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各位兄弟姐妹,今兒個我給您們擺個龍門陣,咱來聊聊一樁稀奇古怪的事兒。這事兒啊,它發生在咱國南邊兒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裡,村名咱就不提了,提了也沒啥用,咱要說的是那故事,那可比村名響亮多了去了!
咱們這村裡頭有個漢子,咱就叫他李大愣吧。為啥叫他愣呢?因為他家裡窮得叮當響,三十好幾了,連個媳婦都沒娶上,村裡人笑話他,說他這輩子是注定要打光棍了。李大愣呢,他也不生氣,就是咧嘴一笑,心裡頭那個苦啊,比黃連還苦上加苦。
這不,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忙活祭祖,李大愣也不例外。他提着一籃子自己種的菜,還有一瓶不知道哪兒弄來的劣質酒,就搖搖晃晃地往山上走。到了他爹娘的墳前,李大愣一屁股坐地上,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爹娘啊,你們看看,你們兒子這出息,連個媳婦都找不到,這清明節的,别人都是一家老小,就我孤零零的。咱家這祖墳是不是風水不好啊?咋就我這麼倒黴呢?”說着,李大愣心裡那股子怨氣就上來了,一拍大腿,大聲罵道:“你說說這老天爺,咋就這麼不開眼呢?我李大愣雖說窮,可心眼兒不壞啊!這世道,咋就容不下我這麼個老實人呢?”罵完了,李大愣心裡倒是痛快了點兒,把酒菜擺上,磕了幾個頭,就下山回家了。
這一路上,他心裡還琢磨着,今兒個這舉動,是不是有點兒太出格了,畢竟,對老祖宗發牢騷,可不是啥光彩事兒。
到了晚上,月亮高高挂起,村裡靜悄悄的,李大愣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他心裡頭那個亂啊,就像是被貓爪子撓似的。就在這時,他忽然聽見院子裡頭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吱吱呀呀的,像是有人在推門。李大愣心裡一緊,這大半夜的,誰來啊?他悄悄爬下床,透過窗戶縫兒往外瞅。這一瞅,可把他吓得差點兒沒叫出聲來!隻見院子裡,模模糊糊的,好像站着個人影,正一點一點往屋裡蹭呢。
李大愣一聽,連忙點頭,心想啥也得把這事兒給解決了。他回家準備了紙錢和鏟子,就急匆匆地上山了。到了墳前,一看,哎呀媽呀,墳頭咋還長草了呢?他趕緊拿鏟子把草拔了,又添了幾鏟子新土,這才點上紙錢,一邊燒一邊念叨:“爹娘啊,孩兒知道錯了,您就别跟孩兒一般見識了。以後孩兒一定好好孝敬您,逢年過節,好酒好菜供着,絕不含糊!”念叨完了,李大愣就跪在地上,等着祖宗顯靈。可這一等,就等到了太陽西斜,啥動靜也沒有。他心裡那個納悶啊,祖宗到底是啥意思呢?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來,李大愣忽然覺得好像有啥東西在他耳邊輕輕吹了口氣。他猛地一回頭,隻見墳頭上,那紙錢燒得旺旺的,火光裡好像映出了他爹娘的影子。李大愣吓得差點兒沒尿褲子,心想,這是咋回事兒啊?祖宗這是顯靈了?他也不敢多想,連忙磕頭如搗蒜:“爹娘啊,孩兒知道錯了,您就别吓唬孩兒了。孩兒以後一定好好孝敬您,絕不敢再發牢騷了!”磕完了頭,李大愣也不敢多待,連忙下山回家了。這一路上,他心裡那個亂啊,跟被貓爪子撓似的。哎呦,這事兒可真夠鬧心的。李大愣這哥們兒,心裡頭那叫一個七上八下,跟坐過山車似的。他琢磨着祖宗那話兒到底是啥意思,這事兒到底算完沒完,心裡頭那股子忐忑勁兒,就跟東北的冬天一樣,冷飕飕的。
到了晚上,這哥們兒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的,就跟烙餅似的,咋也睡不着。心裡頭那個慌啊,就跟被吊在半空中的風筝,上下不得勁兒。正這時候,院子裡頭突然傳來一陣怪聲,吱吱嘎嘎的,聽着就像有人推門。李大愣心裡一緊,心想:“這大半夜的,誰啊這是?”他蹑手蹑腳地下了炕,偷偷摸摸地從窗戶縫兒往外瞧。這一瞧,差點兒沒把他魂兒吓飛了!院子裡模模糊糊地站着個人影,正往屋裡慢慢蹭呢。李大愣吓得直打哆嗦,心裡頭那個慌啊,想着:“這祖宗是不是還惦記着我呢?”他也不敢多想,抄起門後的鐵鍬,悄悄地把門打開,準備給那“祖宗”來個出其不意。結果門一開,外頭啥也沒有,就那麼一眨眼的功夫,人影兒沒了,隻剩下月光灑在地上,冷飕飕的。李大愣愣了半天,心裡頭直犯嘀咕:“這,這是咋回事兒啊?難道真是見鬼了?”他不敢多想,趕緊關上門,回到炕上,把自己裹得跟個粽子似的。可這一晚上,他是咋也睡不着,耳朵裡總聽見有啥聲音在嘀咕,就跟有人在耳邊低語似的,可仔細一聽,又啥也沒有。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愣頂着倆黑眼圈兒起來了,心裡頭那叫一個嘀咕,這祖宗到底是啥意思呢?