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各位兄弟姐妹,今儿个我给您们摆个龙门阵,咱来聊聊一桩稀奇古怪的事儿。这事儿啊,它发生在咱国南边儿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村名咱就不提了,提了也没啥用,咱要说的是那故事,那可比村名响亮多了去了!
咱们这村里头有个汉子,咱就叫他李大愣吧。为啥叫他愣呢?因为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三十好几了,连个媳妇都没娶上,村里人笑话他,说他这辈子是注定要打光棍了。李大愣呢,他也不生气,就是咧嘴一笑,心里头那个苦啊,比黄连还苦上加苦。
这不,清明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忙活祭祖,李大愣也不例外。他提着一篮子自己种的菜,还有一瓶不知道哪儿弄来的劣质酒,就摇摇晃晃地往山上走。到了他爹娘的坟前,李大愣一屁股坐地上,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爹娘啊,你们看看,你们儿子这出息,连个媳妇都找不到,这清明节的,别人都是一家老小,就我孤零零的。咱家这祖坟是不是风水不好啊?咋就我这么倒霉呢?”说着,李大愣心里那股子怨气就上来了,一拍大腿,大声骂道:“你说说这老天爷,咋就这么不开眼呢?我李大愣虽说穷,可心眼儿不坏啊!这世道,咋就容不下我这么个老实人呢?”骂完了,李大愣心里倒是痛快了点儿,把酒菜摆上,磕了几个头,就下山回家了。
这一路上,他心里还琢磨着,今儿个这举动,是不是有点儿太出格了,毕竟,对老祖宗发牢骚,可不是啥光彩事儿。
到了晚上,月亮高高挂起,村里静悄悄的,李大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心里头那个乱啊,就像是被猫爪子挠似的。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院子里头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吱吱呀呀的,像是有人在推门。李大愣心里一紧,这大半夜的,谁来啊?他悄悄爬下床,透过窗户缝儿往外瞅。这一瞅,可把他吓得差点儿没叫出声来!只见院子里,模模糊糊的,好像站着个人影,正一点一点往屋里蹭呢。
李大愣一听,连忙点头,心想啥也得把这事儿给解决了。他回家准备了纸钱和铲子,就急匆匆地上山了。到了坟前,一看,哎呀妈呀,坟头咋还长草了呢?他赶紧拿铲子把草拔了,又添了几铲子新土,这才点上纸钱,一边烧一边念叨:“爹娘啊,孩儿知道错了,您就别跟孩儿一般见识了。以后孩儿一定好好孝敬您,逢年过节,好酒好菜供着,绝不含糊!”念叨完了,李大愣就跪在地上,等着祖宗显灵。可这一等,就等到了太阳西斜,啥动静也没有。他心里那个纳闷啊,祖宗到底是啥意思呢?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来,李大愣忽然觉得好像有啥东西在他耳边轻轻吹了口气。他猛地一回头,只见坟头上,那纸钱烧得旺旺的,火光里好像映出了他爹娘的影子。李大愣吓得差点儿没尿裤子,心想,这是咋回事儿啊?祖宗这是显灵了?他也不敢多想,连忙磕头如捣蒜:“爹娘啊,孩儿知道错了,您就别吓唬孩儿了。孩儿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绝不敢再发牢骚了!”磕完了头,李大愣也不敢多待,连忙下山回家了。这一路上,他心里那个乱啊,跟被猫爪子挠似的。哎呦,这事儿可真够闹心的。李大愣这哥们儿,心里头那叫一个七上八下,跟坐过山车似的。他琢磨着祖宗那话儿到底是啥意思,这事儿到底算完没完,心里头那股子忐忑劲儿,就跟东北的冬天一样,冷飕飕的。
到了晚上,这哥们儿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就跟烙饼似的,咋也睡不着。心里头那个慌啊,就跟被吊在半空中的风筝,上下不得劲儿。正这时候,院子里头突然传来一阵怪声,吱吱嘎嘎的,听着就像有人推门。李大愣心里一紧,心想:“这大半夜的,谁啊这是?”他蹑手蹑脚地下了炕,偷偷摸摸地从窗户缝儿往外瞧。这一瞧,差点儿没把他魂儿吓飞了!院子里模模糊糊地站着个人影,正往屋里慢慢蹭呢。李大愣吓得直打哆嗦,心里头那个慌啊,想着:“这祖宗是不是还惦记着我呢?”他也不敢多想,抄起门后的铁锹,悄悄地把门打开,准备给那“祖宗”来个出其不意。结果门一开,外头啥也没有,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人影儿没了,只剩下月光洒在地上,冷飕飕的。李大愣愣了半天,心里头直犯嘀咕:“这,这是咋回事儿啊?难道真是见鬼了?”他不敢多想,赶紧关上门,回到炕上,把自己裹得跟个粽子似的。可这一晚上,他是咋也睡不着,耳朵里总听见有啥声音在嘀咕,就跟有人在耳边低语似的,可仔细一听,又啥也没有。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愣顶着俩黑眼圈儿起来了,心里头那叫一个嘀咕,这祖宗到底是啥意思呢?