他很快就被朱元璋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朱元璋为人仗义,性格豪爽,这正合韩成的脾气。两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随着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逐渐上升,韩成也水涨船高,成为了中级将领。

两人常常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在朱元璋最困难的时候,韩成始终不离不弃。

当郭子兴开始猜忌朱元璋时,韩成没有随波逐流,反而选择追随朱元璋。

他看出朱元璋是真正有能力改变天下的人,而郭子兴已经失去了继续带领起义军的能力。

韩成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在朱元璋的领导下,起义军的实力迅速壮大。

而韩成也成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等人。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命运转折:鄱阳湖之战的惊心动魄

1363年,注定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年份。

这一年,朱元璋与另一个割据势力的首领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

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但朱元璋深知,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将士们的士气和战略部署。

战事一开始,双方就陷入了胶着状态。

陈友谅的水军确实技高一筹,朱元璋的战船多次被击退。

眼看形势岌岌可危,朱元璋下令调转船头,准备重整旗鼓。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操作不当,朱元璋的座船竟然搁浅了!

这个致命的失误立刻被陈友谅抓住。他派出精锐部队,直取朱元璋的中军大帐。

危急关头,朱元璋的大将们纷纷驰援。

但陈友谅早有准备,派兵阻截,使得援军一时难以靠近。

就在此时,韩成挺身而出。

他拉着朱元璋进入船舱,急切地说道:"主公,现在不是讲究什么君臣之礼的时候。

你赶紧换上小兵的衣服逃走。我来扮作你,引开敌人的注意力。"

朱元璋闻言大惊,连忙摇头道:"不行!我怎能丢下兄弟们自己逃命?"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韩成苦笑道:"主公,你要明白,你比我们所有人都重要。

只要你还在,我们就有希望。如果你倒下了,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在韩成的再三劝说下,朱元璋终于同意了这个计划。

他换上了普通士兵的服装,趁乱逃离了战场。

而韩成则穿上了朱元璋的盔甲,带领亲兵奋勇杀敌。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韩成的计谋成功了。陈友谅的军队被他吸引,朱元璋得以脱身。

但韩成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激战中力竭,最终落入水中,壮烈牺牲。

陈友谅误以为朱元璋已死,不免有些轻敌。、

这给了朱元璋喘息之机。他迅速重整旗鼓,发动了反击。

出其不意之下,朱元璋竟然扭转了战局,最终大获全胜。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陈友谅也在混乱中丧生。这场胜利为朱元璋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是韩成用生命换来的。

功成名就:朱元璋的帝王之路

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的势力迅速扩张。

他先后击败了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最终于1368年正式称帝,建立了明朝。

登基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常遇春等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封赏。

然而,在这场论功行赏中,已经牺牲的韩成却被遗忘了。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这并非朱元璋有意为之。建立新朝后,百废待兴,朱元璋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加上韩成已经牺牲,又无子嗣在朝中,自然就被暂时搁置了。

朱元璋或许以为,等到国家稳定下来,自己有空闲时间了,再好好褒奖韩成不迟。

然而,国事繁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件事就这样被搁置下来。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怒骂惊醒:老妇人的勇气与真相

岁月流转,转眼间朱元璋已经统治明朝多年。为了体察民情,他经常微服出巡。

在一次巡视中,发生了一件令朱元璋终生难忘的事。

那天,朱元璋和随从们走在乡间小路上。突然,一位老妇人拦住了去路。

她怒目圆睁,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朱元璋,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现在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曾想过我那可怜的儿子?"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周围的人都吓傻了。这老太太难道不要命了吗?竟敢直呼圣上的名讳,还出言不逊!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元璋非但没有动怒,

反而一脸惭愧地问道:"老人家,请问您的儿子是谁?"

老妇人冷哼一声,说道:"鄱阳湖,韩成!"

朱元璋闻言,顿时如遭雷击。他终于想起了那个在鄱阳湖之战中救了自己性命的兄弟。

多年来被繁忙的政务所遮蔽的记忆,此刻如潮水般涌来。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朱元璋立刻跪下,向老妇人叩头道歉:"老人家,是我的过错。

您骂得对,我确实对不起韩成兄弟。请您原谅,我一定会补偿您和韩成的家人。"

迟来的褒奖:朱元璋的补偿之举

回到皇宫后,朱元璋立即下令追封韩成。

他追封韩成为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高阳郡侯,

并在余干康山的忠臣庙中为韩成铸像祭祀。

同时,朱元璋也没有忘记韩成的家人。

他得知韩成在老家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韩观,便将其召入宫中,担任侍卫。

后来,朱元璋又将韩观提拔为桂林右卫指挥佥事,以示恩宠。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对于韩成的母亲,朱元璋更是格外优待。

他派人将老人接到京城,安置在一处宅院中,并派专人照料。

每逢节日,朱元璋都会派人送去丰厚的礼物和慰问。

朱元璋还专门为韩成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驭洋洋迎风飒飒,贲我几筵?迪我贞洁尚响!"

意思是说,韩成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他的忠诚和气节将永远回响在人们心中。

这些举动,不仅仅是对韩成及其家人的补偿,

更是朱元璋对这位患难之交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朱元璋外出视察,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结语

朱元璋与韩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沧桑。

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帝王,也会有疏忽和过失。

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明君应该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efforts及时纠正。

读者朋友们,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被遗忘的恩人?

如果有机会,你会如何报答他们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