他琢磨着,這事兒得找個明白人問問。于是,他就去了村頭的張大爺家。張大爺是村裡的老獵戶,見過不少世面。李大愣一進門,就把這事兒跟張大爺說了。張大爺聽完,眉頭一皺,沉吟了半晌,才說:“這事兒啊,怕是跟你清明節祭祖時發的牢騷有關。但祖宗顯靈這事兒,我是不信的。我覺得啊,這事兒怕是有人搗鬼!”“有人搗鬼?”李大愣一聽,愣住了,“啥意思啊?誰搗鬼啊?”張大爺嘿嘿一笑,說:“你想啊,誰最希望你娶不上媳婦呢?誰最希望你過得不好呢?”李大愣一聽,心裡頭那個恍然大悟啊!他一拍大腿,說:“我知道了!是王二狗!他從小就跟我不對付,看我過得不好,他心裡頭就舒坦!”張大爺點點頭,說:“沒錯!這事兒啊,八成是王二狗搞的鬼!你晚上去他家瞅瞅,說不定能發現啥線索呢!”李大愣一聽,連忙點頭,說啥也得把這事兒查清楚。到了晚上,他就悄悄去了王二狗家,結果在王二狗家的院子裡,他發現了一堆紙錢和香燭的灰燼!李大愣一看,氣得差點兒沒吐血!他心想,這王二狗也太損了,為了看他過得不好,竟然想出這種損招兒!于是,他就去找了村長,把這事兒跟村長說了。村長一聽這事兒,那火氣騰地就上來了,立馬把王二狗給喊了過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王二狗一瞅這事兒露餡了,吓得腿都軟了,連忙跪地求饒,頭點得跟雞啄米似的:“村長啊,我真知道錯了!我就是看李大愣那小子不順眼,心裡頭那叫一個痛快,才想出這麼個馊主意!我保證,以後肯定改,一定改!”村長見王二狗認栽了,也就沒再追究。他讓王二狗給李大愣賠不是,還得掃一個月的村子,這事兒就這麼翻篇了。李大愣也明白了,祖宗的面子不是那麼好丢的,以後不敢再瞎抱怨了。至于娶媳婦的事兒,嘿嘿,那就得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琢磨來琢磨去,李大愣決定養雞。為啥養雞呢?因為他看村裡養雞的人都發了财,一個個都蓋了新房,娶了媳婦。他心裡頭那個羨慕啊,就跟貓見了魚似的。于是,他就東拼西湊,借了點兒錢,買了幾十隻小雞崽子,開始了他的養雞大業。每天天不亮,他就起來忙活,喂雞、打掃,忙得不亦樂乎。村裡人看他這麼折騰,都笑話他,但李大愣不信邪,心說,自己咋就不能養雞掙錢呢?
這一晃啊,幾個月過去了,李大愣的雞也養得肥嘟嘟的。他看着那些雞,心裡頭那個美啊,就跟吃了蜜似的。他想,這回自己可算是能掙錢了,也能蓋新房,娶媳婦了。可就在他準備賣雞的時候,事兒又來了。原來村裡有個叫趙三的,也是養雞的。他看李大愣的雞養得這麼好,心裡頭那個嫉妒啊,就跟自己的錢被别人掙了似的。于是,他就想了個損招兒,把李大愣的雞都給毒死了!
李大愣一看,氣得差點兒沒吐血!他心想,這趙三也太損了,為了掙點兒錢,竟然想出這種損招兒!李大愣這回是真急眼了,他跑到趙三家,跟趙三理論。可趙三呢,卻死不承認,還反咬一口,說李大愣的雞是自己病死的。李大愣一瞅,這事兒是真沒法兒私了了,他趕緊颠兒颠兒地去找了村長。村長一聽,那火氣兒蹭蹭地就上來了,立馬把趙三給叫了過來,一頓狠批。可趙三這家夥,硬是跟個死豬似的,油鹽不進。他死咬着說李大愣的雞是病死的,跟他一毛錢關系沒有。村長一看,這事兒是真沒法兒斷案了,就讓李大愣去報警。
李大愣一聽,也是沒招兒了,隻好去了派出所。警察一聽這事兒,立馬就重視起來,趕緊立案調查。但這事啊,就跟那亂麻似的,越扯越亂,越理越亂。李大愣一看,這事兒怕是要泡湯了。他心裡那個憋屈啊,就跟被吊在半空中似的,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他心想,自己咋就這麼倒黴呢?連個雞都養不活,還被人欺負。不過,李大愣也是個有骨氣的人。他琢磨着,雖然不能跟趙三一般見識,但也不能就這麼讓人看扁。于是,他決定得找個法子,把這事兒給解決了。
左思右想,李大愣決定去找鎮上的養雞專家張教授。他想,張教授是個明白人,肯定能幫他把這事兒給解決了。于是,他帶着剩下的幾隻雞,就去了鎮上找張教授。張教授一看這事兒,立馬就重視起來,立馬對那幾隻雞進行了檢查。結果一查,發現那幾隻雞是被人毒死的!
李大愣一聽,心裡那個樂啊!他心想,這回自己可算是能洗清冤屈了!于是,他帶着張教授的檢查報告,又去了派出所。警察一看這報告,立馬重視起來。他們立馬就把趙三給抓了起來,一審,趙三就招了。他承認是自己毒死了李大愣的雞,因為他嫉妒李大愣的雞養得好。
這事兒啊,就這麼解決了。李大愣呢,也拿到了賠償款。他心裡那個美啊!他心想,自己這回可算是能掙錢了,也能蓋新房,娶媳婦了!但這事兒也給李大愣提了個醒兒。他想,自己以後可不能再這麼窩囊了!得有點兒骨氣兒!得有點兒志氣兒!不然啊,人家還得欺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