他琢磨着,这事儿得找个明白人问问。于是,他就去了村头的张大爷家。张大爷是村里的老猎户,见过不少世面。李大愣一进门,就把这事儿跟张大爷说了。张大爷听完,眉头一皱,沉吟了半晌,才说:“这事儿啊,怕是跟你清明节祭祖时发的牢骚有关。但祖宗显灵这事儿,我是不信的。我觉得啊,这事儿怕是有人捣鬼!”“有人捣鬼?”李大愣一听,愣住了,“啥意思啊?谁捣鬼啊?”张大爷嘿嘿一笑,说:“你想啊,谁最希望你娶不上媳妇呢?谁最希望你过得不好呢?”李大愣一听,心里头那个恍然大悟啊!他一拍大腿,说:“我知道了!是王二狗!他从小就跟我不对付,看我过得不好,他心里头就舒坦!”张大爷点点头,说:“没错!这事儿啊,八成是王二狗搞的鬼!你晚上去他家瞅瞅,说不定能发现啥线索呢!”李大愣一听,连忙点头,说啥也得把这事儿查清楚。到了晚上,他就悄悄去了王二狗家,结果在王二狗家的院子里,他发现了一堆纸钱和香烛的灰烬!李大愣一看,气得差点儿没吐血!他心想,这王二狗也太损了,为了看他过得不好,竟然想出这种损招儿!于是,他就去找了村长,把这事儿跟村长说了。村长一听这事儿,那火气腾地就上来了,立马把王二狗给喊了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王二狗一瞅这事儿露馅了,吓得腿都软了,连忙跪地求饶,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村长啊,我真知道错了!我就是看李大愣那小子不顺眼,心里头那叫一个痛快,才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我保证,以后肯定改,一定改!”村长见王二狗认栽了,也就没再追究。他让王二狗给李大愣赔不是,还得扫一个月的村子,这事儿就这么翻篇了。李大愣也明白了,祖宗的面子不是那么好丢的,以后不敢再瞎抱怨了。至于娶媳妇的事儿,嘿嘿,那就得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琢磨来琢磨去,李大愣决定养鸡。为啥养鸡呢?因为他看村里养鸡的人都发了财,一个个都盖了新房,娶了媳妇。他心里头那个羡慕啊,就跟猫见了鱼似的。于是,他就东拼西凑,借了点儿钱,买了几十只小鸡崽子,开始了他的养鸡大业。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忙活,喂鸡、打扫,忙得不亦乐乎。村里人看他这么折腾,都笑话他,但李大愣不信邪,心说,自己咋就不能养鸡挣钱呢?
这一晃啊,几个月过去了,李大愣的鸡也养得肥嘟嘟的。他看着那些鸡,心里头那个美啊,就跟吃了蜜似的。他想,这回自己可算是能挣钱了,也能盖新房,娶媳妇了。可就在他准备卖鸡的时候,事儿又来了。原来村里有个叫赵三的,也是养鸡的。他看李大愣的鸡养得这么好,心里头那个嫉妒啊,就跟自己的钱被别人挣了似的。于是,他就想了个损招儿,把李大愣的鸡都给毒死了!
李大愣一看,气得差点儿没吐血!他心想,这赵三也太损了,为了挣点儿钱,竟然想出这种损招儿!李大愣这回是真急眼了,他跑到赵三家,跟赵三理论。可赵三呢,却死不承认,还反咬一口,说李大愣的鸡是自己病死的。李大愣一瞅,这事儿是真没法儿私了了,他赶紧颠儿颠儿地去找了村长。村长一听,那火气儿蹭蹭地就上来了,立马把赵三给叫了过来,一顿狠批。可赵三这家伙,硬是跟个死猪似的,油盐不进。他死咬着说李大愣的鸡是病死的,跟他一毛钱关系没有。村长一看,这事儿是真没法儿断案了,就让李大愣去报警。
李大愣一听,也是没招儿了,只好去了派出所。警察一听这事儿,立马就重视起来,赶紧立案调查。但这事啊,就跟那乱麻似的,越扯越乱,越理越乱。李大愣一看,这事儿怕是要泡汤了。他心里那个憋屈啊,就跟被吊在半空中似的,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他心想,自己咋就这么倒霉呢?连个鸡都养不活,还被人欺负。不过,李大愣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琢磨着,虽然不能跟赵三一般见识,但也不能就这么让人看扁。于是,他决定得找个法子,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左思右想,李大愣决定去找镇上的养鸡专家张教授。他想,张教授是个明白人,肯定能帮他把这事儿给解决了。于是,他带着剩下的几只鸡,就去了镇上找张教授。张教授一看这事儿,立马就重视起来,立马对那几只鸡进行了检查。结果一查,发现那几只鸡是被人毒死的!
李大愣一听,心里那个乐啊!他心想,这回自己可算是能洗清冤屈了!于是,他带着张教授的检查报告,又去了派出所。警察一看这报告,立马重视起来。他们立马就把赵三给抓了起来,一审,赵三就招了。他承认是自己毒死了李大愣的鸡,因为他嫉妒李大愣的鸡养得好。
这事儿啊,就这么解决了。李大愣呢,也拿到了赔偿款。他心里那个美啊!他心想,自己这回可算是能挣钱了,也能盖新房,娶媳妇了!但这事儿也给李大愣提了个醒儿。他想,自己以后可不能再这么窝囊了!得有点儿骨气儿!得有点儿志气儿!不然啊,人家还得欺负他!